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预习检
测、引入新课
1.组织交流“预
习情况”。
2.揭示课题:今
天,我们就用这种
方法解决统计与
可能性1 。(板
书课题:统计与可
能性1
活动二:自主学
习,建构模型
1.问你是怎么统
计的?
2.你是用什么方
法来统计的?
3、互相交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活动目标:交流预习题,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活动过程:
★一测:复习旧知★
同学们每天都要检查同桌的作业,检查的结果有几
种情况
(1)、 种
(2)、分别是 或
(3)、汇报交流(用自己小组的情况说明)
★二测:学习新知★
增添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认真阅读书上90——91页的内容回答
1、同学们都在做什么游戏:
2、要求每次摸得的结果用画“正”的方法记录下来,
一画表示 次,一个“正”字表示 次。
活动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白用画“正”字的方法
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
一。
活动过程:
(一)出示例题:小组合作要求:
1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3、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二)变式练习:91页1题
教师活动流程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三:
自主学习,完善认
知
1.教师巡视
2.你们玩的快乐
吗?
3.谈谈感受。
活动四: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活动目标: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
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
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活动过程:
一、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1、想一想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
意摸一个球,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巩固练习、内化提
2、猜一猜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
升
意摸一个球,摸出后把球再放会口袋,一共摸40次,
引导学生完
红球、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成想想做做第1~2
学生各抒己见。
题,进一步体会统
计是研究、解决问
3、说一说。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记录数据
题的方法之一
的方法?
活动五:达标检测
4、摸一摸。想一想,每组4个同学,平均每
1、学生完成相关
人要摸多少次呢?(学生活动。)
练习,集体评价。
活动目标:玩中交流,内化提高:
2、课堂小结
活动过程:
本节课学习,你有
想想做做1、2题学生活动,并填写表格。
什么收获?3、作
活动目标:通过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业布置完成练习
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相关习题
★1、测双基★
填空1、太阳( )从东方升起。
2、今天你学会了用( )方法来统计数字。
3、3、盒子里有8个黑色球,任意摸出一个,()
是黑色球
★2、测综合应用
在盒子里放6个兵乓球,应该怎样放、?
任意摸出一个1、不可能是红色的,2一定是红色的
板
书
设
计
审
阅
评
价
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统计与可能性2
课 型 新授课
总4课时,第2课时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教学内容
目标分析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 P92——93
1、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
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
教学媒体
统计图。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目标:交流预习题,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活动过程:
★一测:复习旧知★
填空 。
1、今天你学会了用( )方法来统计数字。
2、盒子里有8个黑色球,任意摸出一个,()是黑色
球
3、在盒子里放6个兵乓球,应该怎样放、?
任意摸出一个1、不可能是红色的,2一定是红色的。
★二测:学习新知★
增添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在布袋子里放3枝铅笔,1个红球,摸10次,摸
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
有大小的。
活动过程:
(一)出示例题:小组合作要求:
1、猜想同桌猜一猜。
2、实验
(二)变式练习:二测题
分析数据:统计的记过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嘛?你
发现了什么?你能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吗?
如果我从这个布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种球的可
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一:预习检
测、引入新课
1.组织交流“预
习情况”。
2.揭示课题:今
天,我们就用这种
方法学习用条形
图描述数据,能完
成相应的统计图
题。(板书课题:
统计与可能性2
活动二:自主学
习,建构模型
1.⑴猜想
同桌猜一猜。
⑵实验
2.你是怎样完成
练习的?
3.互相交流
教师活动流程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三:
自主学习,完善认
大小的。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
知
活动过程: 开展活动摸球活动
1、摸球活动
问:如果在布袋里放3个黄球,1个红球,摸
四人一组讨论分
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
工、记录摸球结果
⑴猜想同桌猜一猜。 ⑵实验
的方法;小组活
⑶分析数据:统计的记过和你的估计差不多
动。
嘛?如果我从这个布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种
2、你发现了什
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么?你能分析一
⑷推测问: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一
下产生这种结果
些,怎么办?
的原因吗?
活动目标:进一步掌握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
活动四: 相应的统计图。
巩固练习、内化提活动过程:
升
引导学生完
成想想做做第1~2
题,进一步掌握用
条形图描述数据,
能完成相应的统
计图。
活动五:达标检
测1、学生完成相
关练习,集体评
价。2、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3、作
业布置完成练习
相关习题
装铅笔活动(想想做做2)
每次活动都按下面的程序进行:同桌进行操作;
交流,说一说是怎么装的?怎么想的?
活动目标:通过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1、测双基★
1、如果老师在袋子里按下面的数量放球,你能
袋子里8个全是黄球。4个红球,4个黄球。
7个红球,1个黄球。
很快判断摸球结果吗?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
★2、测综合应用
2、掷小正方体活动:问: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写
“1”,一个面写“2”,一个面写“3”,把小正方
体抛0次,猜一猜哪个面朝上的次数多一些?哪两
个面朝上的次数差不多?
板
书
设
计
审
阅
评
价
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练习课
课 型 新授课
总4课时,第3课时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教学内容
目标分析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 P94——95练习九
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断,
并做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
语描述一些事件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一:预习检
活动目标:交流预习题,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活动过程:
测、引入新课
★一测:复习旧知★
1.组织交流“预
填空 。
习 情况”。
2.揭示课题:今
1、问: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 你学会里什么
知识?
天,我们就用这些
(1)、统计可以用 方法。
知识解决问题。
(2)事件的可能性可以用哪些词语来
(板书课题:练习
描述( )( )( )( )等
课 活动二:自主
2、能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描述一些事
学习,建构模型
物。完成91页1题
1.利用周边的事
★二测:学习新知★
增添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你能把自己或同学完成作业情况用上“经常”“偶尔”
物解决问题
2、能用“经常”
“差不多”等词描述一 下吗?相信你一定行。
“偶尔”“差不多”
活动目标: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
等词描述一些事
物.
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断,
活动过程:
(一)出示例题:小组合作要求:
1、复习前课的知识了解掌握情况
2、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能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描述一些事
物。
(二)变式练习:练习九2题
教师活动流程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三:
升
引导学生完
成练习九题,
活动五:达标检
测1、学生完成相
关练习,集体评
价。2、课堂小结
什么收获?3、作
业布置完成练习
相关习题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活动目标: 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
巩固练习、内化提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
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练习九
1、P94.1 认识条形统计图的不同形式。
要求学生将“经常”、“偶尔”等表达方式与
2、P94.2、3问:看了这几个转盘后,你有什么
你能用“经常”、“偶尔”来说明转盘的转动
3、P95.4、5 出示题目图画,要求学生观察
4、P95思考题
统计图表中的数据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节课学习,你有
想法?
情况吗?
思考问题,再用线连一连。
问:这道题中的要求是什么意思?你打算怎么
涂色?
活动目标:通过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1、测双基★
1、.有10张卡片,分别写有1-10,从中随机
抽出一张,则抽到5的可能性有多大?抽到偶数的
可能性有多大?
★2、测综合应用
求下列数字中的平均数与中位数。
板
书
设
计
审
阅
评
价
三 年 级 数 学第 九 单 元 测 试 题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姓名 分数
一、 填空30分
1.一个骰子掷出“ 1”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 2”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
2.数据58,57,42,45,50,54的平均数是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
3.已知数据1,2,x,5的平均数为2.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
4.扔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若扔100次,大约有__________次正面朝上。
5.从1-9共9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数字,则取出的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 )。
A.0 B. 1 C.5/9 D.4/9
6.某人射击一次,击中0-10环的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击中8环的可能性是( )。
A.1/12 B.1/ 11 C.1/10 D.1/9
7.从写有1-6的6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是2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5 D.1/6
8.下图是一个黑白小方块相同的长方形,李飞用一个小球在上面随意滚动,落在黑色方块的
可能性为( )
A.7/24 B.17/24 C.1/3 D.3/5
9.一个骰子掷出“ 1”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 2”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
10.扔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若扔100次,大约有_______次正面朝上。
二、选择。15分
1.从1-9共9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数字,则取出的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 )。
A.0 B. 1 C.5/9 D.4/9
2.某人射击一次,击中0-10环的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击中8环的可能性是( )。
A.1/12 B.1/ 11 C.1/10 D.1/9
3.从写有1-6的6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是2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5 D.1/6
三、解决问题。55分
1.有10张卡片,分别写有1-10,从中随机抽出一张,则抽到5的可能性有多大?抽到偶
数的可能性有多大?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同时扔两枚硬币,如果一个是反面则李丽胜,两个同时为正面或同时为反面则王军胜,
这个游戏公平吗?说明理由。如果扔100次,两个都是正面大约会出现多少次?
3.设一盒中有10个白球,6个红球,2个黄球,从盒中任取一球,哪种颜色的球被取到
的可能性最大?哪种最小,分别为什么?
4.有10张卡片,分别写有1-10,从中随机抽出一张,则抽到5的可能性有多大?抽到偶
数的可能性有多大?
5.同时扔两枚硬币,如果一个是反面则李丽胜,两个同时为正面或同时为反面则王军胜,
这个游戏公平吗?说明理由。如果扔100次,两个都是正面大约会出现多少次?
6.设一盒中有10个白球,6个红球,2个黄球,从盒中任取一球,哪种颜色的球被取
到的可能性最大?哪种最小,分别为什么?
7.求下列数字中的平均数。
8.刘佳国庆节到北京旅游,她带了白色和黄色两件上衣,蓝色、黑色和红色3条裤子,
她任意拿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穿上,共有多少种可能?
9个厂家在广告中都称该种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请根据调查结果判断厂家在广告中
分别用了平均数与中位数中哪一种?
10.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它的一半,第二根剪去0.5米,剩下的两段绳子哪
段长?
中心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十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
内容
1、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2、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或两个几分之一的大小;
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够正确读、写。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
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教 学
重点
难点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
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
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1 .体验分数的产生, 平均分一件物体,其中的一份不能用整数表示
时,可以用分数。
2.重点突破、举一反三,在操作中体会分数的意义•以1/2为重点,
教材
带出其它的几分之一•以3/4为例,带出其它几分之几•十分重视操作活
动
分析
3.在比较分数大小,进行加减计算时,继续体会分数的意义•先折纸
做出分数,再比大小•先涂色表示分数,再计算
课时
安排
主备人
本单元共用3课时
签 字
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认识分数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
教学
认识几分之一
内容
目标
分析
学情
分析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够正确读、写。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
大小。
三张圆形纸片 两
教学媒体
张长方形纸 彩
笔 胶带
重点
难点
教师活动流程
1、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够正确读、写。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师学生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一
预习检测、引入新课
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
察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
平均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活动目标:交流预习题,复习旧知,引入新
课
活动过程:
一测:复习旧知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让
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
(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瓶?
(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1教师板书:1)
活动二
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一)认识1/2
1、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
应该怎样分?(课件演示,突出每一
份同样多。)
2、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
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它
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引出
“二分之一”)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二测:学习新知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
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由此引出分数,揭示
课题)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
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
都是它的1/2。(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活动三
自主学习、完善认知
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
示出它的1/2?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
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
1/2。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
可以得到它的1/2。
活动目标:通过看图分析理解题意,初步
掌握解题方法。
活动过程
认识几分之一
1、启发: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
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
分之一。
6、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1/4的,对
不对?为什么?
活动四
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猜一猜:
2、交流猜的结果,借助图形验证猜
测。
3、继续猜一猜:有三块同样的巧克
力,三个小朋友分别吃了一块巧克力
的一部分,大约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
之一?
4、比一比: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
少?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过程
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观察比较: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2、1/3、
1/6、1/8、……,它们都是分数。观察这些数,它
活动五:达标测试
介绍生活中的分
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
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
关。(出示路牌、外国国旗等,让学
2、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生说一说上面隐含的“分数”)
活动目标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5)测双基
(6)观察黑板报(“想想做做”第六题中的
图):说说这些栏目分别大约是这块黑板
的几分之一?(黄色部分占几分之一结果
应是开放的)
2、测综合应用
(7)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
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
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
数!(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观察、交流。)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审阅
评价
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认识分数
课型 新授课 第 2 课时
教学
认识几分之几
内容
目标
分析
1、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
奇心和兴趣。
学情
分析
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和兴趣。
1、.重点突破、举一反三,在操作中体会分数的意义
2、在比较分数大小,进行加减计 算时,继续体会分数
的意义
重点
难点
教学媒体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一
预习检测、引入新课
教师学生流程
课
活动目标:交流预习题,复习旧知,引入新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他分
数吧?请打开课本99页,做“想想做
做”第1题。
活动过程:
一测:复习旧知
做“想想做做”第2题。 伸出手指悄悄地
告诉老师,你选第几幅图。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
题吗? 评:增加情趣,显现教法灵活。
活动三
自主学习、完善认知
评:在操作中体会,在做中比较大小。
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容易发现
规律。适时拓展,发展学生思维。
二测:
学习新知
分数是不是和整数一样,也存在大小
呢? 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拿出三张圆形纸
片,比较一下这三张圆形纸片的大小怎
样? ①学生折“1/2”,涂色。 ②学
生折“1/4”,涂色。 ③比较涂色部分大
小。 张贴一个学生的涂色纸片。问:这两
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表示?你能比较
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活动目标:通过看图分
活动四
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我们做一个游戏:拿出第二张长方形
纸,与同组的小伙伴比较一下它的大
小。
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并
涂上颜色。
在小组长带领下,比较它们的
大小。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一幅作品用胶带
贴在黑板上,并在旁边写出你要表示
的分数。
集体评价。指名说出其中分数的含
义。
析理解题意,初步掌握解题方法。
活动过程
学生用第三张圆纸片折出它的1/8,涂色。张
贴一生的涂色纸片。 ⑤用“1/8”与前面两
个分数分别比较。板书:1/2>1/8,
1/4>1/8。 ⑥通过这三个分数的比较,你发
现了什么?
活动五:达标测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
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
法
方?你觉得还需要学习什么样的分
活动目标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
数?
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活动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计算方
1、测双基
找分数:其实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熟
悉的教室中寻找分数。
2、测综合应用
小结:生活中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做
有心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大胆猜
想,勇于探索,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审阅
评价
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认识分数
课型 新授课 第 3 课时
教学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内容
1、 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
目标
分析
数的加、减法。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
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学情
分析
能在计算分数加、减法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
的思考
重点
难点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一
探索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
教学媒体
电脑课件。
教学再设计
教师学生流程
活动过程:
一测: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情景画面
谈话
:
今天是一个值得玲玲庆祝的日子,这
天正是她的生日,她邀请了她最好的朋友小丁一
起过生日,看
!
他们正准备……(把一个蛋糕平均
分成了8份)
创设生活情景,导入新课
活动二
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1、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
师
:
那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
几分之几呢?怎样列式
师
:
你是怎样想
?
同桌交流想
二测:学习新知
课件演示:玲玲
:
我吃2块;小丁
:
我吃3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法。 块。 师
:
用分数怎么表示
?
(2/8,3/8)
师
:
他们两一共吃了几块,怎么想的
?
(
师
:
为什么不变
?
师小结
:
同分母分数相加,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学习简单的分数减法
课件出示
:
你能提出一个减法的问题吗
?
师
:
怎样列式
?
你会计算吗
?
学生独立计算,并把计算的方法跟你的同桌
指名交流算法。
讨论一下。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师
:
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
(生……)
指名口算各题。
活动三
自主学习、完善认知
师
:
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的想
法
?
。
指名学生再说说怎么算的。
活动四
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活动五:达标测试
做“想想做做”第3题
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校对。
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师
:
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
师总结
:
同分母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
加减。
4.
测双基
做
“想想做做”第4题
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校对。
2、测综合应用
:
选择题
一杯牛奶喝掉了它的1/4,加满水后又喝掉了
它的2/4,再加满水后,全部喝完。问喝掉的牛奶
多还是水多
?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审阅
评价
本文发布于:2024-08-28 09:07: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48072524156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