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位置与方向
1、 辨认方向
能够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可
以通过太阳升起的方向确定东方,然后依次辨认其他方向。
2、 描述路线
会用所学方向词语描述行走路线,例如:从学校出发,向东走 200
米到超市,再向南走 300 米到公园。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口算除法
例如:60÷3,可以想 6 个十除以 3 等于 2 个十,就是 20。
2、 估算除法
把被除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3、 笔算除法
从最高位除起,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
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4、 除法的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
三、统计
1、 简单的数据分析
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
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2、 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总
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四、年、月、日
1、 认识年、月、日
一年有 12 个月,大月有 31 天,分别是 1、3、5、7、8、10、12 月;
小月有 30 天,分别是 4、6、9、11 月;平年 2 月有 28 天,闰年 2 月
有 29 天。
2、 平年和闰年
平年全年有 365 天,闰年全年有 366 天。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一般年份除以 4,整百年份除以 400,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3、 24 时计时法
一天有 24 小时,采用 0 到 24 时的计时法,叫做 24 时计时法。普
通计时法转化为 24 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中午 12 时以前的时
刻不变,中午 12 时以后的时刻加 12 小时。24 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
时法:加上时间限制词,12 时以前的时刻不变,12 时以后的时刻减 12
小时。
4、 计算经过的时间
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
1、 口算乘法
例如:20×30,可以先算 2×3=6,再在 6 的后面添上两个 0,就是
600。
2、 笔算乘法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
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
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六、面积
1、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
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1、 认识小数
像 345、085、260、366、12 和 15 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由整数
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2、 小数的读法
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
个数字。
3、 小数的写法
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 0;
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
字。
4、 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
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第
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
5、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
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八、解决问题
1、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例如:超市里每箱牛奶 24 元,买 3 箱一共需要多少钱?可以先算 1
箱牛奶的价钱,再算 3 箱牛奶的价钱。
2、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例如:把 66 张照片平均插在 2 本相册里,每本相册插多少张?可
以先算出一共可以插多少页,再算每本相册插多少张。
3、 用连乘、连除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方阵有 8 行,每行 10 人,3 个这样的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可以先算出一个方阵的人数,再算 3 个方阵的人数。
总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同学们
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为今后的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4-09-06 13:39: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6011744188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