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偶像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及特征分析

更新时间:2025-05-05 04:46:50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8日发(作者:战白薇)

龙源期刊网

日本偶像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及特征分析

作者:朱真 尹平

来源:《度假旅游》2019年第02期

摘要:日本偶像产业有其鲜明特征,日本的社会风气、日本人的大致性格、日本的传统审

美和喜好等多方面复杂因素共同造就了有着独特风格的日式偶像产业。纵观亚洲各国的流行文

化、偶像文化,各有互相借鉴融合的相似之处,但各国的国情、文化的不同,也使得各国偶像

产业有着较大的区别和特色。本文分析其历史发展、描述产业现状,并从养成模式、偶像选拔

与培训、粉丝构成、互动方式和盈利模式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日本偶像产业的特征。

关键词:日本;偶像产业;特征分析;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2-0018-03

偶像产业是近年我国新兴的一种文化娱乐产业。和传统文娱产业相比,它具有以下两种特

性:①根据国际经验,文化产业会在人均 GDP 达到一定高度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偶像产业

作为文化内容的分支,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②偶像产业的本质是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给人

类心理带来某种满足和慰藉[1]。因此通常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出现转折点时(如经济危机、

经济衰退或放缓时)迎来爆发。由于收入增长乏力、社会结构固化等负面因素影响,学生、白

领等年轻一代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不佳,产生负面情绪,导致精神压力增大、边际消费倾向提

高并且更倾向于消费具有心理慰藉和精神安慰效果的文娱类产品,如摇滚、亚文化和偶像等。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期,经济增速放缓,新时代消费者对文化娱乐产品的需求大大提

升,其中,偶像产业正迎来爆发期。偶像产业带来的粉丝经济以及其依靠粉丝经济延伸出的其

他领域的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因此,研究日本偶像产业的发展模式,对

比分析我国尚未成熟的偶像产业制度,进行对比、借鉴、学习,对促进我国偶像产业的健康发

展具有一定意义。

1 日本偶像产业历史

日本偶像产业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近50年。日本偶像市场开

启的信号来自初代日本偶像选秀节目《Star诞生》。这个节目捧出了山口百惠等红极一时的国

民偶像。1975年,杰尼斯事务所成立,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日本偶像经济开始的标志。在此之

后,源源不斷地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国民偶像团体,有小猫俱乐部、

SMAP、早安少女组、岚、AKB48等。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养成系偶像模式日渐成熟,规模

也逐渐变得庞大完善。

其中,女子团体偶像的发展具有鲜明的阶段特征。20世纪70年代的标志山口百惠、20世

纪80年代的松田圣子、中山美穗等。1985年小猫俱乐部使偶像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企划社

龙源期刊网

选用未经雕琢的素人来打造偶像。经过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经济陷入低迷。

1997年早安少女组再次开启了属于女子偶像组合的新时代——此时当代日本偶像团体制度已

渐成雏形,我们可以在她们身上看见AKB48的影子:企划社招募一批有一定歌舞基础的素

人,对其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逐步曝光面向大众,丰富其人设性格,并培养出粉丝 “与偶

像一起成长”的心态,这就是早期的养成系偶像。

AKB48是由秋元康担任综合制作人的日本超级女性偶像团体,被日本媒体称作国民偶

像。AKB48分别由teamA、teamK、teamB、team4和team8五个队伍组成。此外,还有候补

“研究生”team。2016年日本Oricon榜的年度榜单(日本最具知名度的音乐排行榜),AKB48

在榜上名列前茅,包揽了前四名,可见其人气之高。不仅如此,她们也是红白歌会的常客。每

年的总选能吸引上万粉丝投入数以万计的选票,吸引相当一部分日本普通民众观看直播。可以

说是日本拥有巨大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国民女性偶像团体。

2 日本偶像产业现状

在日本艺能界,偶像被单独视为一种特定职业,人们称之为“アイドル”(“爱豆”)。偶像

的本职工作就是“偶像”。偶像虽然进行唱跳表演、出专辑唱片、上荧幕演戏,但这些都只是对

偶像职业的辅助。

日本偶像、演员、歌手的界限划分的较为严格。在此为偶像下一个定义,即:把自己包装

为商品,将自身魅力、人设、性格作为卖点吸引粉丝,因各项技能还处于未完成形态而与粉丝

共同成长的年轻艺人。由于偶像并不是依靠作品吸引粉丝,同时作为受到大众崇拜、追捧的对

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大众的注视,日本民众对于偶像的丑闻抱着零容忍的态度,所以偶

像是一个不能有污点的存在。人们往往也称偶像为“贩卖梦想的职业”。

虽然如今日本艺能界有大量的偶像艺人,但支撑起整个偶像产业发展的双支柱是以J家和

48系为代表的一男一女,两家共同平分天下。

J家指的是日本男子偶像的代表杰尼斯事务所,该企划社培养了多个日本最受欢迎的男子

偶像团体,其中有我们熟知的 SMAP 和岚等。

48系:48系是指一系列以AKB48为代表的“面对面偶像”概念的女团组合。包括5个日本

境内团体(SKE48,NMB48,HKT48,NGT48,STU48)和5个海外团体(雅加达JKT48、曼

谷BNK48、台北TPE48、马尼拉MNL48、上海SNH48)以及乃木坂46和欅坂46。

3 日本偶像产业特征

3.1 偶像的养成模式

龙源期刊网

日本的当代娱乐偶像产业完全依靠于养成模式。

杰尼斯以“养成”为核心,采取前辈提携新人的模式。在给前辈伴舞群演的过程中不断磨

炼、培养艺人。杰尼斯有自己的舞台剧、演唱会项目,练习生恰好能够填补群演、伴舞的空

缺。从中观众得以找到新人,并慢慢变成新人的粉丝。粉丝从偶像是新人的时候就开始持续关

注并花钱购买周边支持,等新人成长出道时,粉丝们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好比父母看到孩

子从稚嫩到成熟,变得独当一面,从儿童长大成人一样:这是人们所谓的“妈妈粉”。

成员经过筛选后获得作为研修生入团学习的资格。这之后,粉丝将能看见所有有关她们训

练、学习、成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AKB48会定期进行各种考试和选拔,以成员能力和粉

丝投票两个方面作为考核标准。选拔结果出来后,成员的排名会发生大幅度变化,每个成员获

得的团队资源倾斜、个人资源和曝光度也会随之改变。这个决定权掌控在粉丝手中——这让粉

丝们切实体会到“我能决定偶像的命运”“我能为偶像的成功贡献一份力量”。粉丝为了让自己的

主推获得更好的名次,会自发组织粉丝团提前准备相关事宜,如为心仪的偶像宣传、集资购票

等,可谓尽心尽力,这个过程中粉丝得到了强大的参与感。这样倾注了自身心血和精力的养成

之路,牢牢抓住了参加投票的每一位粉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快节奏时代,偶像和粉丝相互成长扶持的“羁绊”对粉丝来说十分珍贵。

粉丝们陪伴、见证亲自将偶像从一无所有送至顶点。这种“养成式人格塑造”决定了AKB48的

粉丝构成--大量拥有强劲购买力的死忠粉丝。对于偶像产业来说,粉丝亲自参与IP的人格塑造

过程,同时偶像根据他们的喜好,逐渐塑造成他们最想要的样子,这种强大的参与感使他们得

到精神满足,不惜一掷千金。

经过了成功的人格塑造,再加上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企划社后续的包装和策划,我们便不难

找到AKB48系偶像能够在日本红极一时的答案。这就是日本偶像行业的灵魂——“养成”。

3.2 偶像的培训和选拔

以东方神起、少女时代等为代表的知名韩流偶像,都是先经过了层层选拔、再接受多年培

训、台下苦练的练习生时光,甚至改头换面,形象实力方面的完成度非常高,在观众面前出现

时,就已经能展现高超的唱跳技巧。与韩国练习生培训不同,日本练习生的培训选拔,更像普

通的实习生培训。以杰尼斯事务所为例,企划社好比一个大型培训中心,培训机制则类似于高

考。被公司录取的人通过了基础培训,就能获得给前辈当伴舞、舞台剧群众演员的机会。公司

并不认为所有培训生都能红,于是大量招揽练习生,再从中细细挖掘挑选人才。因此,日本偶

像练习生出道的概率远低于韩国。

这种方法大幅度降低了企划社的投资风险及成本。公司对于刚进入事务所的新人练习生的

投入极小,而前辈的演唱会上本身就需要伴舞和群演——企划社一方面给新人提供面对大众的

机会,使之收获了曝光度和关注度;同时节省了演唱会成本,可谓一箭双雕。在伴舞、群演的

龙源期刊网

过程中,有的练习生得到了大众关注,获得一定人气,开始崭露头角;而另外一些练习生就在

这个过程中被淘汰掉了。

3.3 粉丝构成

在日本,AKB48拥有较高的国民认知度,AKB48的粉丝分布在各个阶层、年龄段,其中

消费主力则是人们所说的“御宅族”。他们平均年龄在36.2岁,其中男性比例达到70%。但真

正花钱购买cd、周边,花时间去剧场观看演出以及与成员亲密接触的“消费者”无疑是相对来说

狂热的粉丝,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日本人口中的“御宅族”。

在過去,日本人视“御宅族”为疯狂的动漫或科幻作品的粉丝,1986年犯下女童连续绑架杀

人案而被逮捕的宫崎勤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该案件发生以后,这个词开始被广泛使用。但

在进入2000年后,由于日本的动漫文化输出势头强劲,很多外国人对日本的动漫、电玩、网

络等层面的文化给予了高度肯定的评价。有不少外国人因为喜欢动漫而开始学习日文、了解日

本传统文化,这样的看法自国外传回日本以后,国内对于“御宅族”的看法也渐渐改变,恰好在

AKB出道的2005年,“御宅族”热潮开始爆发。

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针对15岁至69岁的九千多名民众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认为自

己是“御宅族”(或曾被说过是御宅族)的人数占19.1%。在这19.1%里,约有1800多名民众自

认为是御宅族,基于每个人喜欢的种类不同,调查机构还分门别类进行了更多探查。随着数据

最终出炉,“偶像宅”和“腐女宅”这两个分支相比其他项目更受关注。偶像宅群体(共255人)

以年均消费金额79783日元(约合人民币4860元)位列榜单首位。

3.4 独特的粉丝互动模式

传统明星通常与粉丝保持着距离。从空间上来说,演员粉丝通过荧幕,歌手的粉丝则通过

演唱会、音乐节目等方式欣赏明星带来的作品。而AKB48则依靠新颖的理念--“可以面对面的

偶像”脱颖而出,牢牢地抓住了粉丝的心。她们在东京秋叶原拥有专属的AKB48剧场,几乎每

天都会在这里演出。该剧场仅能容纳250余人,门票价格十分亲民。这使得AKB48的偶像和

粉丝的距离得以无限拉近。传统的偶像个人及团体,没有人能保证这样高频度地和粉丝近距离

接触。这种独特的理念和演出方式体现了AKB48的与众不同。

除了公演以外,握手会是另外一个粉丝与成员近距离接触的途径。粉丝通过购买含握手券

的音乐CD获得与偶像接触的机会。一张握手券能让粉丝与偶像握手5-10秒。这种活动频率很

高,也分团体和个人。有的粉丝为了获得握手券和偶像见面的机会,会一次性复数的CD,甚

至成箱购买。某年的一次全国握手会上,有一位粉丝为了能与偶像柏木由纪有更多相处时间,

购买了一千张CD。AKB48凭借握手券圈牢了大批忠实粉丝。AKB48的策划秋元康不止一次

强调,握手会和剧场是AKB48不能丢掉的根本。

龙源期刊网

以往的粉丝对于偶像的了解大部分通过网络和媒体,甚至有些人一生也见不到自己的偶像

一面。即使通过线下活动演出,也只能在观众席上遥遥相望,绝对称不上交流。绝大部分的偶

像会为迎合粉丝给自己塑造外在的“人设”。明星用距离来建立完美形象,害怕人设崩塌,与粉

丝的直接接触有着暴露和明星形象不符的风险。但“养成+近距离接触”的营业模式,意味着传

统明星偶像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光环被打破。AKB48让粉丝确信台上的偶像们都是平凡真实

的女孩。在剧场上粉丝们能欣赏这些平凡女孩散发光芒的舞台形象,握手会则能够他们让亲眼

见到近在咫尺的偶像本人并与之进行互动,感受一对一的交流回应。握手会上,粉丝不再是单

纯的粉丝,他们同时也是消费者,是需要被对待的顾客。偶像也不仅仅是高高在上被仰慕憧憬

的对象,她们同时也是提供服务的一方。于是粉丝和偶像的接触相较过去,显得相对平等且恰

到好处,这种营业模式加深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羁绊和信任。

3.5 偶像产业盈利模式

日系偶像的核心是“贩卖梦想”,偶像作为一种“贩卖梦想的职业”,面向的服务人群就是粉

丝。许多粉丝从偶像十几岁还未正式出道的练习生时期就开始支持、并且持续关注他们的动

态。偶像的人气反映在专辑、杂志等销量上,企划社往往会根据粉丝展现出的购买力支持有方

向性的倾斜资源。此时粉丝们便会为了偶像冲专辑、杂志销量。不仅如此,还会自发支持偶像

参演的电视剧、电影,购买演唱会、舞台剧门票,购买偶像相关周边产品,组织参加应援活

动。通常与偶像相关的产品粉丝们都会全部购入。以专辑为例,杰尼斯的男子组合岚发售的每

张专辑的价格在3000-4000日元左右。同一次专辑发售活动中,企划社会推出不同团员封面版

本的CD,同时还有初回限定版、初回通常版、通常版等多个不同版本。有许多粉丝出于个人

意愿会为了收藏购入全套。而为了偶像销量数据的可观性,粉丝们则会购买大量复数专辑。此

外,专辑内还有随机的成员生写,为了在人数众多的团体中抽到自己喜爱偶像的生写,往往也

需要购买大量的专辑。

公司变现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来自演唱会周边。演唱会的周边产品通常仅在演唱会开演前几

天或者演唱会当天发售。周边有海报、场刊、应援棒、手灯、Tshirt、化妆包、马克杯、毛巾

等。较为便宜的周边产品在500-600日元左右,价格较高的周边产品达到 2500-3500 日元左

右。有经济实力的粉丝会选择购买多套,单套的价格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普通粉丝通常购

买一套,经济实力不佳的粉丝在周边的花费也常在1000元左右。

AKB48为代表的女子偶像组合倾向于依靠握手会、总选售出专辑、写真。粉丝通过购买

偶像的专辑、写真获得握手券、合影券,取得与偶像亲密接触的机会。由于单张握手券提供的

时间非常短暂,粉丝为了可以和偶像多接触就会大量购买复数专辑。此后在团队内部的总决选

中他们会为自己支持的偶像投票,投票劵同样也来自偶像的专辑和写真。每年发售的新曲的

center、个人分到的镜头完全按照排名分配。名次越靠前得到的镜头越多、站位越前。粉丝们

为了让偶像们取得更好的名次,往往成箱成箱购买专辑为偶像投票。剧场、写真、专辑、演唱

会、握手会、总决选,通过多个维度和渠道,无形的偶像价值转化为现实可见的巨大收入。

龙源期刊网

2015年日本唱片市场总规模为2015亿日元,日本唱片市场持续萎缩,但是根据日本

oricon榜单数据,偶像粉丝的唱片购买意愿強烈。以此估算偶像粉丝购买至少占唱片市场规模

的一半,约合1500亿。除此之外,日本每年演唱会门票收入约为2200亿,偶像粉丝消费约为

1200亿,包括周边 产品在内约为1800亿;会员费及衍生品市场规模约1500亿。因此,日本

偶像产业核心音乐层规模约为4800亿日元,约合300亿元人民币。

由于日本高度发达的二次元文化,因此日本偶像产业衍生层主要是和动漫与游戏市场的交

叉。2015 年日本广义动漫市场规模为1.81万亿,游戏市场为1.19万亿(2014年),合计约为

3 万亿日元。虽然无法准确得出日本整 体偶像宅文化与二次元宅文化之间的渗透率,但是假设

其交叉规模占ACG市场总量的10%(实际上仅量 Galgame 和音乐动漫市场就不止10%) ,偶

像市场的二次元衍生层也有3000亿的市场空间,约合人民币200 亿。据此估算,日本偶像产

业规模至少在 500 亿人民币以上(核心音乐层300亿+二次元衍生层 200亿)。偶像产业拥有

巨大的经济市场。

4 结语

偶像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市场和前景,日式偶像产业以养成模式为核心,将“粉丝经济”发

展到了极致。同时,在文化输出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日本的社会风气、日本人的大致性

格、日本的传统审美和喜好等多方面复杂因素共同造就了有着独特风格的日式偶像产业。纵观

亚洲各国的流行文化、偶像文化,各有互相借鉴融合的相似之处,但各国的国情、文化的不

同,也使得各国偶像产业有着较大的区别和特色。这是地域文化为二次产业带来的深刻印记。

今年我国国产偶像选秀综艺大热,一批有别于以往流量明星的新晋偶像练习生横空出世。国内

偶像产业目前为止尚未完善制度和模式。在文娱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我

们可以借鉴日本偶像产业发展的长处,结合我国国情特性,采取一定措施,促进我国偶像产业

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产业研究院.2017年日本偶像产业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预测[DB]

[2]中国报告网.2018年日本娱乐偶像产业培养流程及盈利模式分析[DB]

[3]唐士亚.基于地域文化异质性与市场根植性的文化产业集群研究——以少女偶像组合产

业集群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8(1):56-62.

[4]张隽隽,李丹琳.偶像工厂与粉丝文化——试析日本杰尼斯事务所造星模式[J].北京电影

学院学报,2015(1):76-84.

龙源期刊网

[5]许鹏.“格子裙”舞出的商业奇迹——解析日本偶像团体AKB48的运营模式[J].艺术科

技,2014,27(4):140-141.

【通联编辑:唐一东】


本文发布于:2024-09-08 00:52: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7279594193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偶像   日本   粉丝   产业   经济   购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