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高品质现代化学校要实现三个转变
作者:匡洪浩
来源:《江苏教育》2023年第20期
【摘 要】学校要顺应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教师队伍建设
要从凝聚人心转向打造团队,学生培养要从关注育分转向立德树人,学校管理要从制度管理转
向文化治理,不断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治理现代化;立德树人;文化治理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1-0095-02
【作者简介】匡洪浩,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小学(江苏丹阳,212300)副校长,高级教
师。
办好一所学校是校长的神圣职责,做一个好校长是校长的光荣追求。身处经济社会快速发
展的新时代,学校如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需求?教育如何让社会更满
意?笔者认为,只有努力实现教师队伍、学生培养、课程体系的三大转变,才能办出高品质的
现代化学校。
一、教师队伍,从凝聚人心转向打造团队
1.办好教职工食堂,温暖人心
要想抓住教师的心,先要抓住教师的胃。只有教师的生活更好了,才能更有精力进行教学
教研。学校成立教师、家长代表参加的膳食委员会,加强食堂监管;每周菜谱大家一起讨论,
合理搭配荤素;定期邀请酒店大厨到食堂示范指导,改进菜的烧法,把同样的菜做出不同口
味,让菜更加美味;改变打餐模式,变原来窗口打餐为自助取餐,满足教师个性需求,又减少
不必要的浪费。
2.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健康身心
学校把教职工健康放在第一位,每年至少组织1次体检。加强“教工之家”建设,图书阅览
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科技劳动中心、信息中心等成为教师日常活动集中地。“心灵驿站”心理
辅导室为教职工舒心解压,“爱心母婴室”为女教师哺乳提供温馨场所。学校还成立多个教师社
团,如花卉社团、篮球社团、鼓乐社团等,定期开展摄影比赛、读书征文比赛、插花比赛、篮
球比赛等文体活动。
3.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提升技能
学校根据教师不同年龄特点和需求安排工作,让年轻教师追求专业发展,中年骨干追求事
业价值,老年教师继续发光发热。在安排岗位时换位思考,帮助教师发挥个人特长,找准自己
努力方向,使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进入良性工作状态。
二、学生培养,从关注育分转向立德树人
1.深化课堂改革,减负增效
“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而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
要求。学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负不减质,
既要减负更要增效。减负提质,课堂是主阵地。学校指导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方案,深入推进
课堂教学改革,以“三原则八要素”为细则,立足全体学生,实施“零起点”教学;注重因材施
教,充分相信学生,读懂学生,激励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人。同时,积极推进作业改革,减少作业的量,提高作业的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
方案,深刻把握作业功能,创编出校本“当堂检测”作业单,更好地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
识、促进拓展应用、反馈改进教学。
2.优化课后服务,发展素质
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对课后服务作出整体安排,既有自习作业与辅
导答疑的结合,又有学科活动与兴趣活动的结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劳动、体育类活
动,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舞台,为综合育人、素质拓展提供课程载体。每周2次组织全体师生
开展“百团大战”社团活动,形成课后服务特色。
3.开展创新项目建设,丰富教育内涵
近几年学校在专家指导下,先后立项了两个省级内涵建设项目。“聚智养品:区域社团立
体课程平台建设”被确立为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整体构建劳动育人课程体系”
被确立为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教育内涵,促进五育融
合、全面育人。“整体构建劳动育人课程体系”从学校实际出发,融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
资源,开展“流汗水、有老茧”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促进劳动育人要素整体融合,形成劳动教育
课程体系,为学生拓展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三、学校管理,从制度管理转向文化治理
1.建章立制,健全现代学校制度
在学校章程统领下,科学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教代会研制了“五星教师评
比”“首席教师评选”“十佳教师评选”“教学质量考核条例”“绩效考核方案”等32条具体、可操作
的管理制度,强化了依法治校、民主监督管理,实现校园综合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据。
2.以生为本,创建优良教育环境
学校一定要有学校的格局,小学一定要像小学的样子。为此,我们着力对校园文化底蕴进
行深入挖掘,营造宽容和谐的校园氛围,构建“四校四园”的办学格局:似军校,似体校,似艺
校,是学校;似花园,似乐园,似家园,是学园。我们努力办成一所让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能
力同步提升、学生体格和品格同步发展、学生乐学勤学善学的学校。
3.协调内外,打造优质学校品牌
对外,开展家校共育、“三进三评”等活动,构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良好关系,确立对学
校的合理期待。通过开门办学、主动展示、同行评議等,积极争取主管部门、各行各业、社会
有识之士对学校关心、理解与支持,营造良好的学校发展氛围。对内,科学合理地规划学校发
展蓝图,帮助教师总结提炼教育教学经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并
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
责任编辑:朱茂勇
本文发布于:2024-09-07 00:5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6417484190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