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8篇)

更新时间:2025-05-05 08:04:23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3日发(作者:阮策)

第1篇:我国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一、前言

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教育发挥影响和作用

最大的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

国家对基础教育认识的深化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

题新挑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

问题,逐渐从接受、认识走向探索、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学地认识、更系统地探索中小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电

子杂志全文数据总库中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

词,浏览了48篇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

文章,拣选其中32篇研究成果显著论点鲜明见解独到有力的

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总体看来,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学者们对中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相对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

定、现状、成因,以及初步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

至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调查

研究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提供更为专业的论点。

1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

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从1999年起教育部逐渐颁布

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们首先定睛

于如何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如

美国奥尔波特六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十条标准为依

托,从不同侧重点具体把握从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划定心理健

康的标准。如杨建飞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

索》[5]中提出应系统综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研究

者提出应结合我国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来本

土化心理健康的标准[1]。笔者认为,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

者适用不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标准下有所

侧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更好地服务于心

理健康教育。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国内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研究探

讨结论相对一致,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

题爆发的比率逐年上涨,并且呈现多样性、集中性、年龄阶

段性等特征,多体现在学习障碍、行为问题、社交问题、性

心理问题、适应问题[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向内、外两个因素,

2


本文发布于:2024-04-03 18:1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1393234047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心理健康   教育   问题   研究   标准   把握   探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