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更新时间:2025-05-05 06:22:41 阅读: 评论:0


2024年7月14日发(作者:束冬易)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篇一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 要: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

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

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

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在小学中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教

育最基础的内容。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

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

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又占据着十分

重要的位置。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能力。学生离开了学

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

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教育

中,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习

惯。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如何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树立榜样,以身作则,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和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和父母

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细节,都

会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而习惯的

养成和父母平时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父母本身就要做到勤奋好学,以实际行动来教

育和影响孩子。老师、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以榜样示范教

导学生,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以身作则,做

学生的表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

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

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率先垂范,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

行”的效果。其次、学生示范。在班级活动中,教师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

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平时多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

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示范

目的。在评比“班级之星”时,让学生陈述自己和同学做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发现并看

到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同时意识到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使他们有目标、有动力改

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最后、名人示范。名人是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

中,有许多名人故事的课文,如《梅兰芳学艺》《这个规矩不能有》《闻鸡起舞》等,能

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许多名人的故事,学习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激励和教育学生,让他

们以名人为榜样,明确奋斗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捕捉生活事例适时引导,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好奇心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一些言行往往会出人意料,这就要求教师及

时捕捉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他们的一言一行加以规范。比如,在课外活动中,发现学生


本文发布于:2024-07-14 13:3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09352504144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教师   行为习惯   榜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