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五一小学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1
.看拼音,写字词,再按要求作答。
牪
yīn yùn
chōu yē
hónɡ yàn
sī kōnɡ jiàn ɡuàn
qín miǎn
牪
( ) ( ) ( ) ( ) ( )
牪(
1
)以上音节属整体认读音节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牪(
2
)
“qín miǎn”
的近义词是
________
;声母
“s k j g”
按字母表的顺序应排列为(大写形
式):
___
2
.根据语境,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牪
A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
hè
)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
.
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
liǎn
)在盒子里。
.
牪
B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
弥(
mí
)散在含着豆麦蕴藻(
zǎo
)之香的夜气里。
..
牪
C
.忽而张目嗔(
chēn
)视,表现出叱咤(
chà
)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
..
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
(shǒu)
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
(jiá)
洛牪
D
.我们狩
..
山的伤心崖上。
3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牪
A
.好逸恶劳
兴国安帮
弄巧成咄
负荆请罪
牪
B
.诩诩如生
怪石嶙峋
神彩奕奕
盛气凌人
牪
C
.波澜壮阔
和蔼可亲
心有余悸
一丝不苟
牪
D
.匠心独运
别俱一格
应接不遐
前赴后继
4
.下列句子中
“
像
”
字的作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牪
A
.他长得真像他妈妈。
牪
B
.
“
吹面不寒杨柳风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牪
C
.肩上的煤筐来回晃动,像是打秋千。
牪
D
.花丛里还隐藏着像珊瑚似的小红豆。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牪
A
.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那了如指掌的小柴房。
牪
B
.他大概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研究出了抗毒疫苗。
牪
C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奶奶拄着拐杖从远处走来。
牪
D
.河道上一只只往来自如的小艇,是一道威尼斯独特的风景。
6
.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牪
A
.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
”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时间一去不再复返的强烈语气。
牪
B
.
“
亮相、压轴、花架子、字正腔圆
”
这些词语都和戏曲有关。
牪
C
.
“
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
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
这两句话标点使用是正确的。
牪
D
.
“
颜筋柳骨
”
是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两大书法家书法风格不同。
“
颜筋
”
指颜体
书法瘦硬挺拔、清晰骨感;
“
柳骨
”
指柳体笔画丰满端正、笔力浑厚。
7
.下列作者、书名与书中人物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1
分)
牪
A
.刘易斯
·
卡罗尔
——
《爱丽丝漫游奇境》
——
柴郡猫
牪
B
.马克
·
吐温
——
《汤姆
·
索亚历险记》
——
格列佛
牪
C
.塞尔玛
·
拉格洛芙
——
《骑鹅旅行记》
——
阿卡
牪
D
.曹雪芹
——
《红楼梦》
——
刘姥姥
8
.将错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下列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牪①我抬头看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星星。
牪②这些眼睛每一次颤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牪③在我们房屋外面,有一片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
牪④它们像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牪⑤我常常出神地凝视那些美丽的星星。
牪
A
.③①④⑤②
9
.按要求改写句子
(
1
)牪、我们班被评为
“
课外阅读先进集体
”
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牪、没有人不说鲁迅是民族的脊梁、伟大的学者。(改肯定句)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牪、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牪、校长说:
“
虽然你们的小学生活即将画上句号,但是我相信迎接你们的中学时光
将更加五彩缤纷!
”
(改为转述句)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缩句)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书籍像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仿写句子)
牪书籍像一位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
;
牪书籍像
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按要求填空。
牪(
1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
________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________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面泪潸潸了。
牪(
2
)
“
良药苦口利于病,
___________
。
”
我们要多听别人在给我们的教诲。
牪(
3
)
“
千磨万击还坚劲,
_____________”
是清代书画家郑夑的诗作《竹石》中的名句,
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
的志向。
牪(
4
)夏天的诗句,我们会想到杨的
“
泉眼无声惜细流,
__________
。
”
、
“__________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辛弃疾的
“________
,听取蛙声一片。
”
牪(
5
)我国古代文言文中,
“
走
”
通常是
_____
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推测
“
走马观花
”
的意
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牪(
6
)为了今天的考试,我一大早就出了门,来到学校发现小明已经到了!真是
“
莫道君
行早,
____________”
。
B
.③①⑤④②
C
.③⑤②①④
D
.③①②④⑤
11
.下面的两枚猴票图样,你喜欢哪一枚?请结合票面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牪
牪【链接材料】
1980
年,黄永玉设计了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
——
猴票。时隔
36
年,黄永
玉再次执笔,为丙申猴年设计了两枚猴票:左边这枚寓意为
“
捧桃献瑞
”
,右边这枚寓意为
“
合家欢乐
”
。
牪
____________
12
.文言文阅读。
牪猿母中箭
牪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②子
已,哀鸣数声,乃拔剪堕地而死。射者折矢③弃弓,誓不复射。
牪(选自《墨客挥犀·三》)
牪【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②付:交给
③矢:箭
1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____
牪付子已
.
13
、翻译下面的句子。
牪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
“
誓不复射
”
?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请说说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牪材料一:
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身高
体重
胸围
升降趋势
↑
↑
↑
检测项目
肺活量
视力
男子1000米女子
800米
升降趋势
↓
↓
↓
牪材料二:广州儿童中心、中国儿童中心联手舒肤佳共同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
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
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
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
牪材料三:
牪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
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
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牪
16
、读了材料一,你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什么特点?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
17
、在材料二中,作者搜集了很多数据。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什么?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
18
、请就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向你身边的同学提几点建议。(不少于
3
条)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
19
、
“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
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请为此活动拟一条宣
传语。(不超过
20
字)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牪闽南春卷
牪张文华
牪寒冬还未走远,春已袅娜而至了。看着窗外抽绿的草芽,天空掠过的燕子,心也不再慵
懒。挽起袖子,做一份家乡闽南独特的春卷,用春的气息驱走冬的阴霾。
牪春卷,又叫薄饼,在闽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祭祖时人们都要吃春卷。所谓春卷,就是
将各种蔬菜切丝炒好,用饼皮卷在一起。做饼皮要用筋道的面粉,还要搅个鸡蛋,这样饼
皮才有嚼头。配菜原料可选的很多,有一样不可或缺
——
海蛎,清明前后海蛎是最肥美不
腥的。闽南春卷的主要材料有豌豆、肥瘦猪肉、海蛎、胡萝卜、地瓜粉、豆腐皮、鱿鱼、
花生、葱、海苔丝、油、盐、面粉、鸡蛋等。做法如下:第一步,把胡萝卜、豌豆分别处
理成丝和丁后加盐炒熟。第二步,把海蛎、地瓜粉、鸡蛋、葱、盐等混合做成海蛎煎后,
切成约1/4掌心大小的块状。第三步,将鱿鱼切成圈加盐炒熟,豆腐皮加盐炒熟,把肥瘦
相间的猪肉切条炒熟。将炒熟后的猪肉、豆腐皮、鱿鱼、海蛎煎、胡萝卜丝充分炒混在一
起(豌豆丁不用混入,豌豆经过多次翻炒易软掉,会失去清脆的口感)。第四步,将花生
炒香后,放入搅拌机内搅成花生末后加入白砂糖。第五步,将面粉用温水和鸡蛋和好,小
火烙熟成饼皮。第六步,在做好的饼皮上涂辣酱或芥末等,将海蛎煎、海苔丝、豌豆丁和
炒好的菜丝按顺序放到饼皮上,卷好即可食用。吃时一般还要配上牛骨汤。若能忍着不
吃,将春卷封口处涂上面糊,下油锅炸成金黄色,皮酥菜嫩,吃起来又别有一番风味。
牪相传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卷的习俗。杜甫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四时宝
镜》中也说:“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春卷传至闽南,一变而成为清
明节的应节食品,据说与郑成功有关。清初,郑成功与清廷对抗,围困漳州7个月。此间
漳州死亡73万人,全城幸存者仅一二百,一时间城中尸体堆叠,一派惨相。守城清兵只得
用草席裹尸,草草埋葬了。幸存百姓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以春卷拟作草席裹尸,在
清明时节食用春卷,以示不忘。
牪但对我而言,吃春卷更是一种思乡情愫。小时候每到春天,我和弟弟的脸颊就会生皮
癣,不但不好看,有时还痒得想用手抓。母亲认定是我们的身体里缺乏营养,便用不同的
蔬菜为我们姐弟做春卷。说来也奇怪,平时最不爱吃的胡萝卜、豆芽,包装成春卷后,我
俩竟毫不挑剔,有时一次能吃三四个,这时母亲在桌边慈祥地看着我们,眼里全是笑意。
对于在外的游子而言,家乡的美食恐怕是无法抹掉的记忆。又是一年春来到,故乡却在千
里之外,但愿从母亲那里学做的春卷可以解我的思乡之愁。
牪(选自《都市晨报》,有改动)
牪
20
、制作春卷的饼皮得搅一个鸡蛋,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
牪
A
.丰富春卷的营养成分。
牪
C
.使春卷的饼皮更有嚼劲。
牪
A
.加盐和糖炒熟。
牪
C
.切成丝或丁。
牪
22
、哪一项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
牪
A
.春卷的制作过程。
牪
C
.春卷名称的来历。
牪
A
.食品流行的地域。
牪
C
.制作食品的材料。
么?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
25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习作展示与交流
牪题目:我选择了
_____
牪要求:(
1
)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用坚持、诚实、坚强、勇敢、忍让
……
(
2
)选择一个
具体的事例来写,注意把事情写清楚,人物描写要生动,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
少于
400
。(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或校名)
B
.春卷的传说。
D
.春卷的形、色、香、味等。
B
.时令。
D
.历史人物。
B
.增强春卷的香味。
D
.使春卷的色泽更诱人。
B
.用盐、糖、料酒腌制几分钟。
D
.炒(煎)熟或炒香。
牪
21
、春卷的配菜必须经过的一道工序是什么?( )
牪
23
、把文中的地方风味小吃称为春卷,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牪
24
、
“
相传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卷的习俗
”
一句中,
“
相传
”
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
【参考答案】
1
.
G
解析:
音韵
抽噎
鸿雁
司空见惯
勤勉
yīn
yùn
yē
sī
勤劳
GJKS
牪【详解】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牪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
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
“
韵、噎、雁、惯、勤
”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牪(
1
)整体认读音节分别是
:zhi
、
chi
、
shi
、
ri
、
zi
、
ci
、
si
、
yi
、
wu
、
yu
、
ye
、
yue
、
yuan
、
yin
、
yun
、
ying
。
牪(
2
)勤勉:勤奋。近义词:奋勉、努力、勤劳、勤恳。
牪字母的大小写: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2
.
B
解析:
B
牪【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识汉字写拼音。
牪
A.
豁(
huō
)
牪
C.
叱咤(
zhà
)风云
牪
D.
狩
(shòu)
猎
3
.
C
解析:
C
牪【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牪
A
项兴国安帮
——
兴国安邦;弄巧成咄
——
弄巧成拙
牪
B
项诩诩如生
——
栩栩如生;神彩奕奕
——
神采奕奕
牪
D
项别俱一格
——
别具一格;应接不遐
——
应接不暇
4
.
A
解析:
A
牪【详解】本题考查的是
“
像
”
比喻词的使用。
牪
A
项中的像表示的是相似的意思,而
BCD
中的像表示的是好像,仿佛的意思。
牪故答案为
A
。
5
.
C
解析:
C
牪【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
方,根据病因修改。
牪
A
.有误,成分残缺,在开头加
“
您
”
,即:您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那了
如指掌的小柴房。
牪
B
.有误,前后矛盾,去掉
“
大概
”
,即:他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研究出了抗毒疫
苗。
牪
C
.正确。
牪
D
.有误,词序颠倒,
“
一道
”
和
“
威尼斯
”
互换,河道上一只只往来自如的小艇,是威尼斯
一道独特的风景。
6
.
D
解析:
D
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词语的理解及标点、常识的掌握。
牪阅读各选项中的内容,分析可知,
ABC
三项表述均正确。
牪
“
颜筋柳骨
”
是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两大书法家书法风格不同。
“
颜筋
”
指颜体书
法丰满端正、笔力浑厚;
“
柳骨
”
指柳体笔画瘦硬挺拔、清晰骨感。所以
D
选项是错误的。
7
.
B
解析:
B
牪【详解】本题考查对课外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掌握情况。
B
项中的格列佛是《格列佛游
本文发布于:2024-04-02 12:1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0311064015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