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地球科普小知识图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03:07:15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0日发(作者:况菀柳)

小学生地球科普小知识图文

一、地球内部结构

当地壳岩石发生断裂错动时,会产生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

震所释放出的能量非常巨大,可相当于10万颗普通的原子弹爆炸。

它能使地球像一个巨大的音叉那样发生振动,产生强大的地震波。

当人们在地表用仪器观测地震波向地球中心传播时,发现地震波在

大陆底下33千米左右深处,在海洋底下10千米左右深处发生了巨

大的突变;在地下2900千米左右深处又发生了巨大的突变。这表

明地下有两个明显的界面,界面上下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第一个界面位于33千米深处,是奥地利科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

年发现的,简称为“莫霍面”。另一明显界面位于2885千米深处,

是德国科学家古登堡于1914年发现的,简称为“古登堡面”。据此,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内部大致可分为三个组成物质和性质不同的同

心圈层,最外面的一层称为地壳,最中心部分称为地核,中间一层

称为地幔。如果把地球内部结构做个形象的比喻,它就像一个鸡蛋,

地核就相当于蛋黄,地幔就相当于蛋白,地壳就相当于蛋壳。

二、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壳的厚度是不均

匀的,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

山、平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

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地球大范围

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壳的物

质组成除了沉积岩外,基本上是花岗岩、玄武岩等。花岗岩的密度

较小,分布在密度较大的玄武岩之上,而且大都分布在大陆地壳,

特别厚的地方则形成山岳。地壳上层为沉积岩和花岗岩层,主要由

硅-铝氧化物构成,因而也叫硅铝层;下层为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组

成,主要由硅-镁氧化物构成,称为硅镁层。海洋地壳几乎或完全没

有花岗岩,一般在玄武岩的上面覆盖着一层厚约0、4~0、8千米

的沉积岩。地壳的温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平均深度每

增加1千米,温度就升高30℃。

三、地幔

地幔是介于地表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厚度将近2900千米。主要

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它的物质组成具有过渡性。靠近地壳部分,主要是硅酸盐类的物质;

靠近地核部分,则同地核的组成物质比较接近,主要是铁、镍金属

氧化物。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下地幔顶界面距地表

1000公里,密度为4、7克/立方厘米,上地幔顶界面距地表33公

里,密度3、4克/立方厘米,因为它主要由橄榄岩组成,故也称橄

榄岩圈。一般认为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放射性物质集中

的地方,由于放射性物质分裂的结果,整个地幔的温度都很高,大

致在1000℃到2000℃或3000℃之间,这样高的温度足可以使岩

石熔化,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本文发布于:2024-09-10 11:55: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59405594202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壳   地幔   地球   物质   组成   地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