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第1讲:小学数学课堂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更新时间:2025-05-08 01:37:18 阅读: 评论:0


2024年7月10日发(作者:伯茗)

专题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二)

第一讲 小学数学课堂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学习提要:

一、小学数学课堂的基本类型;

二、新授课的基本教学理念;

三、新授课的基本教学环节。

学习目标:

了解小学数学课堂基本类型,掌握新授课的基本教学环节。

一、小学数学课堂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课堂类型,即课的种类。通常,我们根据单元教学过程的阶段任务,将小

学数学课堂教学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考查课与实习作业课

等六种基本类型。其中,新授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它是

数学课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课。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

互关系。课堂结构是由课堂类型决定的,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学组织环节和

时间分配,我们通常称之为教学结构。它反映的是一节课内教师的教学过程和

必要的教学组织工作。

我们主要探讨新授课的基本结构及其基本教学组织工作。

二、新授课的基本教学理念

(一)在生动、有趣或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1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设计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

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数学

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美妙,同时掌

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对于情境问题,教师和学生有不同的认知准备,他们的想法也会彼此不同。

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将全

班上课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提出并解释他们自

己的想法,通过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学会数学地交流,交流地学习数学,发

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力、语言对思维的表达能力和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三)鼓励解题策略多样化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

如计算教学,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

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笔算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思维。

也可以先出示带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先估算,然后独立计

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如“百

羊图”(见课件),学生在估计的时候可以两个两个数,可以五个五个数,也可

以十个十个数,经过算法比较,引出“十”,然后再探索数的组成。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用数学的知识与方

法去解决问题。

三、新授课的基本教学环节

2

基本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应

用,拓展延伸——评价体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基本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一环节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确保人人参与,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放在首位。

1.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并唤起学生

的求知欲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分析数学元素,整理数学信息,探求数学信

息之间的联系,逐步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用完整、

具体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对本

堂课不必解决的问题可放入问题口袋以后解决。(例子见课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1.学生提出有价值(与本节课知识紧密联系)的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

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2.引导学生探究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变化、发展、直至得出

结论的过程,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而进行的高度智力投

入且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

3.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一般问题可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自行解决,疑难问

题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集思广益,合作交流,教师点拨,顺势引导,

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例子见课件)

注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

3

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选取最

优方法让学生灵活掌握。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1.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巩固学生学会的知识,

并能做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这个过程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

内化知识的过程。

2.练习题的设计要有新意,方法形式要灵活多样,只要有利于学生扩大知

识和发展能力,怎么有利就怎么做,但必须当堂完成练习。对于开放性的题目

可适当进行拓展延伸。(例子见课件)

(四)评价体验,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是师生进行课堂教学和反思的驻足点。

1.一节课下来,教师应对本堂课表现优秀的学生和较好的中等生、学困生

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成

功的快乐。

2.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时,要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特别是“过程与方

法目标”来进行反思,也可以谈收获、谈自己的情感等等,为学生今后解决此

类问题或相关问题指明方向。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

新课标提倡,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分层教学的基本理

念也可以落实在作业布置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布置分层作业,

如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要求人人达标,

4

选做题可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更具开放性和探索性,用来学有余力的学生巩

固知识、延伸知识、提高技能。(例子见课件)

思考与活动

1. 简述新授课的基本教学理念。

2. 新授课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5


本文发布于:2024-07-10 20:2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06140184133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数学   问题   基本   教学   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