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
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
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
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
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
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
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
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
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
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
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
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
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
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
粉墙上摇晃……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
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
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
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
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
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体会描写窗外的
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表达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
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
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
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
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
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
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
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
《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
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
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戴、
蝴、蝶、雀、舞”字的书写:“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
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
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
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
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五、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
想象,读后交流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
了这样的情景!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2、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
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学
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六、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
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
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
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
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3、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
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
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
静静地聆听。
4、激情朗读: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励大家,今
天老师允许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
什么?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
七、读读画画,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桌互读。
2、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
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八、复习生字。
1、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通过已学过的生字帮
助巩固新学生字,如提土旁加平还读píng,虫字旁加胡依然
读hú。注意渗透偏旁表义的思想。
2、边用课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二个字,边指导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九、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
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
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
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
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
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在教学时,我让
学生了解我们各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和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这样的情感要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自己去感受。学生是
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
自己的需要去学习,自主讨论,自己感悟,给学生心灵放飞
的权利,培养了学生的悟性、灵性。在第一课时,我就出示
了各民族人民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
人民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
服饰,印象更为深刻。与此同时,我让孩子们念念这些少数
民族的名称,在认识这些民族的同时,也为随后开展的深入
理解课文铺垫了基础。
在学习课文时,课文中并没有写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
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
上课时的情景。孩子们各抒己见,十分踊跃,有的说:“他
们听得目不转睛。”有的说:“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还受到了
老师的表扬。”有的说:“他们把课文读得又整齐又动听。”
这一课中我的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能抓
住他们的注意力。但我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有时还显
得有些繁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
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多加锤炼,精心准
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
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
本文发布于:2024-07-12 15:02: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0767724413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