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
(含答案)
读拼音,把汉字写在括号内。
(
1
)我蹲在母亲身边,看着盆里
róu ( )
的衣服和
zhàn( )
开的泡沫,心想:衣服一洗
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绝不允许她再
dān ge( )
。
(
2
)这时,从坚硬的
bō li( )
表盖里发出
qīng cuì( )
的声音,一会儿又传来
xī shuài( )
的歌唱,给沉寂的夜晚增添了一些乐趣。
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粗扩(
guǎng
)
和蔼(
ǎi
)
花团锦簇(
cù
)
...
B
.抵达(
dǐ
)
遮敲(
bì
)
参差不齐(
cēn
)
...
C
.绽开(
zhàn
)
怅然(
chàng
)
混为一谈(
hùn
)
...
D
.称职(
chèng
)
余晖(
huī
)
畏罪潜逃(
qián
)
...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阴谋鬼计
不计其数
临危不惧
B
.五彩缤纷
蜿蜒曲折
震撼天地
C
.面容慈祥
清澈见底
处景生情
D
.长途拔涉
实事求是
浑水摸鱼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夸张)
B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反问)
C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D
.其他附属的房屋也很小,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比喻)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A
.即使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B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D
.今年夏天的常熟深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季节。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
B
.最小的一粒豌豆说
:“
是的,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
C
.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
?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
D
.
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来形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古时也称
“
诗三百
”
。
B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薛宝钗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C
.《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鲁迅原名周树人。
D
.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下列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
①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②因此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渐渐形成里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
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
③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
……
④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
……
A
.①②④③
③
D
.③④②①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①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
②这个故事怎能不使人感动得落泪呢?(改为陈述句)
__
③通过老师的介绍,使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修改病句)
__
④四周黑洞洞的,容易碰壁。(改为反问句)
__
把下面古诗、文句补充完整。
_________”
;(
1
)春天是什么?她是杜甫笔下的
“
随风潜入夜,也是杜牧笔下的
__________“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的红花绿树。
(
2
)渭城朝雨浥轻尘,
_______________
。
(
3
)
_______________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_______________
。
(
4
)苟利于民,
_______________
。苟周于事,
_______________
。
(
5
)读书须用意,
_______________
。
(
6
)《石灰吟》中,
“
千锤万凿出深山,
___________________
。
”
这两句诗写了石灰的开采、
烧制过程,其中
“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语写出了石灰的态度。
我会交流。
止咳灵药物说明书中写道:
“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炎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
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本品不得空腹服用。
”
家里八岁的弟弟感冒咳嗽,请你告诉他怎样服用这种药,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
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
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昔有愚人
________
②食之,甚美
________
..
13
、用
“/”
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__________________
15
、这则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
“东方的文明”。
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
•
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著”的记载,纣为商
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篌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
汉时期叫“著”。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著”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
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筷子虽为寻常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尾
方”的传统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
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筷子
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吃饭时提醒人们要
节制不当欲望。筷子的使用则表达了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相比于西方用刀、叉等
工具随意切割食物,让人感到一种暴虐和一种舞刀弄叉的张狂,那么东方人用筷子温文尔雅
的夹取食物就显得更加内敛和含蓄了。
材料二:
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
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
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传承、明理、关爱、思念、睦邻、感恩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
都可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
材料三:
咏竹箸
【明】程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
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
材料四: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有效防止病毒在
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浙江省余姚市文明办特此设计
了此海报。
16
、【材料一】从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等方面介绍了筷子。
17
、【材料三】明代诗人程良规在《咏竹箸》这首诗中,热情歌颂了筷子的
____________
的
精神,这与唐代诗人罗隐《蜂》中的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18
、【材料四】是一则宣传海报,此海报提出的背景是
_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倡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材料
中的信息作答)
19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
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
独的人通过
“
添双筷子
”
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老阳儿
肖复兴
童年住的大院里,都是一些引车卖浆者,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那时家里连个暖水袋都没有。
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搭在绳子上让太阳晒。其实,这样的法子
很古老,几乎家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 下来, 回屋
里,赶紧就把被子 好,
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 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
乎的,连被套里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
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
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
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
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
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街坊毕大妈,靠摆摊儿养活一家老小。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水缸,冬天用它来储存大
白菜,夏天它还有特殊的用途。夏天到来时,每天中午,毕大妈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
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
溶解阳光,这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溶解糖的水变甜,溶解盐的水变咸,溶解了
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时,她家的孩子放学了,她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
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
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
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给孩子洗
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我非常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了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
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能离得开“老阳儿”呢?如同清风
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而“柴米
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不过,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派上如此用法的,
也不多。这样的用法,需要一点儿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的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
本事,这叫做“少花钱能办事,不花钱也能办事”。
20
、依次填入文章第
2
自然段横线上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抱
取
铺
叠
钻
B
.取
抱
叠
铺
钻
C
.取
抱
叠
钻
铺
21
、文章围绕
“
老阳儿
”
写了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巧妙地抓住了孩子们的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进行描写,并
联想到
“
哪吒闹海
”
的故事,表现了他们洗澡时的欢乐。
23
、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
(
1
)第
6
自然段中对
“
独一份
”
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毕大妈的孩子比较多,洗澡的时候需要排队一个个接着洗。
B
.毕大妈接满一缸水,像溶解盐、糖一样,把阳光溶解在水里。
C
.毕大妈不用烧热水,就解决了一大家人洗澡的问题。
D
.毕大妈的孩子多,洗澡时连玩带洗,噼里啪啦,与众不同。
(
2
)对把老阳儿叠起来的被窝比暖水袋温馨许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因为阳光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
“
我
”
钻进被窝时。
B
.因为那个时候暖水袋里不能装很多热水,而且冷得快。
C
.因为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包含着母亲对
“
我
”
的爱。
D
.因为晒过阳光的被子比没晒过阳光的被子温度更高。
24
、
“
母亲对我说:
‘
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
有人说
“
煮
”
字可以换成
“
溶
”
字。我觉得
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更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第
1
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写了
“
日子的过法
”
,这样的写法叫
___________
,作用
是
___________
选材构思表达。
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遇到过值得你感谢的人。请你以
“
感
谢
”
为题,写一篇习作。写之前想一想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能更好地表现
“
感谢
”
,再根据所选
的内容,选择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内容具体,语言通顺,不
少于
500
字。
【参考答案】
***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
.
揉
绽
耽搁
玻璃
清脆
蟋蟀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
“
绽
”“
耽
”“
蟀
”
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
C
解析:
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
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
项:粗扩
——
粗犷
B
项:遮敲
——
遮蔽
D
项:称职
chèng——chèn
3
.
B
解析:
B
【详解】
A
:阴谋鬼计
——
阴谋诡计
C
:处景生情
——
触景生情
D
:长途拔涉
——
长途跋涉
故答案为
B
。
4
.
D
解析:
D
【详解】考查修辞手方的掌握情况。
D
选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
.
C
解析:
C
【解析】略
6
.
C
解析:
C
【解析】略
7
.
B
解析:
B
【详解】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
、
C
、
D
正确。
B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8
.
D
解析:
D
【详解】略
9
.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这个故事使人感动得落泪。
通
过老师的介绍,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详解】①本题考查关联词合并句子。
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运用关联词
“
因为
……
所以
……”
,将重复内容
“
我们
”
去掉一个。突
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②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
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此题去掉反问语气词
“
怎能
”
,
将否存词
“
不
”
改为肯定词。去掉结尾的
“
呢
”
和问号。
③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
通过
”
、
“
使
”
同时出现时这个句子就缺失了主语,因此需要咱保留其中一个词语即可。
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本文发布于:2024-04-03 20:27: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1472484050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