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盼》说课稿 共三套

更新时间:2025-05-05 10:41:36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3日发(作者:湛圣杰)

《盼》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

《盼》是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节选。本文选

自是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

雨到愿望实现——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

的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二、教学目标

1.疏通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

的“盼”。

3.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

的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

变化。

四、教学过程

核心问题:作者如何围绕一个“盼”字展开描写,表现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1、导入

【由标题“盼”字导入。】

“盼”字是什么意思?从目从分→眼睛黑白分明→直勾勾地看,眼巴巴地看→内心的

渴望→每一个“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那么本文的小主人公蕾蕾,她“盼”的是什么

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盼什么?”为主问题,引导梳理出文章结构。】

问题预设回答设计意图

主人公蕾蕾“盼”的是什么呢?

晴天多好啊,盼下雨干什么呢?下雨穿雨衣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有什么可盼的?

(一般我们盼的事情,都是特别的、喜欢的或者是新鲜的)——插入作者的写作背景

哪里可以看出雨衣的特别?哪里可以看出我很喜欢?

盼下雨、盼下雨穿雨衣

①新雨衣很特别(怎么、竟然、不像)

②我很喜欢(立刻,抖开)

文中第1、2节

新雨衣那么独特、我那么喜欢,所以我开始盼下雨,盼下雨穿新雨衣。

给大家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盼”字,写了哪些事。梳理一下情

节,划分一下段落。找出文章围绕“盼”写的几件事情:

①开始盼变天②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③盼到雨继续下终于如愿以偿

3、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以“怎么盼?”为主问题,引导关注主人公的情感变

问题预设回答设计意图

新雨衣那么独特,“我”那么喜欢,所以开始盼下雨穿新雨衣,那么“我”是怎么“盼”

的呢?在这个“盼”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阅读指导】回忆:文章可以借助什么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呢?

板书学生提出的表达人物情感的词。

人物(心理、神态、动作、对话)、环境、其他(修辞、标点、句式等)节由老师带领,

引导学生解读文章,剩下部分。由学生自主研读,结合学过的阅读技巧,和前三节的示范,

尝试体会文中“我”的情感变化。

回顾全文,尝试结合“我”的情感变化,给“我”画一个心电图。

正是因为情感的高低起伏,充满变化,才会让人印象深刻(结合前文介绍的,作者成

年时以儿童的视角记述这个故事,不是别的,而是这件事,必有它的特别之处,让人印象

深刻。)才更加真实动人。整篇文字的背后,其实作者还想表达属于孩子的那一份童真童趣。

也希望大家能永葆一份好奇心,永葆对生活的热情,永葆这一份童真童趣。高低起伏。见

板书。引导学生感受“盼”的过程,心情是复杂的,是跌宕起伏的。

五、作业布置

1.本文题目为《盼》,若改为《我的新雨衣》,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说你的理由。

2.请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改成小课本剧,并演绎出来,下节课展示。

六、教学设计

《盼》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盼》这篇文章围绕盼这一中心思想选取了多件事例写出了作者想穿上新雨衣的急切

心情。文章语文通俗易懂,具有明显的生活化、儿童特点,选取了得到雨衣、盼望下雨、

妈妈不允许穿雨衣、终于穿上雨衣等级个事例,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美好的童年生活画面,

文中我 心底的渴盼更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同时,文中运用的多种描写方法也能让学生在

习作上受到启发。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袖、筒、蓬、缩’等14个生字,理解新词语。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写 ‘盼’的。

3、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找出文中的心理描写的地方。

教学重点是默读课文,理解文章‘盼’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思想写材料的方法。

三、说教学学法

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法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蕾蕾。

2.蕾蕾得到一件好东西——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大家知道雨衣是下雨天穿

的。可是蕾蕾一直想穿上它。于是,她就盼呀盼呀。

(板书:16.盼)

3.她盼到了吗,穿上新雨衣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每天盼下雨的孩子吗?你想知道她盼望的事情实现了吗?请你们快速

地默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文章语言富于儿童化和生活化,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

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

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我得到了新雨衣”

1.我怎么得到了新雨衣,喜欢吗?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蕾蕾得到雨衣后什么心情

3、抓住重点词,亲切的朗读这句话。

4、小结;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展开。4.小结: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展开,蕾蕾的新

雨衣确实很漂亮,如果你们都到了这么美的一件雨衣,是不是也想穿上它,是不是也想让老天

快点下雨。

五、教学第三自然段

1.读一遍这段课文,画出中心句。(我开始盼着变天。)

2.从这一段你读出了什么?

(蕾蕾不管白天还是黑天,都观察天空。因为她看到白天天上是瓦蓝的,夜晚是满天星

斗。)(雨衣好看,但没机会穿。)(埋怨老天总是晴天)

六、教学4-17自然段,体会“盼”

(一)抓重点句子,体会蕾蕾的心情。

1.路旁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嘻嘻地笑”是蕾蕾心里认为

的,和埋怨老天的时候心情不同。这次,她的心情十分高兴,因为要变天了。)

2.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雨点打在头上,那就可以穿新雨衣了,这才是最美的事情。)

3.蕾蕾看见下雨了,兴奋地跑进了楼门。她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没有,因为蕾蕾找了好几个借口,都被妈妈否定了。)

4.场景表演。老师当妈妈的角色,指名同学当蕾蕾的角色,表演对话一部分

(学生评价谈体会,说说蕾蕾的心情

5.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尽管我很不情愿,可是没办法。因为蕾蕾找

不出一个十分合理的理由。)

6.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

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鼓点”好吸引人,把雨点比喻成鼓点说明雨点对我的吸引力之大,我在急切地“盼”)

7.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看着看着雨后的景色,蕾蕾又想起了穿雨衣的事情。她太“盼”了。)

七、课堂小结。

1.蕾蕾拥有了那么好看的一件雨衣,所以她一直想穿上它,到大街上去享受雨中的量。好

不窣易下雨了,可妈又不让出去。蕾蕾只好眼睁睁地看这雨点往地上落。不知不觉,她又想

象起雨点落在雨衣上的情景。

2、她的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呀,他就这样一直盼着,盼到什么时候才能盼到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词新词

1、正确读出下面词语

斗篷 浸湿 喧闹 厚墩墩 满满当当 逗引 行为 理直气壮

筒 缩 疯 甩 酱 唇 蹦

2、看插图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蕾蕾穿上雨衣后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她的心情怎样。

二、学习最后18-21自然段

1.课文哪里描写了图上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2.从这一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三、讨论探究

(一)这篇课文的中心是什么?

(提示: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这篇课文围绕“---”选取多件事例,使我们看见了一个

-------

的儿童形象。

(二)课文选取了哪些事例?

(学生自由说,班内指名汇报,师生点评)

(三)你看出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语言浅显易懂,很具生活化和儿童化。2.心理刻画生动逼真)

四、学以致用

1.请同学们以下面一句话为中心,写两件事例。

(1)爸爸读书十分专心

(2)叔叔开车的技术真高!

2.交流,评点,提出意见和建议。

3.教师小结: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事例来写,还要注意重点突出。

五、布置作业

如果你有一件新衣服,你想穿着它出去外面走走,可是你妈妈不同意,你心里会是怎

么想的,把这种心理活动写出来。

《盼》说课稿(三)

一、教材分析

《盼》是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

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实现

--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的变化,表现了

童真童趣。

二、教学目标】

1.疏通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

的“盼”。

3.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

的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

变化。

四、教学过程

核心问题:作者如何围绕一个“盼”字展开描写,表现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一、导入

【由标题“盼”字导入。】

“盼”字是什么意思,从目从分→眼睛黑白分明→直勾勾地看,眼巴巴地看

→内心的渴望→每一个“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那么本文的小主人公蕾蕾,她“盼”

的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盼什么?”为主问题,引导梳理出文章结构。】

问题预设回答设计意图

主人公蕾蕾“盼”的是什么呢?

晴天多好啊,盼下雨干什么呢?下雨穿雨衣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有什么可盼的?(一

般我们盼的事情,都是特别的、喜欢的或者是新鲜的)--插入作者的写作背景

哪里可以看出雨衣的特别?哪里可以看出我很喜欢?盼下雨

盼下雨穿雨衣

①新雨衣很特别(怎么、竟然、不像)

②我很喜欢(立刻,抖开)

文中第1、2节

新雨衣那么独特、我那么喜欢,所以我开始盼下雨,盼下雨穿新雨衣。

给大家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盼”字,写了哪些事。梳理一下

情节,划分一下段落。找出文章围绕“盼”写的几件事情:

①开始盼变天

②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

③盼到雨继续下终于如愿以偿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以“怎么盼?”为主问题,引导关注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问题预设回答设计意图

新雨衣那么独特,“我”那么喜欢,所以开始盼下雨穿新雨衣,那么“我”是怎么“盼”

的呢?在这个“盼”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阅读指导】回忆:文章可以借助什么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呢?

板书学生提出的表达人物情感的词。

人物(心理、神态、动作、对话)、环境、其他(修辞、标点、句式等)

1、2节由老师带领,引导学生解读文章,剩下部分。由学生自主研读,结合学过的阅

读技巧,和前三节的示范,尝试体会文中“我”的情感变化。

回顾全文,尝试结合“我”的情感变化,给“我”画一个心电图。

正是因为情感的高低起伏,充满变化,才会让人印象深刻(结合前文介绍的,作者成年

时以儿童的视角记述这个故事,不是别的,而是这件事,必有它的特别之处,让人印象深

刻。)才更加真实动人。整篇文字的背后,其实作者还想表达属于孩子的那一份童真童趣。

也希望大家能永葆一份好奇心,永葆对生活的热情,永葆这一份童真童趣。高低起伏。见

板书。引导学生感受“盼”的过程,心情是复杂的,是跌宕起伏的。

五、作业

1.本文题目为《盼》,若改为《我的新雨衣》,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说你的理由。

2.请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改成小课本剧,并演绎出来,下节课展示。


本文发布于:2024-04-03 19:0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1424914048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雨衣   学生   下雨   课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