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而办学校 - 巴蜀小学欢迎您

更新时间:2025-05-10 12:23:51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5日发(作者:席柔静)

为学生而办学校

——重庆市巴蜀小学“律动教育”的思想沉淀与实践探索

教育不能忘记对象,教育不能忘记时代背景。

——巴蜀首任校长周勖成

1932年,《巴蜀小学建校宣言》发布,提出“创造一个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

的办学宗旨。80年来,一代代巴蜀人顺应时代,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躬耕教坛,为不同学生提供适

合的教育,把学校办成了具有鲜明“创造”与“个性”特点的律动校园。在这里,同学互相学习,老

师一起成长,家长共同养育,学校真正成为了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

一、“律动教育”的内涵

“律动教育”即:“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教育。它的内涵是:

“脉搏”——是人鲜活的生命最为直观的象征。

“学生脉搏”——内在蕴涵着学生生长的冲动、成长的需求和生命的张力。

“律动”——本指人听到音乐后身体应和节奏的动作。这里象征着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

成对认识对象的共识,从而获得共生体验的交互过程。

“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尊重学生个体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研磨学生;激发师生内在生命

动力,张扬个性;师生素质共生共长,各美其美。师生家长间彼此滋养,自由生长。

1

二、“律动教育”在历史中传承

学校的办学思想是校长带领学校发展最为关键的命题。“律动教育”的提出,源自对学校历史的追

溯梳理和对生命成长过程的深入思考。

巴蜀首任校长周勖成在《巴蜀精神》一文中这样写道:

巴蜀精神是真。处事真切,待人真挚。只要这件事是应当作的,便动手做。不为了某种原因而有

所顾忌,也不为了某种原因而存心敷衍。做到怎样的程度,成功还是失败,巴蜀是真实的告诉大家,

不加丝毫的润饰,要真的做,要做到真。

巴蜀的精神是动。始终是动的,不滞留在某一个时间里,也不拘泥在某一份动境里。时间是不会

穷尽的,巴蜀便永远要扶着醉人,爬上高岗,走下陡坎,又爬上高岗,走下陡坎。书呆子还这样自勉。

如果说“真”与“动”是巴蜀人的共同特质。那么,“动”意味着持续不断的开拓创新,创新是巴

蜀教育八十年不变的灵魂。我们深深知道,唯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追求卓越。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是巴蜀精神中“动”这个字,赋予巴蜀教育行动的精神引领。

(一)1932年起:明确创新教育使命,初步赢得社会关注

通过重庆《新蜀报》向社会发表办学总方针――《重庆市私立巴蜀小学宣言》,学校的育人目标是:

头脑是科学的,身手是劳工的。巴蜀教育要“趋合时代,适应潮流;发扬文化,扶植思想”。建校初

期,私立巴蜀小学基于“小学教育便成了一切教育的基本教育”,着力让教师“集中精神、兴趣于本

校的教育”,围绕学生“三重生活”,创建了“教”和“育”科学的环境,提出了“教养兼施”“手

脑并用”的教育原则,短短几年间学校成为了川东地区小学教育实验中心。1950年,学校由西南军政

委员会接管,改为公办,邓小平同志指示“只许办好”。学校迎来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巴

蜀小学迎来了长足发展,巴蜀莘莘学子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2


本文发布于:2024-04-05 08:53: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2784134091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学校   学生   律动   成长   小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