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0期(总第106期)
小学美术剑趣课教 日掠与 生评价的鼠泛性愚考
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薛莲许红燕
【引子】笔者在一堂公开教研课——《大树的故
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事》教学后,发现了关于美术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
深层的意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合理而
充分的想象和表现。在教参的目标中,一是让孩子了
解大树的结构,二是围绕大树进行故事创编 但在显
1.教材分析。《大树的故事》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
性内容与目标中讲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
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利用
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具体说明是作如何的创
这个课题,引导学生通过对大树上、大树洞里面小动 想。所以,笔者在教学中把大树的故事创编进行删减,
物的生活,大树下的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
添加了创编奇特大树的创新绘画要求。
下面小蚂蚁辛勤地劳动等情境进行丰富的联想.从而
笔者同时在校外听同一堂课《大树的故事》,在目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本课内容可以 标的确立中,教师是以创编大树的各个部分发生的故
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
事为主要目标,让孩子们绘画小动物们在大树的各个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部分发生的故事。所以就提出疑问,笔者在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与目标 中创编奇特大树的创新绘画,是否违背了教材的教学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
目标——大树的故事。
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权、树叶等),培养学
教学参考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反思】
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每一堂美术课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加宽泛一些、
(2)隐性内容与目标:①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
多元一些。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
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结果或标准 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
②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
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
一
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
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发展
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
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
断促进学生发展。
发展性评价的过程性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
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
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注重自评、互评的发展性评价策略
发展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
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给予学生反馈
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
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现代教育观认
个结论,无论这个结论是五星、等级还是分数。如在一
为.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又承
个教学活动完成后,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 担着一定的责任。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 利.又要担负起提高学生素质的责任。二者的实质是
能、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一个或几个 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主体性的核心是学生在学
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
习中是否有主动权。学生的主动权具体表现为如下几
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在此
种权利:自主观察的权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
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权利,按照自
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合理的
方法的权利。
改进建议,就典型地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 己的思维习惯、方式思考问题的权利,自主支配学习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
时间的权利,广泛地参与活动的权利,以及自评、互评
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
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
进学生发展。
的权利。在这些权利中,自评、互评权利的落实,是学
生对其他权利是否得到充分满足的一种心理认同需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订:二是
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 要。落实自评、互评的权利,主要有以下策略:一是要
三、关注个体差异的发展性评价策略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
让学生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三是
要分清楚哪些内容适合多主体评价,哪些内容不适合
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 多主体评价.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多主体评价:四
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
是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
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 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品评和反思。
●
2010年第10期(总第106期)
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
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教学目标也称为行为
目标,是教育技术学的专门术语,运用这个术语是为
了强调教育结果的可见性和可测量性。
《大树的故事》一课的显性内容与目标是:
(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
应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把学生审美发展需要的历史
生活、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引入美术教学之中,并不
断引领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美术教学的目标也应该
更加的广阔和自南。
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认为:对
少儿作品施以评价只是使老师更透彻地了解他们的
成长.而不是以学生的缺点和优点来困扰他们……教
师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从学生的作品中找亮点,进而
树干、树枝、树权、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 鼓励他、促进他。某日本专家说过:“学生的作品不是
垃圾!'’这也说明了美术作品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也许
表达能力。
在这一课的显性内容与目标中,没有明显的说明
这正是美术作品所具有的形式感、情感性和审美性等
创想的部分是大树每一个部分发生的故事,只是说培
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充满创造力的美术教师,就应冲破教材的束缚,
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只求标准答
案很不同的特点之一。
在儿童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恰如其分地启
也是评价一节儿童美术课是否
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予学生更加开拓的思维空间,这
发了孩子的想象思维,
也同时要求教师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更强,对教材的理
成功的标尺之一。
解力要更透彻。
在美术学习中,学生个体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
如果按照笔者设定的教学目标来观看学生的学
异.有绘画天赋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并不善
于画画。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经过努力能够
力求作业的评价不但能使少
至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其他很多类型的想象绘画
达到的多元的学习目标。
的美术课,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新的想法、新的
数优秀者可以得到优良成绩,而且也使大多数愿意积
目标设定,那么是否可以冲破教学参考、教材的种种
极参与美术活动、态度认真的“涂鸦”者,也有可能达
习结果,可以说,学生同样也得到了创造力的培养。
框架,第二次设计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想象
到良好成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重对学生表现性和
空间呢?换种说法.如果学生在接受了教师引导的美 过程性的评价.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获
术创想设计之后,还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想改变教 得成功与表现自己提供机会。教师应改变过去只关心
师的教学任务。而画自己联想的内容,作为美术教师
画的质量的片面做法,而更关注学生在画画中的感
是否应该反对呢?放宽一点,换成其他的美术绘画课,
受。挖掘其绘画创造潜能,使其自由、大胆地展现真实
比如线条造型课,学生没有按要求来完成作业,但是
他也在绘画中表达了自己美的感受,我们应该如何给
予评价呢?是打不及格吗?听过一堂美术课,课题是
构图要大。但在作业点评时,有学生却把鱼画得很小
一
的情感。
一
堂美术课究竟要学生学习些什么呢?是让他们
定要按照教师说的来绘画创想吗?如果他有更好的
《谁画的鱼最大》。这一课很明显是让学生把鱼画大,
创意,我们是否该给予支持呢?如果学生能够在一堂
美术课中享受到美、表达美.即使他和教师布置的作
很小.而且画了许许多多,可是也很美,教师批评了他
业要求大相径庭.我觉得作为一个会发现美的教师就
把鱼画得太小了。我们不妨改一下教师的评价,把鱼 不应批评他,而是给予表扬和疏导。因为作为美术教
画大的孩子应该表扬,但是把鱼画小,但是构图饱满.
相应的美术课学生评价也应更宽泛。
师,就更加应该具有创造的能力,创造教学目标,创造
目标,多元地评价学生。多元地来实施美术教学。
我们也应该表扬。这就承接了我们第二点的陈述——
教学内容,创造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多元地设计教学
2.相应的美术课学生评价也应更宽泛。美术新课 3.美术课教学目标与学生评价的宽泛性是相辅相
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的总目标是:“学生以个人或集
成的。我们的美术绘画课堂应该“宽宏大量”,不能被
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 教学参考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束缚。笔者认为,
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
孩子学得开心、画出心中的感受、学得有意义才是最
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
重要的,不是一定要孩子画成造诣很深的美术作品。
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 孩子们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评价方式都不应该受
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 什么课程标准的阻碍。因为艺术就是创造,需要不断
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
地创新、创造。
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
美术课教学目标与学生评价的宽泛性是相辅相
格。”要想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目标.就得从根本人手.
成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放宽了,学生的作业体现的面
改变美术评价机制,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审美 就会更宽,学生评价就会更宽松:学生评价放宽了,学
是一条贯穿于美术教学过程与结果的主线.而审美和
生作业表现的面广了,教师二次设计教材的素材就会
美术创造的源泉又是生活,所以我们的美术教学评价
更多,教学目标的设立就更多元了。
本文发布于:2024-09-07 23:4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7239464193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