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58)
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多选题(共计5题,每题1分)
1. 材料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繁荣兴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血脉相通,是共建人文湾区的重要基础。
2021年12月“同舟共济,志同道合”穗港双城图片展在两地同步开展,展览以“同根、同
气、同舟、同源、同向”为主题,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两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有专家学者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自古同属百越之地,两千多年来,虽然各地制度嬗变,但大
湾区11座城市的人文历史始终维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湾区城市群仍以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
为主流,使得整个大湾区城市群的语言、文化具备了延续的根基。”
粤港澳地域相近、山水相连,文化合作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广东省首倡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
化遗产游径,以历史为纽带、将粤港澳三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广州的文化遗产、珠海和
中山的岐澳古道、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遗迹、澳门的世界遗产建筑和历史城区、香港的文物径
等,进行有效的串联沟通,构建成一个极富特色和历史底蕴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
统,共同展示三地的包容性和岭南文化特质。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粤港澳三地留下的众多历史足迹连成一体,形成一条
文化遗产游径,自然地将大湾区内的诸多城市连在一起。中山是伟人故里,澳门是孙中山从学
校走进社会从医的地方,香港是孙中山早年求学和革命的根据地,广州是孙中山革命的圣
地……这种高度契合的关系正是粤港澳历史文化中宝贵而核心的共同财富。
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2009年经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0年11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在澳门开
幕,广州粤剧院演员演出的《斩经堂》赢得满堂喝彩。
永庆二巷七号之一,是粤剧戏班銮舆堂所在地。銮舆堂是粤剧武打演员的行会组织,在全球粤
剧戏班中,只有广州和香港两地有銮舆堂。
“现在交通很方便,我们的会员经常来这里参加活动。”热爱粤剧的盘伯来自香港,现年70多
岁的他是负责掌板的乐师,几乎每周都专程从香港赶来参加演出。如今,在广东粤剧銮舆堂的
会员中,港澳会员也不少。三地会员的频繁往来,有力推动了粤剧艺术的繁荣发展。
除了粤剧,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也在大湾区各地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着。广东醒狮拥有千年历史,
几乎各地都有自己的醒狮队。在港澳,逢年过节或店铺开业总能看见狮队上街采青、巡游,锣
1 / 11
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58)
鼓声不断,国内首部以国家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舞剧《醒·狮》,以深厚的岭南人文
为载体,实现了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广东博物馆筹建新馆时,正是在香港文物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才促成他们先后从海外收藏回
一批反映十三行的珍贵明清外销画。
广州艺博院与香港博物馆和美术馆合作,调拨粤港澳地区的珍贵藏品,先后促成了一系列重要
艺术展览并在粤港两地举办,备受两地文化界和市民好评。
三地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同时,文化产业发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早在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规模就已达5458亿元,同比增长
8.5%,占大湾区整体GDP的4.97%。文化产业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对
大湾区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带动作用十分突出。
2021年12月召开的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组织产业发布、项目推介、产融对接、签约交易
等活动,促成13个重大产业项目、10个投融资项目、15个招商项目合作,意向合作金额达
到1016亿元,突破历史新高。
当前,仅广州地区就有文化上市公司45家,约占全市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37.8%,形成特
色鲜明的文化板块,已成为产业发展主力军。
随着大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文化必将成为大湾区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强大内生力。
问题
根据材料1,分析说明粤港澳三地推进文化交流合作,共建人文湾区的优势。(30分)
要求:分析透彻全面,不超过300字。
A.
B.
答案:参考答案
1. 文化同源。大湾区自古同属百越之地,人文历史始终维持关联,湾区城市群主
流文化相同,语言、文化具备延续根基。
2. 地理相连。政府倡导构建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串联沟通三地历史文化遗产,
便于共同展示三地包容性和文化特质。
2 / 11
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58)
3. 伟人渊源。孙中山成长、求学、行医、革命都在湾区城市,留下众多历史足
迹,形成游径,将湾区诸多城市连在一起。
4. 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三地联合申报非遗项目,联合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从业者
频繁往来,推动艺术创造性发展;共同追回艺术文物,共享珍贵藏品、巡回展
览。
5.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湾区相关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文化类上市公司数量多,
占上市公司比例高,带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文化产业交易会推动项目合
作。
参考答案说明:答案根据“文化同源”“地理相连”“伟人渊源”“文化交流日益密
切”“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这五个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分条撰写。且对每条要点提炼出了总括词并
前置,每条要点之间内容上没有交叉。
6. 材料
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学校延期开学,“在线开学”成为2020年开年一个特殊的教育现
象。各地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纷纷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保
证“停课不停学”。
不过,自各地线上教学开展以来,关于“上网课的尴尬”也成为了热门讨论话题。“网课一上就
是一天,从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八九点,几乎每天都排得满满的,都要崩溃了。”高二学生小
薇说。一位小学老师也对网课表示担忧:“面对面交流带来的互动通过网课根本无法实现,面
对屏幕,就连大人都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我们又如何要求孩子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呢。”
“平时课堂讲课,只需要提前看一眼就行,现在一个人在家录网课,一堂30分钟的课光备课
就得一整天。课不但得讲得比平时出彩,还不能有杂音,我每次都得等孩子睡熟后才能录,细
节出错也得重录,后期制作也需要亲力亲为,每天都弄到很晚。”在某小学教英语的邹老师
说。
针对近期在线教学的一些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
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这才是‘停课不停学’的本意和
初衷,当下有不少学校强制性地要求所有老师都去录播课程,这是不现实的。”2月4日,教
育部发文要求各地中小学在各地原计划的正式开学日之前,不得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
学。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一户世代生活在草原的牧民,为了让女儿顺利上网课,不得不全家迁徙寻
找网络信号;在河南洛宁,一名女生为了跟上网课进度,每天都到村委大院蹭网……自“停课不
停学”实施以来,类似的新闻屡见报端。作为学习网课的重要工具之一,90.38%的城市学生
3 / 11
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58)
拥有电脑,而在农村,这一数字仅为37.06%。就算有电脑,也可能没有耳麦、话筒、摄像头
等网络教学和互动学习的基本设备。这种不均衡的情况,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2月17日,清华、北大、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高校按原计划复课,在线教育成为复课主力,清
华大学有3923门课程进行在线教学。然而,当日多款在线教育平台都出现了延迟、卡顿、掉
线、没有反应等问题,就连“学习通”也未能幸免。当日,“#学习通崩了#”直接冲上微博热
搜。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赵研究员看来,在网络服务提供者改进技术后,这些问
题应该能得到解决。
一位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大家使用的授课平台五花八门,啥都有,除了社交软件微
信、QQ外,还有钉钉、课后网、无线宝、学习通等办公或教学软件,甚至斗鱼、虎牙等直播
平台也参与其中。“我的语文、历史课用QQ,数学、英语课在钉钉上,还有一些课在斗鱼和学
习通上,不少平台都得下载注册APP,还要来回切换,用起来特别麻烦。”高二学生小徐说。
有市民表示,上网课用的课后网、无线宝等软件被多方曝光有强制调用使用者摄像头、麦克
风、相册、通讯录等权限。“通讯录里都是亲戚朋友的电话号,一个学习软件没必要访问吧。
我听说一些软件还会偷偷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感觉有点不敢用。不过,我更担心不法分子借
学生频繁使用手机、电脑上网课之机进行诈骗。不光是孩子,很多大人也没有防范意识,希望
大家在遇到网上借钱、要求转账或其他问题时,多去核实一下。”一位家长如是说。
问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1”,归纳概括当前“停课不停学”工作面临哪些问题。(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A.
B.
答案:参考答案
1. 学习效果差。网课时间长,互动性差,难以集中精力。
2. 教师负担重。网课录制工作量大,对教师要求高。
3. 对政策理解不到位。部分学校强制教师录课,提前教授新学期课程。
4. 资源不均衡。农村及西部地区网络覆盖不足,设备缺乏。
5. 平台体验差。网络服务技术不到位,授课平台不统一,不便利。
4 / 11
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58)
6. 安全隐患大。软件权限过多,个人防范意识不足,易泄漏隐私、遭遇诈骗。
参考答案说明:本参考答案从“学习效果”“教师负担”“政策理解”“资源分布”“平台
体验”“安全隐患”六个不同的维度进行了分条撰写。各条要点之间在内容上是并列的,没有交
叉,并且撰写每条要点时,都提炼出了概括性强的总结词并前置。
7. 材料1
近年来,全国各地住房租赁市场快速发展,但这一过程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2022年6
月,G市日报记者对本地住房租赁市场展开了专项调查。
市民王先生名下有三套房,其中的两套房常年出租。“我平时工作很忙,所以更倾向找‘长租
客’,这样就不用老浪费时间找下一任租客。可有些人,租房的时候答应长租,合同也签了,
结果没租几个月,说都不说一声,直接跑了。这种事发生好几回了,虽然可以扣押金,但一次
次重新找房客非常麻烦。”王先生无奈地说道,“租房市场如果没有普遍稳定的租赁关系,对
租赁双方都是不利的。”
无独有偶,已经毕业四年的小许也有类似的感受。“现在租的这个房子,我已经住了两年多
了,我还挺想一直租下去的,但房东每年都要涨租——刚搬进来还是三千块一个月,现在已经
变成四千了。要是每年只涨个一两百,我倒还能接受。不管怎么样,我反正要重新找房子
了。”
“中介说房子离地铁十分钟,事实上最起码得半小时”“中介告诉我小区商业配套不错,实际上
小区周围就一个小超市和两三家小吃店”“中介发的图片上的房子可好了,实地一看,漏水、
掉漆是常有的事儿”……G市的租客们不仅要面对每年都涨的房租,还要和中介们“斗智斗勇”。
中介服务不规范还体现在押金问题上。对此,已经毕业一年的小李深有感触。今年6月,小
李住满一年准备退房时,中介以地板有刮花、厨房灶台有缝隙等各种莫须有的问题为由,不退
还押金。因为急于换工作,小李不想跟中介耗下去,最后不要押金就搬走了。
“如今,中介机构遍布大街小巷,而且都是不大的店面,只要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部电
话,就轻易说自己是中介公司,为何?现在成立一家中介公司只需要申请个体营业执照。这种
情况下,大量黑中介、无证从业人员充斥房屋中介市场自然不足为奇。”G市资深中介王飞面
对记者如此说道。
近年来,群租房的负面新闻时常见诸报端:2020年11月,G市B区一群租房发生火灾,造
成19人受伤,事后查明房间内设置大量的家用电器和拖线板,租客在插线板上使用大功率电
器;2021年8月,G市某小区一50多平方米的群租房内私拉电线,最终发生火灾,所幸未
造成人员伤亡……“G市群租乱象丛生,住房租赁市场亟需大力整治。”G市大学公共政策研究
院的王教授说道。
5 / 11
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58)
2021年9月,朱先生在某平台上租了一个单间,住了没几天,就眼睛发痒、喉咙发干,身体
感到非常不适。于是,他找第三方机构做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卧室的甲醛检测值为
0.158,标准限值要求小于等于0.10。此外,TVOC、苯、甲苯等也都超出了标准限值。
王飞告诉记者,G市许多个人房东或平台在装修房子时,选用的木地板、乳胶、木器涂料等质
量难以保证。刨花板、密度板制成的隔断墙、衣柜等更是“重灾区”——这两种木质板材极可能
释放大量甲醛。“特别担心这类问题的租客,在租房时可以选择稍微‘旧’一点的房子。”王飞
说道。
2021年6月,G市出台了《租赁住房居住安全管理办法》,治理住房租赁市场的责任单位包
括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以及各区县政府等多个部门。虽然这意味着执
法时可以多部门联合,但实际工作中却经常演变为“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
针对租赁市场普遍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G市不是没有整治过,但每次都是舆论一发酵,就开
始一阵子的“集中整治”“专项治理”“某某行动”。等风声一过,这些问题又死灰复燃了。可以
说,G市住房租赁市场正陷入“问题突出——突击解决―—速见成效——问题反弹―—再次突击解决—
—再反弹”的恶性循环之中。
即将毕业的小胡在G市没有住房,工作后租房成为她首要解决的问题。“想找到合适的房子真
不容易。”小胡告诉记者,她希望直接找到房主,但浏览了几家大型的分类信息网站,网页上
的电话都是中介的,没法直接联系房主。小胡的经历不是个例。在G市,房屋租赁信息大都
掌握在中介、二房东等手中,寻租方和出租方往往要借助中介进行房屋租赁。G市政协委员吴
芳芳告诉记者,面对此类问题,国内不少城市已经给出了解决办法——建立房屋租赁公共服务
平台。目前G市政府却还未有所行动。
“政府建设的公租房房子新、环境好、租期稳定。然而,G市公租房供不应求。目前,全市尚
有公租房轮候家庭2.8万户,每年新增备案家庭超五千户。就我了解的情况,提交申请后两
年能拿到房的都算运气好的了。很多人申请表递交上去之后,便石沉大海,何时分配入住,遥
遥无期。”吴芳芳说道,“可以说,当下G市住房租赁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和
政府支持服务缺乏有关。”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G市住房租赁市场存在的问题。(15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50字。
A.
B.
6 / 11
本文发布于:2024-04-06 09:1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3661534118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