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塑学生优秀品格的校本实践——以

更新时间:2025-05-06 07:03:01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弘梦竹)

智策

打开智囊

培塑学生优秀品格的校本实践

——以“心安币”的运用为例

谈峰华

为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唤醒学生内心

的道德自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以校园虚拟货币“心安币”为评价载体,

构建学生行为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超越,提高

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塑学生的优秀品格。

“心安币”;德育工作;培塑品格

法国教育学者涂尔干曾说:“我们不能僵硬

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

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它应该

融合在整个学校生活里,因为道德本身是与活动、

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德育工作,只有遵循学生

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在落小、落细、

落实上下功夫,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江苏

省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以下简称“新安小学”)

以“心安向远,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积极推

动“心安教育”体系的构建,致力于打造“养心”

德育品牌,着力培养有志向、有本领、有个性的

“心安少年”。学校利用校园虚拟货币“心安币”

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量化,并借此来评价学生

的道德表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道

德品质,培塑学生的优秀品格。

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新安小学在学生的

品格养成中提出了“心安币”这一评价载体。“心

安币”是一种校园虚拟货币,学生可以通过达成

相应的道德行为表现来获取。同时,所有德育活

动的展开都离不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参与。所

以,在“心安币”的获取过程中,新安小学主张

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从日常生活小事抓起,重

视学生的切身参与,形成了三条有效获取路径。

第一,个人文明同伴互评。每一学年,学校

会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本“道德行为存折”,并制

定五条行为规范,供学生参照执行。比如,第一

学年的五条规范分别是:见到家长、老师、保安、

食堂阿姨主动打招呼;保持仪表整洁,书桌肚干

净,不乱扔垃圾;就餐时保持安静,践行“光盘

行动”;每天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课间操;注意

洗手间的卫生,不争抢,不乱画。当然,班主任

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或细化行

为规范。陶行知先生曾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

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在制定细则时,班主任

一、基于儿童立场,丰富获取途径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

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基于

40

智慧管理 2022年11月

要充分发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一方面,能使细

则更周密、更可行;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自

主意识和执行细则的自觉性。每周五下午,学生

每四人或六人组成团队,相互评价,如按时、按

质完成五条规范,便由同伴在“行为存折”上记

录下应获得的“心安币”;违反相关行为要求,

则扣除相应的“心安币”。然后,小组长到班级

支行行长处领取“心安币”发放给小组成员。学

校用“心安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量化评价,让

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校园文明大家点赞。在校园里发生的

美好瞬间,需要全体师生共同来发现。为此,“文

明行为大家点赞”活动应运而生,每周、每天、每时、

每刻,只要师生捕捉到文明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

体,即可点赞表扬。比如,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

上下楼梯礼让他人,餐厅用餐举止文雅等,都可

以拍成照片或编写文字,由学生成长中心在每周

一的升旗仪式上进行通报表扬,发放“心安币”,

让全体学生共同学习,一起点赞文明行为。

第三,居家文明清单打卡。学生文明行为习

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教育与督促。因此,学校

以年级为单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家庭情况等,

开展“居家文明我最棒”活动,将文明素养提升

的场域扩展到家庭中。年级组精心设计的各年级

文明清单、实施建议和打卡表一经推出,立刻引

起了家长的兴趣,他们纷纷加入活动,针对清单

内容督促孩子改正不良行为,并在打卡表上做好

记录。每周一,学生将《居家文明打卡表》带到学校,

班主任根据打卡情况,发放“心安币”。

人的品德具有抽象性和隐蔽性,它不像考试

那样显性而具象,也不像分数那样精确可排序。

如果仅凭教师的主观印象来考量学生的品德发展,

评价往往缺失公平和透明。而教师、同学、家长

等多元主体的参与,能让评价更真实、客观和全面。

这段宝贵的“同伴互评”“大家点赞”和“居家打卡”

成长经历,既让学生对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有了

更强的动力,也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在家争做好孩子,在校争做好学生,在社会争做

好公民。

二、创新“储蓄消费”,体验实践成就

“心安币”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实现它的育

人价值。为此,学校导入银行、超市管理理念,

并且模仿其运作机制,创建了“小新银行”和“小

安超市”。 但是,作为一种德育工作形式,“小

新银行”和“小安超市”刚开始提出,就引发了

各方担忧。比如,两者是否只是对传统“道德银行”

的简单效仿?时尚的“小新银行”和“小安超市”,

是否有可能沦为德育创新的一种“盆景”,并最

终遗忘其初衷,虚化为学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

“空宅”?再如,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可以储存吗?

德育是不是一种可以交易的筹码?假如过多关注

“心安币”数额的多少,而不顾内在含量,是否

会引起人们对德育的误会?还如,依据“心安币”

数额多少颁发各类荣誉和奖项,是否太过功利?

虚假的“善”与真实的“恶”相伴而行,文明礼

仪养成教育还有实效吗?

为此,学校加强机制建设,规定“小新银行”

和“小安超市”的开放时间、兑换内容等,并且

强调学生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小新银行”

单周对外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心安币”

存入银行保值并获取利息。学期结束,根据存款

金额评选心安财富榜,给入围前十的学生颁发财

富勋章一枚。“小安超市”双周对外营业,学生

可以用“心安币”换取喜欢的物品或是奖励。在

奖项设置方面,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学生心中所想,

奖品可以是与喜爱的老师散步,可以是免作业卡

等,体现了人性化、童趣化。

知、情、意、行是构成品德教育的基本要素,

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小新银行”和“小

安超市”模拟社会场景,提倡道德实践,在一定

程度上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模拟银行和超市为

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岗位,在推销、买卖、议价、

交易、储蓄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静止的、没有

灵魂的木偶,而是市场上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

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深入参与,不仅学到了书

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在一次次的交往互动中变

得更自主、更自信、更热情。同时,我们发现有

些学生兑换的礼物是送给父母的,想为劳累了一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41

智策

打开智囊

天的他们送上一点惊喜;有些学生兑换了蔬菜瓜

果,想给自家的饭桌添一点新鲜;还有些学生兑

换了图书,准备捐给山区的孩子,为他们打开了

解世界的窗口。学生不再停留于满足自身的喜好,

开始更多地留意身边的事、考虑身边的人,懂得

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潜移默化间实

现了品格的自我修炼与全面提升。

的激励,每次学校开展此类活动,学生都能积极

行动起来,人人不甘落后,努力争先。

第三,学商。学校引进“阿福童”财商课程,

为“小新银行”和“小安超市”公开招聘行长、

经理、售货员、会计等职位。学生可以通过各类

劳动赚取“心安币”,存入“小新银行”或购买“小

安超市”里的物品。同时,考虑教育与时代接轨

的实际需求,学校组织各年级设立二手交易平台,

成立二手交易平台管委会。学生通过网上交易,

学会创业管理,培养创新精神,懂得诚信经商。

学生通过经商体验,将成为具有经济眼光、合作

共赢和世界胸怀的“经济公民”。

德育工作,重在精神、价值的引领,因为品

德本身难以用分数量化。在实践中,我们关注学

生所得“心安币”的数量,更关注他们获得“心

安币”的过程。“心安币”评价体系的构建,落

脚点是唤起学生内心的道德自觉,保持道德行为

的持久,真正起到净化校园、促进道德进步的作用。

学生在努力获得“心安币”的同时,不仅改变了

自己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而且培养了文明、自主、

自信、感恩、智慧等品格,在活动体验的内化中

实现了自我管理和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鲁洁.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

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2]孙红霞.“心安劳育”点亮人生底色[J].小

学教学研究,2022(10).

[3]刘红娟.基于“心安”育人模式的小学德

育管理改革与发展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7).

[4]陈绪嫔.具身德育视角下的中小学代币制

管理探析[J].中小学班主任,2022(5).

[5]周平健.储真银行:评价导行的德育创

新[J].基础教育参考,2016(23).

三、努力拓展外延,全面培塑品格

校园“心安币”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学

生的积极性,他们在自身的努力下,在教师、家长、

同学的督促下,行为习惯有了显著的改善。为了

发挥“心安币”的最大价值,学校决定拓展评价

的外延,丰富“心安币”的获取途径,提高学生

争先创优的意识,助力学生的品格提升。为此,

学校以常州市品格提升工程“运行模拟银行超市,

提升学生品格”为抓手,依托学农、学工、学商

的机制实施,培养自信自强、身心健康、向善向上、

厚德明礼、勤奋好学、善思敏行的“心安少年”。

第一,学农。学校打造劳动基地,让学生在

劳动中学会使用农具,掌握劳动技能等,在一系

列劳动教育中不断提升品格。学校充分利用农村

小学这一地域优势,将校园东北角一大块空地开

辟出来,设立“开心农场”劳动实践基地,并分

地到班,承包种植。学校用“心安币”评价学生

劳动的全过程,同时,农场中收获的瓜果蔬菜也

可以在“小安超市”里进行售卖。劳动创业换来

的“心安币”更加令学生爱不释手,他们在动手

体验、出力流汗、实践探究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感受劳动的快乐。

第二,学工。学校组织热爱阅读的学生走进

社区、广场、地铁站、幼儿园等场所开展阅读推

广活动,做“阅读的点灯人”。此外,为了亲身

体验“城市管理者”的不易,学生跟随城管执法

人员参与一线执法工作,对存在的店外经营、流

动摊贩、乱张贴、乱堆放等违规行为进行了规范。

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努力发挥了最大能力,积极参

与,就能获得不同数量的“心安币”。有了“心安币”

(谈峰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

学,邮编:213000)

42

智慧管理 2022年11月


本文发布于:2024-04-06 10:4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3716864120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心安   学校   评价   劳动   品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