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5-05-07 07:23:45 阅读: 评论:0


2024年8月31日发(作者:大云岚)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教学反思

邯郸市丛台区展览路小学 王雪鹏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是冀教版四年级(下)《有趣的

变化》单元第17课,本课围绕物体的热胀冷缩设计了三个

活动,分别探究液体、固体和气体受冷、受热后体积会发生

的变化,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意

识到物体遇冷、遇热后发生的变化是一种物理现象并用这一

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中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课分为两课时。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学习的更有兴趣,从教学内

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我并没有按照教材讲述的顺序,而是灵

活的掌握了让教材为同学们服务的宗旨,并不是一味的教教

材。所以我把液体和气体的有关内容放在了第一课时。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创

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进行猜想——制定实验方案

——交流、讨论其方案科学性——实验探究——讨论实验结

果——师生总结”这几个步骤进行,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

运用“四动法”(动眼、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发现问

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四步来探究物

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本课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成

功的,具体如下:

1、利用多媒体资源成功地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了

问题(烧开水时水还没开就溢出来),激发学生探究这些现

象、奥秘的积极性,自发地产生了学习、探究的欲望。同时

开放教学时间,让他们能从容的进行研究;开放学习空间,

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探究;开放思维空间,使他们独立思

考,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上述设计从学

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

验操作的能力,同时也体现力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以探

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

理念,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预测,设计,实验,讨论,学

生自行探究了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不仅掌握了物体具有热

胀冷缩性质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根据事实运用已

有的知识进行预测,并能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预设是

否正确,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探究的乐趣和实验成功时的喜

悦。教学中对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研究是教师“以扶为

主”,对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研究的是“从扶到放”,以此来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

设、小组进行研讨、设计实验、自主探究,证明液体有热胀

冷缩的性质。学生先提出自己的想法,小组进行反复交流、

讨论和相互质疑,自己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动眼观察、

动手实验、动脑思考,放手让学生用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验证完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后,我顺势引导: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你如何来设计

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后得出结论:液体、气体都

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课堂教学的最后,进行活动拓展,给

他们一片广阔的天空,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

全面参与创造条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

要,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科学世界;能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

使学生学到了探究的科学方法,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学习科

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质疑能力。质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

是创造的基础。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学生学习

的引路人;是共同钻研的合作者;是整合教育因素的组织者。

而不能机械的把备课或教材中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善于引

疑、指导析疑、帮助解疑。激发学生我要学习的意识。老师

就要根据课堂实际解决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多问、多想。

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理念。

4、多媒体的使用。在本课中我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资

源,让同学们看到了在实验外更多的生活中利用气体、液体

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现象比如,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

的创新精神我设计了 “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夏天自行车轮胎为什么不能打的太足?”学生很自然的会

想到热胀冷缩的原理。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热胀冷缩的理

解,也开拓了同学们的知识面。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些同

学对个别问题回答得特别精彩,但我没能及时对这些同学给

予更好的激励;一些同学因为过于积极回答问题,以至我提

问题时不够均衡,个别学生觉得自己的意见没能得到充分的

发表。这些都是以后应该注意的。

总而言之,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不断更新教学思想,

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

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像

科学家那样实实在在地搞科学。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

实处,收到成效。作为一个科学课的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

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

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

学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4-08-31 04:5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0514044165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实验   探究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