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学画猫头鹰》孔炳彰史家胡同小学

更新时间:2025-05-09 18:51:20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端妙梦)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相关

造型·表现

领域

教材 书名: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年 12 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薛忠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中国画——学画猫头鹰》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姓名

孔炳彰

孔炳彰

张跃东

单位

北京东城区教师

联系方式

研修中心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孔炳彰

指导思想:

本课以2011年版课标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

力达到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美术课程要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

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

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

发现,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强

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

意和认知特征相结合,在课程中以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通过尝试用毛笔、墨、国画颜料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

型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由表现、大胆创

造,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习伙

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1)搭脚手架——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

设置教学过程,使学生将三、四年级的中国画知识与技法迁移到本课中。

(2)进入情境——通过猫头鹰的标本引入本课,在复习笔墨技法的同时,

设置“如何用中国画的技法表现猫头鹰”的问题情境。(3)独立探索——

通过三次绘画探索与实践,让学生独立探索,使学生对所猫头鹰的绘画方

法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最终解决本课教学重难点。(4)协作学

习——通过同学间对教材作品的分析,和同学间相互帮助,来解决绘画实

践中的问题。(5)效果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中国画表现活动。


本文发布于:2024-04-02 07:4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0152004011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学习   教学   美术   知识   本课   方法   课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