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级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把一根
200
厘米长的长方体木料锯成
2
段,表面积增加了
40
平方厘米,这根木料原来
的体积是(
)。
A
.
2000
立方厘米
A
.互不相等
A
.
1
A
.
a
B
.
3000
立方厘米
B
.一定相等
B
.
36
B
.
1
C
.可能不等
C
.
18
C
.
b
C
.
4000
立方厘米
D
.无法确定
D
.
9
D
.
ab
2
.一个长方体,它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的面积(
)。
3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
36
,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4
.如果
ab1
(
a
、
b
都是不为
0
的自然数),那么
a
和
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7
5
.如图,表示的点应该在(
)。
8
A
.
0
与
m
之间
B
.
m
与
n
之间
C
.
n
与
1
之间
D
.
1
的右边
11
6
.一本小说,明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剩下的,还剩全书的(
)没有
33
看。
1
A
.
3
4
B
.
9
5
C
.
9
2
D
.
3
7
.一只平底锅,每次只能烙
2
张鸡蛋饼,烙一面均需要
3
分钟,两面都要烙.烙
5
张鸡
蛋饼,至少需要(
)分钟.
A
.
15 B
.
18 C
.
20 D
.
30
8
.小丽用一些红色、黄色和蓝色纸条摆成下图(相同颜色的纸条长度相等)。
红
黄
黄
黄
黄
黄
红
蓝
蓝
每张蓝色纸条长度是每张红色纸条长度的(
)。
A
.
2
7
1
B
.
3
C
.
3
8
3
D
.
4
二、填空题
9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00dm
2
=(
________
)
m
2
2m
3
500dm
3
=(
________
)
m
3
0.52L
=(
________
)
mL
10
.分母是
6
的最大的真分数是(
________
),它的分数单位是(
________
),再加上
(
________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1
.一个两位数,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最小是(
________
),最大
是(
________
)。
12
.一个两位数
“2□”
是
2
和
3
的公倍数,
□
里的数字是(
________
),这个两位数与
36
的
最大公因数是(
________
),最小公倍数是(
________
)。
13
.明明觉得校园里最漂亮的地方就是阅览室。阅览室长
6.4
米,宽
5.6
米,如果用边长
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选择的边长最大是
(
______
)分米的地砖,需要(
______
)块。
14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在对的括号里画上
“√”
。
15
.如图,长方体的长是
12cm
,究是
4cm
,高是
6cm
,把这个长方体沿虚线剪开,剪开后
的
3
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的长方体增加了(
______
)平方厘米。
16
.有
9
袋糖果,其中有一袋忘了放防潮剂,如果用没有砝码的天平称,至少要称
(
______
)次才能保证找出这袋糖果。
三、解答题
17
.直接写得数。
1
48
3
15
31
1
42
7
66
99
31
255
5135
8388
797
105
18
.脱式计算。
11
73
21
1
(
1
)
(
2
)
0.875
2
4
68
312
8
19
.解方程。
x
53
43
547
x
x
20
65
128
5
30
20
.小英有
24
张卡片,小方比小英多
8
张,小英的卡片数量是小方的几分之几?
21
.明明准备用若干张长
15
厘米、宽
12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
形的边长最少是多少厘米?拼成这个正方形需要多少张这样的长方形纸片?
22
.有红、黄、蓝三条丝带,红丝带比黄丝带长
与蓝丝带相差多少米?
23
.图中长方体的长是
5
厘米,宽是
3
厘米,高是
4
厘米。把这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
同的小长方体,一共有(
)种不同的切法;怎样切表面积增加最多?请在长方体上画出
这种切法;算一算,表面积最多可以增加(
)平方厘米。
3
7
m
,蓝丝带比黄丝带短
m
,红丝带
20
10
24
.往一个棱长为
5
分米的正方体鱼缸里倒入
50
升水,再竖直放入一根长方体铁条(水
没有溢出且铁条也未完全浸没),这时量得鱼缸水面高度为
25
厘米,请你算一算,这根长
方体铁条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5
.请按要求画图形。
(
1
)请画出下面图形
A
的对称轴。
(
2
)请画出图形
A
先向右平移
6
格,再向下平移
2
格后的图形。
(
3
)画一个与图形
A
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6
.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的
1
分钟跳绳比赛,冬冬和平平提前
10
天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
绩如图:
(
1
)他们两人第
1
天的成绩相差(
)个,第
10
天的成绩相差(
)个。
(
2
)第(
)天到第(
)天平平的成绩进步最快。
(
3
)你认为通过
10
天训练,谁的进步大一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C
解析:
C
【分析】
长方体木料锯成
2
段后表面积增加了
40
平方厘米,增加的是
2
个底面的面积之和,故这
根长方体木料底面积为
40÷2
=
20
(平方厘米),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
v
=
sh
,将数据代入
求解即可。
【详解】
(
40÷2
)
×200
=
20×200
=
4000
(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
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把这根木料锯成
2
段,增加了
2
个底面,从而可以求出
1
个底面
的面积,进而求出木料的体积。
2
.
B
解析:
B
【分析】
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
6
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长和宽相等,其余四个面
的面积相等;由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有一个长方体,它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
故答案为:
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要牢记并灵活运用它的他正解决问题。
3
.
B
解析:
B
【分析】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
36
,那么这个数是
36
,据此再找出它的最小倍数即可。
【详解】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
36
,那么这个数的最小倍数也是
36
。
故答案为: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数和倍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本身。
4
.
D
解析:
D
【分析】
因为
ab1
(
a
、
b
都是不为
0
的自然数),所以
a
、
b
相邻,根据相邻的两个自然数
(不包括
0
,从
1
开始)除了
1
以外,没有其它公因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就是它们的
乘积。
【详解】
a
、
b
都是不为
0
的自然数,且
a
、
b
相邻,所以
a
和
b
的最小公倍数是
ab
故答案为:
D
【点睛】
本题考查最小公倍数,根据题目条件抓住
a
、
b
相邻,且都不为
0
,则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就是它们的乘积。
5
.
C
解析:
C
【分析】
272
11
由图可知,把
1
平均分成了
3
份,则每份表示
,所以
m
表示,
n
表示
,在和
1
33383
之间,据此选择。
【详解】
7
由分析可知,的点应该在
n
与
1
之间。
8
故选择:
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先确定好
m
和
n
的值是解题关键。
6
.
B
解析:
B
【分析】
1
把整本小说的页数看作单位
“1”
,第一天看完之后还剩下全书的(
1
-),用分数乘法计
3
算出第二天看的部分占全书的分率,最后利用分数减法计算出剩下的分率即可。
【详解】
111
1
--(
1
-)
×
333
2
11
=
1
--
×
333
1
2
=
1
--
3
9
4
=
9
4
所以,还剩全书的没有看。
9
故答案为:
B
【点睛】
1
解题时注意题中两个的单位
“1”
不相同。
3
7
.
A
解析:
A
【详解】
略
8
.
D
解析:
D
【分析】
观察可知,
2
个蓝色=
3
个黄色,
1
个红色=
4
个黄色,用蓝色对应的黄色数量
÷
红色对应
的黄色数量即可。
【详解】
3
3÷4
=
4
故答案为:
D
【点睛】
关键是用黄色替换红色和蓝色数量,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二、填空题
9
.
2.5 520
【分析】
1m
2
=
100dm
2
,
1m
3
=
1000dm
3
,
1L
=
1000mL
,根据这三个进率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详解】
400dm
2
=
4m
2
;
2m
3
500dm
3
=
2.5m
3
;
0.52L
=
520mL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位换算,明确各单位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5
1
6
6
10
.
【分析】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作真分数,最大的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
1
的分数;把单位
“1”
平均分
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最小的质数是
2
,把
2
化成假分数,减去分母是
6
的最大真分数,分子是几,就是加上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详解】
6
-
1
=
5
5
真分数是
6
2
=
12
6
12
5
7
-=
66
6
1
5
分母是
6
的最大真分数是,它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
7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
6
6
质数。
【点睛】
本题考查真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最小质数、整数化成假分数以及分数减法的计算。
11
.
90
【分析】
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则这个数一定是
3×5
=
15
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
一个两位数,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最小是
15
,最大是
15×6
=
90
。
【点睛】
明确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则这个数一定是
3×5
=
15
的倍数是解题的关键。
12
.
12 72
【分析】
根据同时是
2
和
3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必须是偶数,且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3
的倍数,由此确定个位上的数字是
4
;求
24
和
36
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首先把这
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有
的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的数的最小公倍数。由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两位数
“2
口
”
是
2
和
3
的公倍数,口里的数是
4
;
把
24
和
36
分解质因数:
24
=
2×2×2×3
;
36
=
2×2×3×3
;
24
和
36
的最大公因数是:
2× 2× 3
=
12
;
最小公倍数是:
2×2×2×3×3
=
7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同时是
2
和
3
的倍数的特征和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最小公倍数
的方法。
13
.
56
【分析】
找出
64
分米和
56
分米的最大公因数,即为正方形地砖最大的边长,据此解答。
【详解】
因为
64
=
2×2×2×2×2×2
;
56
=
2×2×2×7
所以
64
和
56
的最大公因数是:
2×2×2
=
8
,即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最长是
8
分米。
64×56÷8²
=
64×56÷64
=
56
(块)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
14
.
【分析】
从上面看该立体图形前后有两排,前一排
2
个小正方体,后一排
3
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
该立体图形上下有两层,上面左齐,即上面的小立方体在后排。据此对照三个立体图形可
找出正确的那一个。
【详解】
第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该立体图形上下有两层,该立体图形只有
1
层,所以不正确;
第二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该立体图形上面左齐,即上面的小立方体在后排,该立体图形
上面小正方体在前排,所以不正确;
第三个立体图形符合要求。
根据题意,答案如下: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找对应的立体图形,要对题目中的图形进行分析,确定上
下、前后的关系后再寻找正确图形。
15
.
96
【分析】
每切一次增加两个截面,用宽
×
高
×
增加的截面数量即可。
【详解】
4×6×4
=
96
(平方厘米)
【点睛】
两个立体图形(比如长方体之间)拼起来,因为面数目减少,所以表面积减
少,如果切开
解析:
96
【分析】
每切一次增加两个截面,用宽
×
高
×
增加的截面数量即可。
【详解】
4×6×4
=
96
(平方厘米)
【点睛】
两个立体图形(比如长方体之间)拼起来,因为面数目减少,所以表面积减少,如果切
开,面数增加,所以表面积增加。
16
.
2
【分析】
根据找次品的方法,
在用天平找次品时(只含一个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
轻),所测物品数目与测试的次数有一定的关系:
要辨别的物品数目
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
2~3 1 4~9
解析:
2
本文发布于:2024-04-06 15:07: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3872654125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