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小学简介
武汉小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72年改名为武汉市
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004年更名为武汉小学。在五十多年的风雨磨砺中,学校积淀了
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成为了一所知名的省级示范学校,近年来,学
校又先后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和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办学声誉和效益得到
社会充分肯定。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重镇武昌的中南路,占地面积127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936
平方米,现有47个教学班,其中住宿班13个,学生总数2517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134人,其中在编教师114人(2005年核定编制125人),聘
用人员有20人,学校现有校级干部3人,中层干部9人,教师中85%以上为大专及以上
学历,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6人,湖北省
特级教师3人,市区学科带头人31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27人;有45人次在全国、省、
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60%以上教师具有市区级以上先进荣誉称号。
学校教学条件优越,校园布局合理,教育环境优雅,教学设备较先进,专用教室齐全,
铺设了塑胶操场、足球场,建设了风雨篮球场。学校先后筹措资金构建了先进的现代教育
技术平台,实现了学生学习、教师办公、学校管理、对外交流等多元化网络信息的格局,
学校先后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七十多项。
二、学校办学情况
1、办学目标(理念)
近年来,学校依据“办现代化优质教育,育新世纪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本着“平
实、尊重、真爱和自主”的办学思想,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始终贯穿两个坚持:
一是坚持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在实现学校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教师的发展,
充分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二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实现学生的全
面发展、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学校提出了童心教育理想,即崇尚童真,激扬生命,办
让每个孩子一生都值得回味的教育。树立了创造四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即一流的教育
环境、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校园文化和一流的教育品牌。
2、办学思路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开放性办学思路;坚持依法行政、
以德治校的教育性管理思路。继续强化“学校声誉、教师师德是武汉小学的灵魂;办学水
平、教育质量是武汉小学的生命;教育环境、精神文化是武汉小学的形象”的观念。重视
学校教育事业内涵发展,切实把握教育发展的节奏,不断增强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
竞争力。
3、办学经验
(1)建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在着手综合楼的基本建设时,对学校未来环境的
建设作了一个长远和全面的规划。① 厕改工程。学校目前有在校学生2500多人,原来只
有一处学生厕所,且布局不均,数量不足,安全隐患突出。根据学生集中入厕难的问题,
学校实施了厕所改造工程,既在新建的综合楼与教学楼相接的连廊处增设厕所,方便学生
入厕。② 制定校园立面改造方案。学校目前的两幢教学楼分别建于1980年和1994年,
由于年代久远,有些配套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且新综合楼建成后三幢楼颜色不同,
显得极不谐调。对此学校实施了立面改造工程,校园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③ 完善综合楼
和操场的基本建设。一是积极补办综合楼加层批复的规划手续;二是科学制定综合楼内部
功能房和专用教室装修方案,确保综合楼教育功能正常使用;三是进行了操场改造和跑道
翻新工程。④ 改善师生的生活环境。一是建立了教职工早餐供应制度,全面关心教职工的
身心健康;二是完善了学生餐室管理办法,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安全、健康成长,学校食堂
评定为A级;三是改善了学校教职工分配机制,树立科学的工作导向。⑤营造良好的人际
关系。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党、政、工、团等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营造
互帮互学、团结共进的和谐氛围。
(2)大力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未来学校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学习速度
的竞争,因此我们把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学校优先发展的位置。一是科学有序
地开展教师队伍培训,学校拟订了武汉小学“十一.五”教职工培训工作方案。二是着力加
强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学校通过行政例会、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等
活动,提高教育管理者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民主协作意识,2006年6月始学校经过组织程
序,进行了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的补充和工作调整,形成了一支敬业奉献、团结坦诚和务实
创新的领导班子。三是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拘一格地引进优秀人才,学校
制定了武汉小学引进优秀教师工作方案,组织了2006年新进教师的公开招聘工作,选拔
了10名优秀毕业生到校任教。四是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为宗旨,与
时俱进的培养人才。学校先后聘请了两位知名的特级教师成立了专家室,开展了一系列学
科教师培训和提高工程,近年来,学校新增1名特级教师、2名市学科带头人、7名市优
秀青年教师,还有十几名武昌区学科带头人和武昌区优秀青年教师,学校初步形成了一个
名师荟萃、结构优良、学科平衡的教师群体。
(3)开展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实现办学品味的核心内容,在建立现代学校
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努力探索从“管理性”管理到“教育性”管理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使
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和学生的学习乐园。①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
拟订了学校三年教研工作规划,形成了我校校本教研的特色文化。即“话语式研究、文本
式研究和网络式研究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格局; “研在课前,构建探讨;探在课堂,探索
互动;思在课后,扬弃创新。”的校本教研思路。② 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师群团活动,增强
学校的凝聚力。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学校先后组织了学生管乐队、武汉小学
体育运动俱乐部、武汉小学艺术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校园的活力。④开展了
学校CI形象工程建设,通过校园宣传阵地,着力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
(4)科学实施教育品牌战略。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提高了实施教育品牌的认识。
首先是丰富和完善学校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培养目标;二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校园周边环
境治理,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三是在社会上开展了家长评鉴学校的问卷调查和教学
质量开放日活动,在教师中开展了“我爱我校、做武汉小学主人、建设武汉小学新校园”
方案征集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了“我爱我家、美化新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密
切了学校与社区、教师和家长、干部和群众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家长们对学校的
办学方针、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收费行为、师德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满意率均在95%以上,
营造了一个良好和健康的教育环境;四是以学校“色彩德育”为主线,坚持育人为本,德
育为先,开展了“少年军校”、文明示范班评比和“创新素质实践行”等活动,积极推进
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是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强校之路,我校在“十五”期间承
担的市重点课题《示范性教学和小学生主动发展》被评为武汉市政府2006年科技成果二
等奖,《示范性教学和小学生主动发展》被评为武昌区十佳课题成果,学校被评为武汉市、
武昌区“十五”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我校“十一五”申报的课题《童心教育研究》已通过
市规划办组织的专家评审同意立项,学校未来的发展也明确了方向。六是突出教育教学中
心工作,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研究。近年来我校学生毕业考试合格率100%,在
市区组织的各类调考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获得了武昌区学科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和武昌区学科教学质量达标单位,武昌区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学校两年中有四十多名学生
被武汉外语学校录取,有两百多人在武汉国际楚才杯作文竞赛中获奖,其中2005年在第
六届国际楚才杯作文竞赛中我校有2个特等奖、15个一等奖、20个二等奖,共有104名
学生获奖。在第二届小学生读书知识竞赛中有80多人获得一、二、三等奖,居武汉市小
学榜首。同时学校艺术、体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成果显著,学校管乐队被评定为武汉市中小
学四个“一级管乐队”之一,学校民乐队参加武汉市中小学器乐比赛荣获一等奖,学生的
绘画作品在各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校田径队在区田径运动会中,获团体总分第四名、
五年级组第一名,学校保持了多年的湖北省和武汉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被评为武汉市亚
足协十个授权学校之一,学校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在武汉市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比赛
中获得好成绩,其中王干一同学连续两次参加了全国第二、三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决赛——
电脑动画均获全国二等奖;学校还大力开展科学、科技教育活动,在市首届科学与探究大
赛中,学校有60多人获奖;学校先后组织了200多人参加“争当小实验家”全国少年儿
童科学体验活动和第四届武汉市青少年科普知识暨创意动手做竞赛,其中有29人荣获第
四届武汉市青少年科普知识暨创意动手做竞赛一、二、三等奖,有10名学生代表武汉市
参加了全国的决赛,分别获得1金、3银和6铜的好成绩,学校也被评为全国争当科学小
实验家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学校多年来的办学质量和品牌特色日益彰显。
三、学校发展困难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确失。我校现在编教师114人(核定编制125人),因
武昌区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我校增加了一个年级的学生,根据学校岗位的需要,并
遵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学校聘请了20名教师。一方面这部分教师的工资、保险等全部由
学校自筹,资金兑现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学校申请的编制使用人数受到人事部门的限制,
制定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落实面临新的困难。
二是学校建设资金压力过大。我校根据武教建[2004]9号文件和武教发[2003]7号精
神,学校2004年开始了综合楼及附属工程的建设,综合楼的工程的初步决算大约需970
万元,资金缺口近350万元。其中综合楼设备配置、旧楼维修改造和聘用人员工资的资金
严重不足,又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
三是学校办学发展机制不活。武汉小学(原武汉二师附小)自九十年代申办寄宿部以
来,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学校声誉与日俱增,同时寄宿部的开办
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的效益和品位。但是,2000年以后由于政策原因,寄
宿部收费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学校办学发展机制不活,缺少一个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入学矛盾日渐突出,一方面是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学校无法满足社会对“上好学”
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是学校办学发展机制不活,教育收费的政策风险较大。学校发展处
于一个 “两难”的局面,急盼能有一个积极、稳妥的解决方案。急需市教育局领导能加大
政策支持的力度,以便解决学校后续发展的困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秉着团结务实、开
拓进取的精神,以“用真诚去感动人,用形象去吸引人,用业绩去打动人”的精神做好各
项工作,用全体教职工的爱和责任来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式的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4-04-02 13:2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0357384017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