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9篇
结合学生好奇心和求胜心较强的心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抓
住时机激发学生兴趣。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悬念可以激发学生兴
趣。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识经历,
巧妙设置悬念,营造良好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
趣。
比方在学了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后,提问学生:如果平行四边形
和三角形的高与底不相等,那么,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
的一半这一结论还能成立吗?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不同等底和等高的情况下不存在一半
或两倍的关系。但如果两者之间的面积与高或者底一定,那么三角
形的底或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或高的几倍。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
生展开讨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
大胆去做、去说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表征数学的重要途径。面对
抽象的数学逻辑知识,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快、更深、更准确的掌
握数学理论与数学概念这是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而说数学就
是在做数学的根底上进一步的强化,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说数学比
做数学更加重要,因为说数学是让学生超越生活经历和直观经历的
关键。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说数学的时机,让学生学会用数学
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这节课的时候,首先给学生刘举
出一些数,并且告诉学生像5、7、11这样的数就叫做质数,而像
4、9、12、24这些数就叫做合数,然后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
主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大胆的讲出来。经过短暂的思考,有些
学生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因数个数是2个的就是
质数。也有的学生说:因数包括1和它本身的数就是质数。还有的
学生说: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做质数。
看到同学们踊跃发言,教师要多给予掌声,不管学生的想法和
表述是否正确,都应给予鼓励,然后让学生互相比拟,是否能取长
补短,使自己的表述更加完善准确,经过交流讨论最后同学们给出
了最后的结论,一致认为最准确的描述是: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
数叫做质数。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归纳出来的概
念记忆会更加深刻,学习效果必定事半功倍。除此之外,为了使学
习效果更好,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过程以及体验和心得,
做到及时反思总结,在不断尝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
我,学会用数学思维去看待问题。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案,采用多样
化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探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
学质量。
归根结底,小学数学绝大局部是对于现实问题的反响。通过情
境的创设,换言之,就是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从熟悉的
现实生活情境中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学生便自然而
然能够结合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经历,进展数学运算,参与数学活
动。所以,教师创造什么样子的情境非常重要,能够承载将要学习
的内容是根底,还要尽可能辅以有趣活泼的生活元素,让学生深刻
了解数学,亲近数学。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
生得到全面开展,因而,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尤为重要。由心理学
本文发布于:2024-04-02 22:27: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068035402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