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故事类语篇深度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2-03-30T01:02:58.13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9期 作者: 张秀霞
[导读] 在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有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故事里的语篇阅读教学中,
张秀霞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第一中学
摘要:在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有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故事里的语篇阅读教学中,缺乏
对学生多角度深度研读的引导,这也就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思维以及文化的汲取相对破碎。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英语故事类的
语篇深度阅读的教学设计策略,从文章故事的主题、结构、人物、语言、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引导式教学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活动;故事类语篇
引言: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当中,有一部分教师基于故事类语篇的阅读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着碎片、前面、浅层的问题,虽然学生掌
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缺乏了对文章当中精神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的引导,而因为教学的碎片化也导致了学生逻辑意识得不到培
养。本文根据各个教学环节来分析优化故事类语篇阅读教学的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一、读前活动设计
(一)探究语篇主题
语篇的主题就是指文章的标题,是整个语篇故事的中心,其中也暗含的故事内容,根据文章主题进行探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文章中
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语篇内容前,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语篇主题。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内容“Hansel and Gretel”
举例说明。这一单元是西方童话故事单元,“Hansel and Gretel”也是一“Hansel and Gretel”为主人翁的逃生故事。在上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
分为呈现出“高山、太阳、森林、家”等图案组成的一整幅场景,并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背景思考:“What a story do you think is through this
painting?”因为本单元所讲述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故事吗,这时候学生就会结合主人公“Hansel and Gretel”进行猜测,从而调动起学生参与阅读
的积极性[[]]。
(二)预测语篇内容
在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和背景图像纷纷讨论其文章中的故事内容后,教师就要提出“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story?”引导学生
根据自己阅读学习经验和想法来提出“Who else is there in this story?When was this the story?What did the Hansel and Gretel do?Where are they
here?Why do this?”等问题。然后根据“Who、When、What、Where、Why”等词汇来将学生对于的故事类语篇的阅读要素进行再次认识与记
忆。随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的大致内容,初步掌握故事背景和大概。
二、读中活动设计
(一)基于语篇结构性,引导学生知识建构
教学在学生阅读的过程当中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抓准故事的主要人物、事件以及故事
的发展过程和其中的主要场景。首先引导学生根据阅读前所提出的问题快速阅读全文,并回答预设的几个问题。然后教师通过“故事背景,
主要角色,主要场景,发展过程”等故事类语篇阅读的中心来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根据其中需要再次汲取信息的问题,再次进行精细
阅读。
(二)基于故事逻辑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精读初步构建起完整的故事结构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对于其中的故事情节发展来引导学生构建逻辑思维。比
如教师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为学生制定“ Hear,plan to kill—— Get up,go to the forest—— drop white stones——come back home——drop pieces
of bread——can't see bread,keep walking——are lost,see a house——hear an old woman 's voice ”这一“弗雷塔格金字塔”故事发展线,来帮助学
生梳理故事情节发展,然后根据文章中主要角色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表情、动作来分析不同角色思想情感与行为上的不同,从而经过分
析和对比来更加充分的理解文章,构建逻辑思维。
(三)基于思维批判性,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在学生通过分析对比充分了解并认识到文章中各个主要角色的特点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cruel、heartless、caring…”等合适的
词语来形容文章当中的所出现的四名角色,并感受文章中各个角色的多重身份以及不同的和性格特征,从而使学生对于文章中角色的特点
进行更加明确、更加全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How does Hansel do to keep the bread out?What would
you treat them, if you were their father?If you can change a certain plot of the story, which part will you change, and why?因为故事类的一篇主题往
往会隐秘在文章的词句当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才能够领悟其中的重要意义。这三个问题的创设主要在于运用第一和第二个问
题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背景故事来推理接下来要发生的内容,使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打开,并根据角色的性格特征来
思考人性的复杂以及生命真正的价值。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开放性以及批判性的思维来进行深度思考,从而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
之上,通过对其中人物特征以及剧情走向发展的改变,来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该文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三、读后活动设计
(一)问题迁移,解决困惑
在学生阅读并学习这一文章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问题迁移来使学生能够在新的情境之下利用新的概念
来解决要面对的问题。比如,文章当中汉瑟尔第一次通过在路上布满石头而找到了回家的路,但是第二次他采取把面包先丢在地上的方式
来,试图找到回家的路,却因为小鸟和其他的小动物吃掉了,所以迷路了。换角度思考,如果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
够正确走出森林呢?或者说去野外旅行时,怎样做标记才能够顺利找到返回的路呢?学生通过文章当中的关键点来进行深入分析,通过问
题迁移的方式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与其他同学达成合作交流,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迁移和解决能力[[]]。
(二)深入延伸,探究意义
教师在教学英语语篇阅读的过程当中,应当将探究文章的主题意义,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要立足于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与
探究的过程当中,收获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以说学生探究文章当中的主题,是学生学习英语
这门语言的最关键途径,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探究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这一文本的理解程度,在探究的过程当中,逻辑思维以及联
想思维的提升程度和最终的学习成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教师在设计并优化故事类语篇阅读教学活动时,应当将对学生逻辑性、批判性以及深刻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
一项主要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一节研讨的过程当中能够逐步形成语言知识的内化以及迁移应用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
良好且正确阅读习惯的培养,使他们通过故事类文章阅读主要要素来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对文章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的深
度解读来挖掘文本内涵,探究其中蕴含着的重大教育意义,从而使学生能够独立高效地进行自主阅读。
参考文献:
[1]崔燕.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例析[J].安徽教育科研,2019(22):3.
[2]万红红.基于语篇知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例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41(12):5.
本文发布于:2024-07-12 23:1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07972234139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