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指导教案(优秀10篇)
小学生写作指导教案 篇一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家家户户团圆喜庆的节日。
腊月三十一大早,我就帮外公贴好春联,还把“福”字倒贴在大门上,营造浓厚的节日气
氛。
上午五十整,一桌美味可口的团圆饭就做好了,家人一起围着桌子,品味美食,一起举
杯,祝福,回味过去,展望未来,其乐融融!
吃完团年饭,外婆。外公。舅舅。舅妈开始发压岁钱,我收到了5百元,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我们一起坐在火炉旁一边聊天,一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丰富多彩,今年的
春节晚会演员阵容强大,气势壮观,_迭起,特别是赵本山和小沈阳等一些人演的小品特别
精彩,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当时针指向指向零时的时候,顿时人们欢呼起来,鞭炮声此起彼
伏,绚丽多彩的烟花照亮夜空,有的像绚丽的花朵;有的像燃烧的火焰;还有的像飞流直下
的瀑布……五颜六色,美丽无比!
时间是短暂的,但是这一天是快乐,难忘的。让我记忆犹新!
小学生写作指导教案 篇二
小学生作文指导的几点看法
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务必要有丰富
的资料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
要教授的资料。而“丰富的资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
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一、多
观察,多比较。二、多实践,多体验。三、多读书,多感悟。四、多练笔,多投稿。五、多
规范,多赞赏。
辅导小学生写作文,难道不就应是小学老师的任务吗?让家长来辅导孩子写作文,不是
校园老师在“推卸”自己的职责吗?很多家长是这么认为。其实不然。作文是“源于生活,而
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务必要有丰富的资料和巧妙的手法。这“巧
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资料。而“丰富的资
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
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
一、多读书,多感悟。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鲁迅说过:“文章就应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
由于多读多看,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高尔基也只是如痴如醉地超多读小说,再加上他的
丰富阅历而已。
习作潜力的根,是阅读潜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
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二
是说,“厚积才能薄发”。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
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超多阅读,
必能促进作文潜力的提高。
但是也有家长向我反映,说:“我的孩子看书是真爱看,每一天捧着本书,看个没完没
了,可就是作文水平不见提高,写来写去就那么回事,那是怎样回事阿?”这不就跟我说的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相违背吗?其实不然。读书的效果并不是看读了多少,读了多长时间,而
是看记住了多少,领悟了多少,能用多少。所以,读书并不是“捧着书一向看”。
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也要有要求:
1、选取好书。这个“好”包含着资料好、思想健康、文笔优美……孩子透过超多的阅读欣
赏,欣赏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提高鉴赏潜力的同时理清文章思
路,之后诱导孩子回忆生活所见到的美景,让他们模仿作品畅所欲言,激发创作欲望,为下
面的写作做铺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透过超多阅
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潜力。
2、善于积累。好文章,必须要孩子们好好学习,积累词汇,积累句子,了解文章的写
作方法,把好的文章背诵下来,成为自己的语言,以后要用到了,就自然会联系上的。巴金
曾说过,他背了很多文章,虽然自己没有仔细地去研究过它们,但在背了这么多的文章之后,
至少明白文章是怎样一回事。
3、勤做读书笔记。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优秀的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光靠脑记不行,
还要教育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能够摘抄好词好句或片段,能
够记录当时读后感受……学生在欣赏中积累超多的写作知识与写作素材,为今后写作作好充
分的准备。
4、多思考。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
的。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读书就要多想想作者的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作者为
什么写(文章主旨);写了哪些,不写哪些(文章资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怎样写(语
言和表达方法)。
只有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去读书,书才能够读活,书中的知识才能够为己所用。
二、多实践,多体验。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一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
的材料。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
文。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
字。”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尤其是小
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写“第一次__”,很多孩子都不明白该写
什么,一是好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样做的了,二就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写“第
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滑冰”……有的比较与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第
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能够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
再如写“一件有好处的事”或“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时,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事例“千
篇一面”,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有很多事情本来该做的没有做过,该经
历过的更没有经历过,应对这样的题目,孩子怎样会明白该怎样写呢?家长就就应让孩子多
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买自己的学习用品、捐款等;帮忙家长做
家务;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朋友一齐郊游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
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务必抓
好生活这个源。让孩子观察大自然、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总之,作文训练的触角就
应伸向孩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
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
三、多观察,多比较。
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观察是获
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学会悉心观察,写文章时才会有话可说,有资料可写,写
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生动。茅盾先生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
“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潜力的培养。”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们做有心人,去寻
找、去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孩子怎样用心启动他们的耳、目、
本文发布于:2024-07-09 09:08: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04873184128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