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更新时间:2025-05-05 12:09:20 阅读: 评论:0


2024年8月27日发(作者:老天蓉)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去认真地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让

学生自己去探索,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的,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

不仅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得到充分的培养。

但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老师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巧妙地驾驭课堂。

记得有一次我讲轴对称图形时,事先布置学生课下剪一些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

边形、圆、各种三角形、梯形等。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剪、折、拼弄清楚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当大部分学生通过折、剪已验证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也予以肯定。突然有个学

生猛的站起来说:“老师,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腿!(也就是对称轴!)”话音刚落,

哗——全班学生都笑的前伏后仰,有的甚至喊:“呆子你又做梦呢?”那一刻我也愣了一下,心想

这孩子又出什么洋相!同时从教近十年的经验告诉我——让孩子畅所欲言!于是,我纠正了该学

生说话的错误,让该生亲自上讲台演示。唉,不错!他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确实有两条腿!(对称

轴。)这时,学生都疑惑了,急于想知道原因。

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看一看,该生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与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大家情趣盎然,通过仔细观察,测量,讨论得出:他剪的平行的四边形是四条边相等的平行的四

边形。两条对角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借机告诉大家:他剪的图形是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以

后你们会学到的!一般地说,平行四边形是指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它不是轴对称

图形。我即刻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求异精神,并要求同学们以后不要再嘲笑他,而要向他学习。顷

刻间,孩子们掌声雷鸣,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如果学生的求异出了错,也不要批评指

责,而要点拨启发,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得

到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以后更能各抒已见;更能体会到成功和创造的欢乐,继续发

挥创新的潜能!

数学教学小故事

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

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

望。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

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例如:我在

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分钟有多长》这一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课堂刚开始时,我请一位学生背诵“四”“五”的乘法口诀,然后我看时间,这位同学用了

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又让孩子们集体数60下,看谁数的最接近一分钟,接着数一分钟心跳多少下,

读书能读多少字,写字能写多少字。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真正体验了一分钟有多长。这样既让

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之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到操场上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并把体验结果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起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课堂上,把问题交还给

学生,激励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教学中能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归纳的知识内容,教师尽可能


本文发布于:2024-08-27 15:4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47444964153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数学   学习   图形   生活   课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