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数乘法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在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乘法分配律 (a+b)×c=a×c+b×c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5、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
“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二、小数除法
1、先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不够除,商0,
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的时候,商比1小。
2、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
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
计算。
3、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4、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
数叫做循环小数。小数部分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不一定从十分位起就出现重
复。
5、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6、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
个圆点。
7、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例如:0.9375是一个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8、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扩大多少倍。
9、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简易方程
1、乘法算式“nХ6”中,乘号可以省略,除法算式中“x÷4”,除号不可以省略。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aХb=bХa可以
写成a•b=b•a或ab=ba,用字母表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3、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一定是方程。方程肯定含有未知数,肯定含有等号,方程一定是
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平衡的天平两边减去同样的物品,天平也保持平衡。
5、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6、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天平仍保持平衡。
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天平仍保持平衡。
7、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8、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方
程的解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9、当遇到解形如a–x=b的方程时,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x而不是a.
10、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
⑴、写出“解”
⑵、把ax看作一个整体,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或加上b;
⑶、计算出ax的结果;
⑷、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a;
⑸、计算出未知数x的值。
11、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
方法一:把小括号里的x±b看做一个整体,先求出x±b的值,再求出x的值。
方法二:根据乘法分配律,把a(x±b)=c转化成ax±ab=c的方程求出ax的值,再求出x
的值。
12、用方程解决问题就是将逆向思维变成顺向思维,用未知数x参与列式,根据数量关系
把未知数带入等式,列式即可。
13、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解设时未知数后面带上单位,而求得方程的解不带单位。
14、在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15、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
16、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价钱 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价钱
17、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积
18、形如ax±bx=c的方程的应用:用方程解决和倍问题时,先设其中一个未知量为x
(通常设一倍数为x),再根据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量,然后根
据这两个数量的和或差列出形如ax±bx的方程解答。
四、多边形的面积
(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2、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4、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应找准底和对应的高。
(二)三角形的面积
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2、求三角形的面积,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对应的高两个条件。
3、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三)梯形的面积
1、梯形的面积=(上底 + 下底)×高÷2 S=(a+b)×h÷2
2、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时就成了平行四边形;当梯形的上底为0时就成了三角形。
3、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组合图形。
5、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用“分割法”和“添补法”可以把组合图形
转化成几个简单的图形。
6、借助方格图数格子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也可以把不规则图形看成近似于规则的图形,
估算面积。 小学
赠送以下资料
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
一、 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
大量能量。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
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
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
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
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建议考生,在
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 加油 。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
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最好在草稿纸
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
块的小方格, 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 先易后难 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
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
题,不要 蒙 了。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
解题思路。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
意忘形。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
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4. 答题不要犹豫不决选择题做出选择时要慎重,要关注题干中的否定用词,对比筛选四个
选项的差异和联系,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过程。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
时,考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最终
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或 开天窗 。
5.试卷检查要细心有序应答要准确。一般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简明扼要,填涂答题纸绝
不能错位。答完试题,如果时间允许,一般都要进行试卷答题的复查。复查要谨慎,可以利用
逆向思维,反向推理论证,联系生活实际,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特殊取值,多次归纳总
结。
另外,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举出一两例来能分别证
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对填空题,则一要检查审题;二要检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检查数据代
入是否正确;四要检查计算过程;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题意;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符号是否规范。
还要复查一些客观题的答案有无遗漏,答案错位填涂,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若没有充分
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做出的选择。
6、万一记忆 短路 可慢呼吸考试中,有些考生因为怯场,导致无法集中精神,甚至大脑忽
然一片空白,发生 记忆堵塞 。此时不要紧张,不妨尝试如下方式:
首先是稳定心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先慢吸气,当对自己说 放松 时
缓慢呼气,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你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
选做其他会的试题,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第二,积极联想。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并努力回忆与发生
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
用的材料或线索。
第三,进行一分钟自我暗示。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
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3至5遍。比如: 我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 、 我有信心,一定
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等等。
第四,分析内容,查找相关要点。借助试卷上其它试题,也许会给考生提供某些线索。因
此不要轻易放弃,查看试题中的相关要点,看看是否能给考生提供线索或启发。
本文发布于:2024-09-10 00:0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8978904200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