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青年路小学教师读书征文——《要相信孩子》读后感一

更新时间:2025-05-05 18:17:58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卓宏达)

临沂青年路小学教师读书征文——《要相信孩子》读后感一

《要相信孩子》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参加教育工作25年后,对他所热

爱的工作进行的深入总结。在仔细阅读后,作为一名老师和家长都很受启发,书中列举的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引起了我的共鸣,要相信孩子就是对孩子独立行为的信任和肯定,是对

孩子自我价值的认可。“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书中

阐述了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的重要性。指出孩子无论是在天性中还是在后天的成长要求中,

对信任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和必要的。事实就是这样,老师和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相信,会

使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以及自尊感和自立感的提升。这样,孩子会增强独立处理

事物的积极性,勇气倍增地面对所遇到的困难。

读完这本著作后,我感受最深的是“要爱孩子”。其实回头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不都渴

望别人的关爱吗?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作为孩子理应获得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爱护。所以

在我们的工作中,就应坚持以“爱”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把爱放在重

要地位。这样,在学生出现问题以后,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许多老师会说当学生屡

屡犯错时,“恨铁不成钢”、“一时难以控制”……,于是就会发生许多我们不想爱到的事:

体罚、误伤……。那么,我不禁想问一句,“此时,你真的是以爱为出发点吗?”如果我们

把自己都当成学生的父母,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我们又会怎么做呢?是不是就会换

作另一种方式?或许家长对孩子的爱中有更多的庇护,但他绝对是以爱为出发点。那么作

为一名老师,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过激地言行给学生留下的是什么?只会使学生产

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和意向,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同时也

有损于教师的光荣形象,在学生心中留下的只有怨恨。

如果以爱为切入点来管理学生 ,许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也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

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

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人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

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

信孩子》一书中也说:“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

若是急于去惩罚学生,不仅会给学生本人留下阴影,对今后任何事情都不再积极,而是选

择逃避和拒绝,这并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许还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情绪波动,造成

学生中的骚动。所以不要轻易惩罚学生,多采取一些谅解的态度,让学生自己去反省,这

样对于学生认识错误的深度也会有所不同。当然,这也不是一味的纵容,适当的惩罚还是

必要的,因此可以像书中所介绍的,延迟惩罚的时间,这样易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

所在,敢于承担错误,并改正错误,同时还会对身边的同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仅是对事

情的认识,还会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尊重是交往的起码准则,因此,

我们应正确地对待学生,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

爱孩子,请从相信孩子开始吧! “为了关怀儿童,不仅要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且

还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把他们的忧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

己的心里。也就是像俗语所说的那样要‘设身处地’”。让他们拥有自信心,热爱生活,热

爱身边的人和物,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17:19: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19631943994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孩子   相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