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小学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
发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制定课堂教学常规如下: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
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一般来说,识字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运用猜谜语、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导
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教授方法,识记生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可利用音像、动作、情境等方式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注重教授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
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字,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第一印象。
3.复现巩固,整体识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复现生字,如分组玩字词卡、做摘苹果、夺
红旗游戏,读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句子、儿歌等。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多次与生字见
面,在语言环境中整体识记本课生字。
4.指导书写,培养习惯。写字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
及笔画特点,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等方式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同时重视对学生
写字姿势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规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
赏和评价的能力。一般来说,阅读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应通过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学习目标。可
采用诗歌、音乐、提问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熟悉生词,把课文读正确,
读后有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初步交流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
文,或理清思路,或抓住主要内容,同时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品读赏读,深入领悟。引导学生品读重点段落,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深入理解课
文内容,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此环节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书要多读,有
目的、有层次地读。问题要整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边读边想、边圈画批注是阅
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4.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回归整体,引导学生或积累语言或进行体现写法迁移的小练
笔。此环节要重视积累,读写结合,形成能力。
三、习作教学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
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般来说,习作教学应包括以下
几个环节:
1.明确要求,准备素材。习作前,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并进
行定向观察,搜集整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好准备。
2.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指导学生将所收集的素材在组内、班上进行交流,并适时
进行点拨、指导,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拓展写作思路,明确写作方法。
3.自由表达 ,引导修改。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
中学会写作。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说真话、诉真情。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
展开想象和幻想。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4.习作讲评,借鉴提高。教师针对学生习作的整体情况进行讲评。引导学生欣赏佳作,
从中受到启发;探讨共性问题,在修改中不断完善,逐步提高习作水平。
四、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
交流的素养。一般来说,口语交际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情境体验,引起话题。教师要精心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和交际欲望。
情境创设要适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并且要情趣化、生活化。
2.研究话题,明确方法。引导学生针对交际话题,研究交际内容和方法,总结交际注
意事项,从而达到理解交际内容,明确交际要求,掌握交际方法的目的。
3.围绕话题,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感受,互动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根据学生的表达,不断强化、再现交际情境,使学生真正投入其中,
获得角色体验。同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应对,进行评价,在互评中提高交际的
能力。
4.延伸话题,综合运用。围绕话题,拓展延伸,把交际引向深入,引向生活。依据交
际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实现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4-08-29 14:08: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49116924159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