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案 跳绳9篇
跳绳 1
本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
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巧妙地布置数跳绳的次数及谁多谁少,自然地引入本课内容。这样学
生兴趣高,下面的教学自然就容易多了。
怎样使学生想算理、找方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呢?出于这样的考
虑,我进行新的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好动好玩的
特性,让他们根据自己收集的实际数据,在“玩”中来比多比少,然
后教师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请他们帮忙算,以显示其聪明才智,
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学生的“玩”来达到教学目的,起到较好的教学
效果。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讨,相互启发,得出算
理,掌握多种计算技巧。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培养
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的潜能被唤醒,内在的个性得到展示,发展
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室里有一种
热烈的交流氛围,而这一切都与“比”有关。在“比”的过程中,面
对生2的“笨方法”,教师不武断否决,而是让其他同学在比较的基
础上让他明白简便方法。正是这样,学生讨论的气氛高涨,个个都抢
着说,急着找方法。整个过程教师不作过多干预,也不让学生坐在凳
1 / 35
子上沉思默想,而是他们自己“玩”、自己“比”,试想在这种“玩”
中谁能说他们没有“思考”呢?同时还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
意见,把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从侧面还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知识
是通过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玩”
的基础上建立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室安静、学生坐好、教师讲好”
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学生是主体,他们自由地“比”“争”。在这种热
烈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自编应用题或应用题
补条件填问题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因此,在“玩”中学数学,既
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发展其思维,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
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方式。
跳绳 2
一、课的设计:
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特意
提出要培养学生正常的身体姿势,根据小学生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和生理特点,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具有广
泛的兴趣,爱玩、爱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想象思维较弱,
直观模仿能力较强,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集体活动的特点,本课
用游戏来主导,以游戏来串通本课内容,使教材游戏化,寓游戏于教
学,既能保证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的能力,
满足了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协
调性等素质的练习。另外,在以游戏为主导的同时,还引进了音乐和
2 / 35
本文发布于:2024-04-04 00:31: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1618994054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