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提升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方法研究
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 巢荷芬
内容摘要:学生对词句的创造性运用,是建立在对词语的感受、领悟、积累和摹仿运用的基础上的,
是学生学习词句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在课堂和生活中感受词句的形式和内涵之美,领悟课文中运用
积极修辞的相关词句的精妙,积累课内外文本中言语表达形式富有特点的词句,在摹仿课文中言语表达
形式富有特点的词句中内化,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创造性运用词句,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文字的能
力,实际上是为了让语文主体回归语文课堂。
关键词:词句 运用 创造性
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能力就是言语能力,包括言
语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当前,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普遍不高,特别是农
村小学的学生,具体表现在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习作水平低下,听话时不能
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说话时又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长期以来,在
语文课堂上一直存在着一种“泛语文”的倾向。“语文是个大箩筐,什么都
可以往里装”,在语文课上常常见到热闹的表演、精致的课件、欲罢不能的
煽情、一厢情愿的说教,却很少看到老师能够领着学生静静地在文字的天空
里徜徉,在词句的江河里漫步。语文课缺少语文味,是若干年来语文课的一
大顽疾。语文课在呼唤着语文本体的回归,语文课要关注语言文字本身,要
关注言语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而对词句进行感受、领悟、积累、摹仿
直至创造性运用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
学中研究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实际上是为了让语文主体回
归语文课堂。
一、在课堂和生活中感受词句的形式和内涵之美
1、在吟诵中感受词句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一种很重要的训练方法。通过朗读,我
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美、感受词句的音韵美、感受言语的意境美。
如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时,紧扣“我们爱你啊,中国”这一句
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一唱三叹的节奏美,在诵读中感受祖国
的雄伟和壮丽,在诵读中感受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通过这种密咏恬吟式
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的诵读,学生把课文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融合在了一起,深深地感受
到了词句运用的巨大魅力。
2、在圈圈点点中感受词句的形式美和意蕴美。
高声朗读固然可以充分感受词句的音韵美和意境美,潜心默读也可以在
圈圈点点中感受词句的形式美和意蕴美。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学生对课文的
预习,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在预习中能够圈圈划划点点,找出课文中让自己
“眼前一亮”的词语和句子,潜心体会这些词语和句子在运用上的独特之处。
如在学习《“番茄太阳”》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找到文中四处描写明明笑
的词句:“特别爱笑”“咯咯地笑”“一面摸一面笑”“咯咯的笑声银铃样
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从而在圈圈划划点点中感受明明的活泼、开
朗、天真以及她的家人给她的温暖。
3、在生活语文中感受词句的巨大表现力。
语文教育要回归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因此,我们引导学生留心观
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感受词句运用的美。如我们到恐龙园、
天目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引导学生诵读景区的楹联,感受对联对家乡的
赞美之情;引导学生关注和搜集电视里的广告语,并在语文实践课上全班交
流,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词句在广告语中的巨大表现力;引导学生关注报纸
上新闻的标题、城市里独特的店名、大街小巷的各式标语等等,在生活中感
受语文、学习词句的运用。
4、在课外阅读中感受词句的形式和内涵之美。
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小学六年的阅读总
量至少要达到145万字。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通过
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在与词和句的亲密接触中自
由感受词句的形式之美和内涵之美,为创造性运用词句打下坚实的底蕴。
如每年暑假和寒假向学生家长印发“推荐阅读书目”,指导家长为学生
选购合适的课外书。每学期举行读书征文比赛,检验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
在语文课堂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适当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比如在学习了《三
顾茅庐》以后,就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在学习了《我和祖父的院子》
22
本文发布于:2024-04-04 17:0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2212184073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