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课例文字材料

更新时间:2025-05-06 00:22:27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5日发(作者:崇家欣)

课例文字材料

一、学 科:科学

二、课例名称:《简单电路》

三、执教教师: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俞磊忠

四、指导教师: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王明昭

五、课 型:科学概念课

六、年 级:五年级

七、教材版本:苏教版

八、教学设计

㈠预期教学效果

1、通过合作探究,知道简单电路的组成元素,用电器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2、能连接基本电路,画出电路图。

3、会做简易小开关,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路。

4、知道不能用交流电做实验。

5、愿意与同学一起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6、体会实验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㈡学生和内容分析

灯泡、电池学生平时都接触过,很熟悉。要接亮一个小灯泡,对大部分学生,尤其

男生来说不是难事。但对于电路的连接情况,电流的线路如何,大多数学生都是含糊不

清的。

本课是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一课,虽然只要用电池与基本器件连接成简单电路,能用

开关控制用电器,进行电学的初始研究和学习,却为学生打开了新的领域之门,为以后

学习研究电学打下基础。本课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初步建立简单电路的概念,

会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本课的难点是画实物图。

㈢课时安排:一课时

㈣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比较分析法、探究发现法等

㈤教学手段:合作探究和多媒体辅助

㈥板书设计

简 单 电 路

导线(电线)

通 路

断 路

短 路

用 电 器

(小灯泡、小喇叭、小电扇„„)

电源(电池) 开 关

1

㈦PPT演示文稿(见附件)

㈧课后作业:做一个红绿灯

九、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出示小灯泡)提问:这是什么?(板书:小灯泡)

2、讲解:小灯泡上面是玻璃泡,里面有灯丝,下面是金属壳,底部有个锡点。(课

件出示)

3、提问:什么条件下,小灯泡能亮起来?(要有电)

4、讲述:生活中的电可不能随便用来做实验,它比较危险,课堂中我们一般用电

池(课件出示),它有正极和负极,它是安全电。(板书:电池)

5、谈话:有了电池小灯泡就能亮了吗?(板书:电线)

㈡、探究活动

第一阶段:使小灯泡亮起来

1、提问:给你这些材料,会让小灯泡亮吗?我们先借用这些模型把自己想法画在

记录单上,怎么连用黑笔画一画。

2、学生设计,教师巡视。

3、提问:你们画的连法能否让小灯泡亮?下面分组检验,从1号开始,自己检验

自己的,其他同学监督他检验的过程是否与画的一致。检验亮了,请把记录单贴到黑板

上,明白了吗?材料就在1号同学的课桌里,开始。

4、分组检验,教师巡视。

5、指名交流:XX同学请把你的连法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师在学生画的记录单

上点出相互连接的点)

6、讨论:几种连法一样吗?为什么都能点亮小灯泡?它们的连接方法有什么共同

点?

7、讲解:它们都是把小灯泡的金属壳与锡点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这条线路

通了吗?(通)我们称它为通路。(板书,课件演示电流流动)如果把其中任何一个连

接点断开,这条路还通不通啊?(不通)这叫断路。(板书)

8、讨论交流:请同学们观察组内不亮连接图,它们为什么不亮?

9、讲解:小灯泡到底有什么秘密?我们来看一看(出示灯泡解剖图)。这样连接,

电流没有经过灯丝,而是直接通过电线连了电池正负极,这是短路。(板书:短路)短

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烫,而且十分危险。

10、学生修改错误连法。

11、提问:用小喇叭、小电扇代替小灯泡,它们会发出声音或转动吗?(板书:小

喇叭、小电扇)

12、学生上台演示。

13、讲述:其实,再换一些别的小用电器按这样连,只要形成电流通路,小用电器

就能工作。

第二阶段:使用开关控制电路

1、提问:大家发现这个装置有什么缺点?

2

2、谈话:你觉得该怎样?(加开关,板书:开关)开关起什么作用?

3、出示小开关图,学生看图制作小开关。请2号从课桌里拿出材料。

4、讲解:下面大家试一试你们的开关能否控制电路。为了方便实验,老师给大家

准备了一些辅助器材,(出示电池盒、灯座)介绍装法与连接方法。请3号同学从课桌

里拿出材料,加入开关试一试。

5、学生实验。

6、交流:开关是如何控制“通”与“不通”?(课件演示)

第三阶段:揭示概念

1、讲解: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电池是供电,我们叫它电源。(板书:电源)电线

运送电,我们叫它导线。(板书:导线)小灯泡、小喇叭等是用电的,统称用电器。(板

书:用电器)一个用电器、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两根导线就能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

路。(板书课题)如果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用电器就能工作了。(板

书:连线)

㈢、拓展提升

1、谈话:通过学习,大家都会连接一个简单电路了。再让你们连个稍复杂一点的

电路,敢不敢接受挑战?(操作红绿灯)你能用开关分别控制红灯与绿灯的亮和灭吗?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可以怎么连,把你们的想法画在记录单上。请4号同学从课桌

里拿出记录纸。

2、学生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你们是怎么设计的?

㈣、总结:通过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㈤、作业:做一个简易红绿灯。

十、课后反思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

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在《简单电路》一课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科

学,充分体现合作探究,学习效果还不错。然而也有一些感悟。

㈠抓住学生的学习生长点

这一课我在几个不同学校试教过。虽然学生有较大差异,但学生思维都很活跃,学

习效果也都不错,许多细小的地方也几乎是如出一辙,如只要把电池两极连到金属壳或

锡点上以为就会点亮小灯泡。经过不同对象地试教,对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识了解得比

较清楚。站在学生的认识基础上来设计展开教学,效果甚好。

㈡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科学活动的关键在于自主发现的过程。学生思维的发展,就是在从“想不出”到“想

出来”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越是在遇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学生的思维活动越积极,

一旦问题解决,他们就获得了令人惊喜的发展。经过多次试教,我发现当我们注意自己

教学行为的细节,做到尽量少讲话,注意讲话时机,小结尽量留给学生„„学生的思维

广度、合作的空间一下子就广阔了。

㈢让学生真正享受科学课堂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盎然兴趣。通过几次

的教学尝试,我认识到学生享受的课堂,也应是教师享受的课堂。课堂中教师亲身介入

3

学生的探究活动,掌握他们活动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展开交流,

对活动及时作出判断,并采取指导策略,把产生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中,有效地推

进探究活动。课结束了,学生还意犹未尽,我觉得这就是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

十一、课例点评

纵观整课教学,这是一节“科学味较浓”的科学课,把抽象的科学概念从孩子的前

概念出发设计教学,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

一、抓住了有效探究活动的“点”。教师把探究“点”放在让学生建构“小灯泡要

亮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上,让学生尝试不同方法点亮小灯泡,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对比

分析,总结出点亮小灯泡的共同之处,初步构建“完整回路”的概念。

二、教师把既定的活动变为有效的活动。教师始终围绕四个问题:1、每个活动的

目的、重点活动是什么,还能否分成环环相扣的小活动,需要哪些材料与设备作支撑,

教师设计什么样的提问语,形式上如何组织;2、活动中怎样关注学生的前概念,怎样

制造“认知的冲突”;3、怎样让“认知冲突”、思维的过程显形化;4、采用什么评价机

制促进学生深入地持续地迫切地参与,形成了学生探究活动设计:

观察活动

观察电池、导线和小灯泡

目的:认识电池、导线、小灯泡的结

构,特别要提醒学生观察清楚小灯泡

内灯丝的两段连接在小灯泡的哪里。

画图活动

我认为这样连小灯泡就会亮

目的: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并将其前

概念图示化、显形化。

检验活动

检验一下我们的想法对不对

目的:为学生提供与前概念作斗争的

机会,引发认知冲突,为建构科学概

念扫清障碍。

探索活动

我们还可以怎样点亮小灯泡

目的: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为建

构闭合电路提供素材

分类解释活动

把不能点亮的连接图放一边,能点亮的

连接图放一另边;说说点不亮的原因和

点亮的原因

目的:对各种连接电路进行对比、分

类、解释等思维活动。

抽象概括活动

在报告单上写出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

目的:将学生抽象与概括的显形化。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字是更加规范

的语言。

交流表达活动

交流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用小红点

贴出电池和小灯泡上需要用导线连接的

部位

目的:交流碰撞会产生火花,贴小红

点会使将学生抽象概括的结果更易显

形化。

通过在课堂中实践,发现学生兴趣盎然,探究活动一气呵成,真是有效,学生的知

识、能力、思维、语言表达、合作意识均得到了有效一定的训练和提高。

4


本文发布于:2024-04-05 10:0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282944409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灯泡   活动   探究   开关   连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