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语文谈一场恋爱

更新时间:2025-05-05 12:17:25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3日发(作者:系千易)

和语文谈一场恋爱

四川省大竹县幸福街小学 何小波

我没读过哲学,至少没仔细读过,没完整读过一本;我没读过理论,至少没仔细读过,

没完整读过一本,我是如此肤浅,又怎敢妄谈学术,更不敢妄加批判什么。这并不是说我

停止了思想,或者不敢思想了。这正如每个人都有唱歌的权力,歌唱得好的可以唱,歌唱

得不好的也可以唱,甚至调跑到了北极也不要紧,在别人听来也许很刺耳,但关键是发出

了自己的声音,自娱自乐!西施要活,东施也要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却不能因爱

美就不要东施活了。毕竟上下五千年,如此漫长岁月,只出了四大美人,芸芸众生难道不

活了?但活要活出自我,活要活出个性,活要活出思想。

是的,要活出自我,否则就容易迷失;要活出个性,否则就会一味人云亦云;要活出

思想,否则就容易成为“收音机”。在《四川教育》2021年第5期给我做的一个专栏的

开篇,我记得我说过:“一位西方哲人说,受伤的地方会有思想生长起来。套用一下这句

话,残缺的教学生长思想。思想是人类最可宝贵的东西。思想高于知识、高于财富、高于

生命、高于一切。真正拥有思想的人表现出高尚的人格、独立的人性、自由的精神。拥有

知识、能力、思想是教育的三个层次,也是人生的三种境界。知识可以学得,能力可以习

得,思想却必须颠扑摔打、艰辛求索,才能获取。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我说,我思故

我美。”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小学语文课才是好课。我没问“什么样的语

文课”,而是问“什么样的小学语文课”,一是因为我对中学语文课知之甚少,没有发言

权;二是因为我偏激地认为中学语文主要是为了应考,为了分数,大概能使学生得高分的

课就是好课吧!所以中学生与语文的关系似乎永远不可能是恋爱的关系,倒更像婚姻关系。

恋爱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那分数就像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现实。我不是说恋爱就不需

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恋爱更在乎的是彼此吸引,精神的愉悦。恋爱注重的是精神层

面,婚姻注重的是物质层面。中学生借着与语文联姻的跳板为自己谋个好前程。事后不管

谋没谋到,大多都要与这桩令他(她)厌恶的包办婚姻说再见。我并不是说高分不好,高

分可以帮助学生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但在得到这些的同时,似乎又失去了很多!曾

不止一次地听闻学生高考后将所有的书付之一炬,这其中也包括了语文书。这至少说明学

生失去了对语文的热爱。那么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中又怎会主动自觉的亲近母语!难怪《小

学语文教师》的主编李振村先生慨叹,“从中国顶尖大学的校长、院士,到语言学教授、

博导,连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社会精英,在母语表达方面都屡屡出现低等错误,这说明了

什么?说明我们整个社会的语文素养在下降,说明我们的母语精神在消失。面对这样一种

状况,我们应该感觉非常惭愧,非常不安。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来改变这种

状况,让我们的母语世界重新焕发生机。”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我以为是设法让小学生和语文谈场恋爱。当然这只是个比喻,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

借用这样的比喻,是想说这么个意思:先要恋上、爱上,才能满心欢喜、满心甜蜜、满心

期待,才能朝思暮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了感情基础,才有可能结婚,白头到老。即

使到最后没结成婚,但初恋的感觉也会铭记终生。

怎样才能让小学生恋上语文、爱上语文呢?我个人以为,如果语文是美人,有可能恋

上。但这美人如果是冷美人、冰美人,可能就望而生畏了。所谓谈恋爱,谈恋爱,得多谈,

谈得来,谈得拢。如果总是冷冰冰的,如何谈得来,谈得拢?我们那儿管谈恋爱叫处对象、

耍朋友。经常在一起“处”,才会日久生情;经常在一起“耍”,才会成为朋友。总是冷

冰冰的分数,总是冷冰冰的肢解课文,总是冷冰冰地灌输说教,总是冷冰冰地机械训练??

不好相处,也不好耍,如何生情?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不但要美,更要好耍、好玩,

既要给他们带来美感,又要给他们带来快感乐感趣感!

语文本来就是天生丽质的美女、英俊潇洒的帅哥。 “千里共婵娟”的月亮文化之美,

“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之美, “杨柳依依”的送别文化之美,“平长仄短”的音韵之

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对称之美??语文课该如何演绎出这些美呢?

如何真正让学生在快乐中欣赏到感受到体验到这种美,从而爱上语文呢?

这使我想起了著名作家在《师恩难忘》一文中,回忆了他的语文启蒙老师――田老师,

刘绍棠在文中具体描述了田老师当年,如何

引导他们学习一首古诗的情景。也许有人觉得这没有什么稀奇,甚至会认为每一位小

学老师都会用这种方法来解释诗的意思。可问题是,让“我”感念的是,老师能够做到

“娓娓动听”(书上的词语),并让“我”“身临其境”(也是书上的词语)――这可不是

一般老师能够达到的教学艺术。更难得的是,“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

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这种感

觉真可算得上恋爱般的感觉,学生能不爱上老师,爱上语文吗?

田老师离我们太遥远,那么我们就说说近的吧。还记得谭茹月老师执教的那堂《清平

乐・村居》,虽有瑕疵,但不伤大雅,可谓村居生活一样简洁清新明快,具有一种骨感美!

有老师说这设计是抄袭窦桂梅的,也有老师说这上法是照搬窦桂梅的??但这很要紧吗?你

管他是原创,还是借用,只要对教学有用,对学生有用,只要能让学生“在快乐中欣赏到

感受到体验到这种美,从而爱上语文”,尽管“拿来”就是了。怕只怕“拿来”不能活用,

生搬硬套,东施效颦,只增笑耳!其实在笑过之后,我也些许佩服东施,至少她爱美、追

求美。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向自己崇拜的偶像学习,应该是很正常的事,很高兴的事,

有什么好可耻的?更不应该遭到指责和讥笑。只是东施没明白西施外在的美与生俱来,是

无论如何学也学不来的!与其学其形,不如学其神。当然形神皆学且形神兼备更好。一线

的老师没有百分之百的义务去创新设计。自己能创新设计当然更好,很多时候创造也是从

借鉴开始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谭茹月老师的这堂课就算

真如有些老师所说不是自己的原创,但个人认为她基本用活了,整堂课学生学得积极

主动,兴味盎然,最后哼唱着《清平乐・村居》离开。此情此景,感染了我,原创也好,

拿来也罢,能让孩子爱上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就是好课。这

也是我当时为何要以打油诗的形式评她的课:

清平乐・茹月 身材高挑 明眸盈盈笑 香唇轻启循循导 茹月艺术高妙

课前风趣幽默 课中互动机巧 最喜课尾高歌 皓齿仙音缈缈

我在想,倘若下次我再听到另一个老师将这个设计活用于自己的课堂,而且用得同样

充满活力,用得同样充满灵气,用得同样举重若轻挥洒自如,我一样会为他(她)鼓掌。

反之,将语文之美毁容的,我是吝于掌声的。比如叶老的《瀑布》,声如浪涌叠岸滩,音

似风吹过松林,色是白银珍珠屏,貌美如仙烟雾尘。如此美的瀑布,成都某校却把它演绎

得丑陋不堪。直白地用多媒体演示的瀑布图片怎么看也看不出“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的壮美,实在 不敢恭维!而演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4-04-03 09:3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1082204036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语文   老师   思想   恋爱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