中小学教育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
(1)讲授法
它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观念和指导学生进行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
的方法。它是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和说服法的总称。
运用的基本要求:
A、讲授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B、讲授要有系统性,举例恰当,富有启发性;
C、讲授语言要简炼、准确、生动;D、注意讲授与板书和直观教学相结合
(2)谈话法
又称问答法,它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出
的问题作出回答,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思想觉悟的方法。谈话法是一种古
老的教育方法。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A、课前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问题。B、要按计划进行谈话,掌握时机,善于发问。
C、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人施问。D、谈话结束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进行总结。
(3)讨论法
讨论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大家交流意见,相互启
发思维,互相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弄懂问题、明辨是非的方法。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A、选择好讨论的课题。讨论的课题应是值得探讨的问题。B、设计好讨论课的结构,
让学生作好讨论的充分准备。C、注意对讨论的过程进行引导和控制。D、要进行总结,并
注意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以图象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上课时,配合讲授或谈话,把实物、教具(标本、模型、图表、幻灯、
多媒体等)呈示给学生,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的知识和理论的
方法。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A、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演示目的,选好演示教具,做好演示准备。
B、演示要适时,并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到演示的对象。
C、演示时,教师应对演示对象加以必要的说明,要指导学生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重
要方面,并尽可能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
D、演示时要配合讲解,最后要进行总结。
(2)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组织学生到现场对实际存在的事物和发生的事件进行观
察和研究,从而获得知识和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参观法的基本要求:
A、参观前教师要作好充分准备。
B、参观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一方面要明确具体要求,一方面要对学生作
必要的讲解,或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提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C、参观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并检查参观计划完成情况。
(3)榜样示范法
它是指用他人的优秀思想品质和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一种教育方
法。其实质就是用人格的力量教育人,用高大的形象感化人。
示范作用的榜样主要有三类:
A、伟人、英雄模范人物的形象和事迹是学生最崇高的榜样;
B、教师、家长及其周围的其他长者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
C、同学中的优秀典型和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典型人物往往是学生最熟悉的榜样。
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首先,所选择的榜样必须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和楷模性;
其次,要向学生提出学习榜样的目的和要求;
再次,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典型人物的实际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
以情感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
(1)陶冶法
又称情境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和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培
养学生思想情操与品德个性的一种教育方法。
陶冶的方式很多,其中对学生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人格感化、环境熏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法的具体要求:
A、要精心选择与创建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环境。
B、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从情境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
C、要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情境的创建。
(2)评价法
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给予肯定或否定,以促进学生发
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教育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表扬与奖励、批评与
惩罚。
运用评价法的基本要求:
A、评价要公平合理,符合实际,并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评价。
B、要发扬民主,既要使评价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又要使评价产生集体教育的效应。
C、评价要及时,注意时效性,应以鼓励为主,尽量少用惩罚,但也不能滥用奖励。
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育方法
(1)练习法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的智力、体力和情感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观念
解决有关问题,或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和行为,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有的知识、观念,
并培养相应的技能技巧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A、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并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B、要精选练习题,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性。
C、要注意练习的难度、分量和系统性、经常性。
D、及时检查和评价练习的结果。
(2)实验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或其他手段,控制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
定的对象,以引起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和具体数据中直接获得知识的一
种方法。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A、做实验之前,教师要做好实验准备。如编制好实验计划,准备好实验用品,将学生
分组等。
B、指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同时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纪律,注意实验安全,爱护实验
设备和器材。
C、实验结束后,要进行总结。
(3)实习作业法
又称“实习法”,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
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实习作业法的基本要求:
A、实习之前,要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并订出实习计划,联系好实习单位。
B、学生进行实习时,教师要作切实的指导。
C、实习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实习小结,并从整体上对全班学生的实习活动进
行总结,并作出具体评定。
5、以培养学习习惯为主的教育方法
(1)学习的核心是勇于创新, 培养学生做事的习惯 。
A做事的核心是要遵守规则,培养责任心、抗挫能力。
B大家一定有感受,觉得没有责任心,没有抗挫能力的孩子长不大。
(2)培养学生做人的习惯
A做人的核心是要有爱心。没有孝心的孩子很难有爱心。儿童明白道理是由近及远、
由浅及深的过程,古人在《礼记》中说“立爱自亲始”,就是培养孩子的爱心 要从孝敬长辈
开始
B对孩子关爱最多的人莫多于他的父母和家人长辈,如果孩子对这些最亲近的人也产
生不了爱心、孝敬之心,你还指望他去爱别人,这是不现实 的。所以,看一个孩子有没有
爱心,做人方面有没有好习惯,首先看他有没有孝心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19:07: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18832263970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