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探索
回首课改十年路
——
展望未来一片天
沧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调查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篇)
张东兴
(沧州市教育局教科所,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人们对新课改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语文课程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
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很多学校确定了符合时代的发展的办学思想,个别学校的某些提法也值得反恩;所有学
校都对校园文化环境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在环境育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注意和完善的地方;教育教学评价仍然是课改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学校办学思想;校园文化环境;教育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15—03
一
、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各个学校都在做。但是对新课
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
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
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
善恶。
改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尤其是语文课程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需要进一步
明确
在综合调查的过程中,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把班级
和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与课程改革不相关的事情,甚至有的
骨干教师在沧州市小语会会员学校合作论坛活动的发言
中明确提出质疑:这些事情和语文有什么关系?有的教师
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官的”(学校领导)该关注的事,
跟语文教师没有关系。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语文课程标准》
就会发现,其实“语文课程”的很多因素是和师生的班级生
活及学校生活密不可分的。我们不妨从《课程标准》中列举
几例:
△具有Et常El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
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
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
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
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
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
学习活动。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
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
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
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
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以上的引述表明,我们应运用“大语文”的“课程观”去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
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
力解决简单问题。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
认识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其实更重要的,班级和学校是学
f L—垒 壹塞堕量丑 一一 i。
}j曼 EducationaI Practice and Research\、:
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人生经历的重要场所,也是教 的提出了“人育环境,环境育人”的具有哲学意义的理念。
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场所。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课程”的范 不少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努力地做到:
畴,是符合“教育即是师生的生活”的教育观的,有一个美
“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每一株花草都有可
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也是师生“享受语文每一天”,“享受校 读性,每一个角落都有闪光点”。具体来说,带有普遍性的
园生活每一天”的必要保证。
做法有:
二、各学校都注意了在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教 1.以“墙体文化”、“楼道文化”、“展牌橱窗文化”、“电
育法规办学的前提下,确定符合时代发展的办学思想,但
子屏幕文化”、“智能音响文化”、“花草树木文化”等为主要
是个别学校的某些提法也值得反思
载体的,以习惯养成、国学经典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
通过调查问卷和教学评估走访学校,可以感受到几乎
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乡土文化教育等为主题,以名
所有学校都能够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言警句、名人故事、经典诵读、诗词漫画、温情提示等为主
来办学,并且从不同认知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办学思想,总
要形式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El常
体来讲,这些办学思想基本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行为习惯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
体现了要办特色学校的意识。这通过一些学校的校训、校
要的作用。
风、学风等就可以体现出来。例如:
2.校徽、校歌、校报、校刊、校旗、校服、雕塑、校园广播
△一切以学生为本,以艺术激活课堂,以尊重成就个
站、学校电视台等校园系列文化建设被广大学校普遍重
性,以赏识激励成功,以智慧精彩生命,以科学引领未来。
视;班名、班呼、班牌、班训、班报、班级日志、班级文化角、
△成功教育+创新思想+实践能力。
班主任寄语、家长寄语、班级图书角、班级明星专栏、班级
△成人+成才=成功。
手抄报、班级墙壁报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也呈现出
△身心兼修,知行并重为校训;以博爱、博学、求真、求
可喜的发展态势。
是为校风;以爱读书,善思考为学风。
3.学校的品牌文化活动正成为特色学校的亮点和“名
△进则静,静则学,学则进。
片”,有的学校开办了“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书香校
A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
园”活动;有些学校开展了“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读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中华经典,做谦谦君子”、“文之韵”为主题的经典诵读系列
△崇德尚学,立志成才,全面发展。
活动;有的多年举办大型的读书节、艺术节、学校开放月
△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或开放周)、金秋书市、家长学校等活动,很多学校的升旗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
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
在教学评估的过程中,也发现个别学校的校训有欠妥
4.不少学校建立了校刊、校报编辑部,学校广播站、电
当的地方,这些校训中的说法有的只出于学校领导的个人
视台,学校文学社,小记者站,小明星合唱团,创造发明小
观点,有的引用于国内著名报刊或是某位学者的观点。这
组,舞蹈队,书画小组,篮球队,乒乓球队,武术队等,这些
种现象虽然不多,但也提醒学校领导在确定办学方向时要
带有社团性质的组织活动,培养了大批有个性、有特色、有
慎重。
专长的优秀学生。
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笔者曾经随机对一些学
5.一些学校将学生的自我管理纳入学校文化的建设
生和教师做过调查,有些学校的学生、教师根本没有注意
中,建立了比较细致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例如,红领巾值
到学校的校训,或者没有办法说出其中的涵义。这也说明,
班岗、文明礼仪监督员、学校安全巡视员、学校图书管理员
一
所学校的办学思想不仅仅是摆放在醒目位置的标语,而
的设立,红领巾升旗手、班级和学校明星的评选,班队干部
应该成为学校深入师生人心的精神凝聚力,成为学校和师
的竞争上岗,这些都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了良
生发展的价值追求。
好的基础。
三、所有学校都对校园文化环境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
四、在今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值得注意和完善的一
性有充分的认识。并在环境育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具有创造
些关注点和角度,以及一些学校值得借鉴的做法
性的工作
1.多数学校对“校园文化”的理解还有偏差,还把注意
校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得到了所有学校的重
力主要只放在“学生”身上,没有意识到“教师”在校园生活
视。一些学校认识到应该“时时育人 处处育人”,有的明确
中的成长也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作为土壤。
提出了“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的观点,还有
接受调查的学校仅仅有为数不多的学校在构建“书香
L露 蝗: E—duc焦atijona I Pr—act ice殳and Research ,/
校园”时将教师的读书也纳入其中,我市只有南皮县迎宾
是欠缺。
小学一所学校介绍了构建教师“办公室文化”的做法。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几乎所有学校都是在用教
2.多数学校对构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教师”和“学
育督导部门统一印发的《素质教育评价手册》,只有为数不
生”甚至还包括社会其他因素认识不足,所呈现出的“校园
多的学校在开展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册》、《成长记录
文化”也只是“校长文化”,或是“学校领导文化”,很多的内
袋》的工作,但是有些所谓的“成长记录”往往就是大量的
容都是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被摆放到某个位置,少了学生和 原始素材的堆砌,很少有比较合理的分类、筛选、整理和提
教师参与的过程,也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的存在。
升。从“教育即是生活”的教育观来讲,对学生的评价应该
调查中也了解到,有的学校的标语、提示语征集于全
成为学生童年生活的记录,应该成为学生值得珍藏的人生
校的师生;有的学校开展了“校园绿色童谣”主题活动,师
财富和美好记忆。
生参与到了编写童谣、演唱童谣的过程中;也有的学校开
2.就教师的评价来说,绝大多数学校利用《河北省义
办了“金秋书市”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和图书经销单位共
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标准》每学期一次给教师打分,少数
聚校园;还有的发动师生进行“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在
县区或学校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
活动中催生了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这样做法都值得
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往往以定量评价为主要方
其他学校关注。
式,以分数和等级为最后呈现结果,虽然不少学校评估过
3.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源于传统的做法,或是对
程中强调了教师自评、同伴互评和学校领导评价三者的结
其他学校活动的简单“照搬”,不少学校“教导处”、“德育
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评价标准“一刀切”,学校
处”、“科研处”、“大队部”各自为政,极少合作,缺少整体的
和教师个性和特色照顾不足,评价过程民主性不强,评价
谋划,也缺少师生发展的综合效益。
结果不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
调查中也了解到,渤海新区实验小学依托濒临渤海的
性的弊端。
优势,提出了“海洋教育特色,海洋文化,海洋精神”为核心
3.就学校的评价来说,几乎所有学校都在接受以《河
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任丘市新华路南关小学的校园文化
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标准》为依据的教学评估,与
建设则是围绕“汉字,汉语;古韵,新风”这一基调实施。有
教师的评价情况相同,也只有少数县区结合自己的实际制
的学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出了“品牌式班级管理”的整
定有在省评估标准基础上适当调整的评价办法。这种情况
体思路;有的学校将“国学经典诵读”和学校的“合唱团”社
的存在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
团活动结合在一起;有的学校结合“古典诗词诵读”的“校
制度化、规范化,从消极的方面来讲,也不利于学校的个性
本课程开发”和“阳光体育锻炼-Jb时”活动,开展了“千人
化发展。
诵读课间操活动”;有的学校采取了“早晨名家诵读十分
至此,题为《回首课改十年路,展望未来一片天》的沧
钟+中午经典音乐欣赏一刻钟+下午读书时光”这样的板
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调查总结报告就接近了
块式活动结构…“・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举
尾声。本调查报告,立足大的“教育观”和“课程观”,基于对
多得的效果。
学校十年课程改革大量的教育教学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力
五、教育教学的评价的研究是当前学校工作的薄弱环
求既总结成果,又发现问题,并探求未来发展的趋势。需要
节,这也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提出的是,所调查的学校虽然力求有典型意义,有代
教育教学的评价是涉及到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质量 表性,但是多数学校毕竟还是属于城镇和乡村学校中综合
的重要问题,也应该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总体来看, 发展比较好的学校,其他更多的普通学校还会有更加丰富
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还是相对薄弱的,在教学评估中也是 的东西没有被我们发掘出来,也会有更加具体的问题没有
明显的“弱项”。
被揭示出来。
1.就当前学生的评价来说,学校的命题权和考试权仍
很显然,这个调查总结报告中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
然缺失。一般来说,小学结业考试、学年末的考试、学期末
一
家之言,疏漏或欠妥之处在所难免。但是,做这样的调
的考试均由县统一组织,期中考试则由乡镇或是学校自
查总结工作,只要它能够引发人们积极地反思我们十年
行组织。有些县级教育部门为了进行质量监测,还会不定 课改的历程,那么我们就肯定会向美好的未来前进一步。
期组织抽测。从对学校的评估情况来看,学校的评价研究
是非常薄弱的,专项档案中往往只有少数的试卷和水平
很低的考试分析,试题研究和日常的形成性评价研究更
【责任编辑王开贵】
f 熬壹宴缝量翌壅 ,
l :刨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
本文发布于:2024-09-12 14:56: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1242104210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