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探索
LILUNTANSUO
-008-
2021
年
第
26
期
(
总
第
278
期
)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王守美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江苏苏州 215200)
摘 要: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有缺乏课
堂常规意识、家庭教育缺失等,教师可以通过做好课前准备、借助多媒体、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等策略,有效地培养小学
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小学生;注意力;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6-0008-02
课内容的活动,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长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
师应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
时,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一直以来,许多教师保
些提升士气的诗文等。
持着让学生课前先唱歌曲的习惯,这确实是一种集中注
(二)优化课堂结构,为培养学习注意力保驾护航
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单一
活跃好动,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这导致小
学教学普遍存在局限性
多下功夫。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应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上
一、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课堂常规意识
[1]
小学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
。为了有效避免这一问题阻碍
引 言
要问题。这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刚脱离幼
儿园的天性关怀式教育,尚未形成一定的约束能力和规
则意识,还不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此外,进入小学阶
间内适应,出现一系列阻碍教学进程的情况也是不可避
免的。
(二)家庭教育缺失
段后,学生进入了约束性更强的教学环境,难以在短时
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一直是小学教育要解决的重
意力的好方法。教师也可以自行发挥,如让学生朗诵一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具有更大的选择性,教师在教
新课程改革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
学前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整理和整合。
求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尽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
生预留一定表达自我观念的空间,同时平等对待每位学
生的思想创新,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应有
的尊重和鼓励,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2.落实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
原因还涉及家庭教育因素。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相比
此家长日常生活中行为的随意性也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
影响,不利于学生适应小学教学环境
[2]
。
二、集中小学生注意力的策略
(一)做好课前准备,为集中学生注意力奠定基础
除了小学生年龄因素外,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的
较为宽松,在这种氛围中学生难以树立规则意识,也无
法专注地完成某一件事。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最
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
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动力。
多样性,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引导其确定相应的学习
开始前进行充分准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的顺
了解和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教学
目标;善于观察每位学生的微小进步,并及时进行鼓励,进
力的自然性,不能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
态而忽略学生的天性,以免学生长时间处于克制状态。
3.确定精准的学习目标
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注意
利开展。因此,教师在课前应结合本节课所要教授的内
容,为学生布置能激发其兴趣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
1.注重课堂前两分钟教育
教学能否高效展开,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导入是关键。
每节课开始前,学生的思维都会高度活跃在与课堂内容
教学内容。要想让学生平稳顺利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本节
例如,教师可在开始教学前两分钟内开展一些有关本节
的针对性。学习目标涉及的知识范围应与考试大纲的要
求范围相吻合。另外,当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教师也
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教师在课前向学生展示的学习目标,必须具有一定
不相关的事物上,可能是课间游戏,也可能是上节课的
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高效的导入环节进行铺垫。
应适时地调整对学生的要求,鼓励学生不断探索知识,从
平和的心态接受这一情况,要认识到,学生是有思想、
当课堂被客观因素所打断或干扰时,教师应以一种
有自主判断能力的主体。面对干扰,教师应坦然地做出
正确的回应,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干扰课堂的事件或消除
干扰源,然后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课堂教学。
当出现干扰时,教师切勿武断地责怪干扰的出现,也不
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出现注意
应盲目批评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应避免过于情绪化,以
力分散的情况,教师可以在不停止讲课的情况下对其进
行提醒,如可以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做到点到为止。
4.
或分神情况时,教师可以树立榜样,适当表扬注意力集
教师要擅长运用激励手段,当学生出现一系列躁动
运用激励手段策略
中的学生,让精力分散的学生及时地受到鼓舞,产生向
学生的不良行为而影响课堂气氛,从而使课堂教学在良好
榜样看齐的决心和意识。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教师因纠正
氛围下进行。
(三)借助多媒体,为培养学习注意力提供保障
堂教学的基础设施之一。多媒体设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
在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设备已成为课
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但形式多样的多媒体呈现
方式,又对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或视频的形式,将知识以一种充满趣味的方式呈现在学
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及时地将教学素材转化为图片
生眼前,在一定程度上为枯燥的教学内容注入了活力,能
成果上体现出了独特价值,也对提高教学效率做出了较
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知识。多年来,多媒体教学在教学
大的贡献。教师应理性地看待多媒体教学,不能过于依
定是否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若某节课的内容更适
赖多媒体设备。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难度,决
合采用板书讲解,教师则可以不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师
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也
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分时段切换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在
除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选择性教学外,教师
从课间活动中进入课堂的状态,此时教师运用趣味性强
导入环节,由于学生尚未对新内容建立认知,且处于刚
的多媒体设备进行导入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逐
渐平静后,将会持续保持积极的状态,此时教师便可采
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当课堂接近尾声
时,学生由于长时间学习会产生一定的疲乏感,开始出
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
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教学素材,
(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
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前制订教学计划
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
时,也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尽可能地将知识的共性和特
教学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序展开,让学生在教
点展示出来,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投入足够的热情。
使其全面吸收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
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产生深入思考的欲望和动力,从而
学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
师应时刻充当学生的榜样,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
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规
则与纪律,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伴在学生左右,积极地参与其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比如,在学生进行晨读或课间操时,教师应抽出时间陪
力量的思维,在学生之中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日常学习
除了为学生树立榜样外,教师还应进一步延伸榜样
生活中自觉向榜样学习,产生规范自己的意识,从而在
班级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榜
样的力量将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对整个教学产生积极、
深远的影响。
(五)形成家校合力,为提高学习注意力拓展空间
1.
家长形成家校联合机制,让家长在家庭环境中为孩子营
除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教师还应协同
形成家校联合机制
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其集中注意力来进行学习提供保
障,给予孩子适宜的学习空间。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
注意力将会得到明显提升,其也能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学
习中遇到的问题。
2.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或为孩子
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
拟定日常清单,其中不仅要安排孩子的学习内容,还应
涉及日常生活、起居作息等方面,从而使孩子形成良好
的生活习惯,为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是家庭与学校的共同责任,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做到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综合素养和生活能力;家长也应
筹兼顾,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教授,又要确保学生在学
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之路上的关
键作用,从而积极调整教育方式。家校联手,努力为孩
学习专注力。
子的成长提供健康和谐的氛围,有利于逐渐提高学生的
结 语
和多元化素材,持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兴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融入趣味活动
趣得到激发,使其保持高效、积极的状态。同时,教师
还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帮
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芦卡嫚.如何培养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02):238.
[2]薛莉.培养小学生注意力的策略研究[J].科幻画,
2019(09):230.
作者简介:王守美(1982.3—),女,江苏苏州人,本
科学历,一级教师,德育处副主任,研究方向:学生习
惯养成教育。
理论
探索
TANSUOLILUN
-009-
2021
年
第
26
期
(
总
第
278
期
)
本文发布于:2024-04-03 04:2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0892394030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