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古诗词和文言文概览
《宿建德江》
题目:《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唐)
全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重点字词解释:
宿:住宿,过夜。
烟渚:烟雾迷蒙的小洲。
客:指诗人自己。
句子翻译: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
涌上客子心头。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
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情感: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和孤独寂寞之情。
意境: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清幽的氛围。
艺术特色:借景抒情,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秋江暮色,
烘托出诗人的愁绪。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题目:《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宋)
全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重点字词解释:
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句子翻译: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
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
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
明媚温柔。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意境:展现了西湖天气由骤雨到晴朗的迅速转变,画面感极
强。
艺术特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雨景的
变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题目:《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宋)
全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
边,路转溪桥忽见。
重点字词解释:
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听取:听到。
句子翻译: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
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
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
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
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
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情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
情。
意境:营造出一种清幽、恬静的乡村夏夜之景。
艺术特色: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语言质朴,风格清新。
《浪淘沙(其一)》
题目:《浪淘沙(其一)》
作者:刘禹锡(唐)
全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重点字词解释: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句子翻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
掀簸来自天涯。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
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情感: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浪漫情怀。
意境:描绘出黄河的雄伟气势和壮阔景象。
艺术特色:运用夸张和想象,气势磅礴。
《江南春》
题目:《江南春》
作者:杜牧(唐)
全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重点字词解释: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句子翻译: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
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
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情感:既描绘了江南春景的美丽,也流露出对历史沧桑的感
慨。
意境: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广阔深邃的江南春景图。
艺术特色:动静结合,声色并茂,怀古幽思,意境深邃。
《书湖阴先生壁》
题目:《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宋)
全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重点字词解释: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句子翻译: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
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
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
色。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庭院清幽环境的赞美,以及对
湖阴先生高洁品质的赞赏。
意境:展现出优美、清新、富有生机的田园风光。
艺术特色: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生动有趣。
本文发布于:2024-08-30 08:5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49790374162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