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4篇

更新时间:2025-05-04 22:48:17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5日发(作者:宏赞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4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他们正在倒计时:

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

时间?(1秒)

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就来认识秒。

二、学习新知:

1、出示独立学习任务单:

请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钟的哪一根指针叫做秒针吗?你知道它是怎样计时的呢?

(1)通过观察,我知道秒针是钟上的那一根。

(2)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从12走到1就是走了秒,从2走到4走了秒。

(3)秒针走一圈就是走了秒,也就是分钟。

(4)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格。也就是1分=______秒。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同时板书:1分=60秒

2、感受一下1秒钟有多长。

(1)拍手练习:跟着钟表的“嘀嗒”声,每秒拍一下手。

(2)你能在1秒钟里做什么事呢?先试一试,再告诉同桌。

3、出示有秒针的实物钟表,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

请同学们谈感受。(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也过得很快)

4、出示课本61页做一做第2题,了解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你能在1分钟里做几道口算题呢?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穿衣服大约需要20()

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

2、了解一下自己小组同学的50米跑的成绩,并记录下来。

3、填一填。

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

1分钟写()个字。

4、填空:

深呼吸1次用()秒,壹五秒内能深呼吸()次。

从1数到30用了()秒。

1分=()秒,120秒=()分

5、绕操场跑1圈,__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常言道: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

人吧。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设计说明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

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估算能力和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

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复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回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教

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时,提高计算能

力。

2、重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提炼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把计算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取信息,提出问

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计算的

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一qi5+62= 985-423= 259+148=

806-714= 325+464= 310-207=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

数再减)

4、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每一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计

算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要连续退位,0被退

位以后要当作9来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时,重点突出加、减法中容易出现错误


本文发布于:2024-04-05 14:4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2995084098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时间   减法   计算方法   培养   出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