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高段)
第一部分
1、课程目标根据__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__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
维度设计。
2、语文课程阶段目标从“___识字与写字____”、“__阅读
_____”、“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___口语交际_______”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_综
合性学习_”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__朗读_____和默读。加强对阅读
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___精读____、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
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____交际情景__中进行。
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
培养学生的___语文实践____能力”。
8、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__3500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
9、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______语文实践__
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____语文实践活动____ 。
10、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伊索寓言集》——(伊索)《清
平乐村居》——(辛弃疾)
第二部分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
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
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4、(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
革的主要目标。
A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④
6、阅读教学的重点应培养学生的能力
是…………………………………………(A )
A、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B、感受概括分析欣赏
C、理解分析评价积累
D、朗读分析理解写作
7、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不正确的是(D)(3分)
A.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抒情)
B.狂风怒吼,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景物描写)
C.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议
论)
D.解放前,邓稼先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远涉重洋到
了美国。(描写)
8、选出下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B)(3分)
A、乐(yuè)以教和工尺(chǐ)嘈(cáo)杂瑟(shè)缩
B、恍(huǎng)然大悟寂寥(liáo)附和(hé)憔悴(cuì)
C、苦心孤诣(yì)陶冶(yě)伶仃(dīng)虐(nüè)杀
D、趋(qū)之如归冗(róng)长嫌恶(è)肃(sù)杀
9、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C)(3分)
A、望洋兴叹瘦得不甚乳臭未干若有所失
B、萍水相逢苦心孤诣刮目相看盛气棱人
C、乐以教和恍然大悟心血来潮俗不可耐
D、怨天由人趾高气扬微不足道言简意赅
10、选出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3分)
A、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B、笑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C、什物:什么东西都有,说明东西很多;
D、虐杀:虐待人而致死。
第三部分
陶侃惜分阴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
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选,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侃性聪敏
恭勤,终日故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
“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远游荒醉,生
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1、解释下面句中黑体字。(4分)
①人问其故(原因)②吾方致力中原(正)③恐不堪事(能,担
当)④是自弃也(这)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放自劳耳。
我正要努力恢复中原,过分安闲惯了,将来恐怕不能担当重大的
任务,所以自己才劳动劳动。
②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活着对国家没有贡献,死了不能留名后世,这是自己糟蹋自己啊!
3、故事中,陶侃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
陶侃胸怀大志,时刻不忘国家统一大业,珍惜时间,做事谨慎,
勤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德。(意思对即可)
4、从陶侃所做的事,陶侃所说的话中,我们领悟的一个道理是:
一个人要有大志,爱惜时间,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有所作为。
第四部分
1、教学设计应体现如下要点:
(1)、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具有启发性;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自主建构知识;
(3)、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促进语言的发展;
(4)、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
2、答题要点:
(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
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
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
定它的重要性。
(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
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
第五部分
1、答题要点:
(1)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
(2)新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语文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全面诠释。
(3)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
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层
次的内涵。
本文发布于:2024-07-09 20:4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05293404130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