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教师考编备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四大实验”

更新时间:2025-05-05 17:35:06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安璇子)

2016安徽教师考编备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

“四大实验”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统考公告预计5月底,笔试时间6月底,

中公安徽教师考编网将第一时间整理汇总2016年安徽教师考编公告。2016年安

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考编笔试面试内容参考《2015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9029人

公告》

自2014年开始,安徽各县市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由之前的单独组织考试改

为全省统一组织(统考)。中公安徽教师考试网在14年、15年安徽教师考编公告

及考试真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对2016年安徽第三次全省性教师招聘考试(统考)

考情进行分析预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连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后来,

每次给狗进食时打开红灯、想起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看到红灯亮或者听到

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的条件

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

“经典性条件作用”。

二、桑代克的猫

著名的迷笼实验:将饿猫关入笼中,笼外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

笼外的鱼。猫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时,拼命挣扎,或抓或咬,试图逃出迷箱。终于,

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无意中踩到

踏板,结果使门打开,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次入笼就

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开门。

桑代克把猫放进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来取食的

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

二、斯金纳的小白鼠

在斯金纳箱中放进一只白鼠,并设一杠杆,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

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

盘中,小白鼠就能吃到食物。

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

通过实验,进而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三、班杜拉的小朋友

在早期的研究中, 他们首先让儿童观察成年人对一个波比娃娃的拳打脚踢,

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波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结果发现,儿童在

实验室里对波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儿童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而习得新行

为。通过实验,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

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

消除不良行为。

中公资深讲师许文强解析

更多安徽教师考试信息请收藏安徽教师招考网 安徽中小学教师教育网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04:21: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19164813980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师   安徽   学习   理论   刺激   饿猫   实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