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电教管理制度(共七个)

更新时间:2025-05-04 19:42:38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3日发(作者:性飞语)

中小学电教管理制度(共七个)

中小学电教管理制度(共七个)

多媒体视听演播控制系统及主控室管理制度

为加强中小学多媒体视听演播控制系统及主控室的管理,为教育教学的开展提

供保证,特制定本制度。

一、多媒体视听演播系统是学校学校重要的电化教育设施,必须有专人负责管

理和维护,确保学校顺利使用该系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二、主控室是学校多媒体视听演播控制系统的核心,室内所有设备及软件资

料,应放置于资料柜内,统一规范编号、定位存放、及时登记入帐,做到帐物相

符。

三、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档案资料,妥善保存各种设备的技术资料。各类软件要

注意防热、防火、防湿、防磁、防光、防压、防污染霉变、防虫蛀损坏。

四、主控室内应保持整洁,并有防火、防盗、防潮、防鼠等设备,室内严禁吸

烟。师生经允许方可进入,进入时应换鞋或加鞋套。

五、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室内外线路,保证线路畅通。不得在线路上悬挂物

品,主控室内严禁堆放或使用易燃、易爆、腐蚀性、挥发性物品(溶剂)。

六、每天早晨应先接通电源,检查电路情况,下班前应切断电源。应定期检

查、维护保养主控室内的各种设备及室外线路,出现故障及时修理,并做好维护保

养及维修记录。

七、主控室内的各种设备一律不得外借,如因特殊情况需临时借用的,必须经

分管校长同意,并办理借用手续。

八、严格按设备的操作规程使用,如有损坏,必须按有关规定予以赔偿,并及

时添置。

九、以上管理制度未尽事宜,由学校主管部门研究酌定。

十、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民办学校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中小学班级电教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为加强班级电教设备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

证,特制定本制度。

一、班级电教设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设施,包括多媒体投影机、数字

(模拟)视频展台、计算机(含鼠标、键盘)、打印机、投影幕布、不间断电源、移动

柜(小推车)、收录机、高亮度投影仪等。

二、班级电教设备要建立两级管理责任制,即学校(主管部门)和班级。学校要

有部门负责设备的管理和指导使用,班级要有班主任主要负责,实行管理人员责任

制,保证设备安全,确保电化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班级电教设备均应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学校总务部门应将设备登

入《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总帐》按照有关规定对设备的进货、报损、外借进行管

理。对每个班设备的配备情况和领用情况应有记录。学期初应有班主任填写班级电

教设备领用表(表上应详细注名使用班级名称用人、设备名称、数量)。

四、学校电教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出现故障及时修

理,并做好维护保养及“维修记录”。在设备保修期内的设备维护应有供应商负

责,保修期结束后应选择有维护能力的单位继续签定“设备年保协议”。

五、教师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设备,使用上应以随开随用、用后关闭

(除计算机外)为使用原则。对于液晶投影机等单位价值较高的设备,在使用上应以

连续使用不超过两节课为宜,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尤其在天气炎热季节,更应注

意做好设备散热工作。小推车在设备(主要指投影机)未冷却的情况下严禁移动。

六、每天放学(下班)前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员应检查设备电源是否关闭,移动小

推车应送会年级组(教研组)集中保管,原则上不要放在教室内过夜。

七、本节课结束后,任课教师(或班级电教员)应将电教设备使用情况(使用设

备名称、上课内容、设备完好情况、使用人等)进行登记,并认真检查设备完好情

况。下一节课开始使用设备前,任课教师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

报告,不得强行使用。

八、班级电教设备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除学校组织的活动外,严禁任何班级

或个人在非上课期间使用电教设备,不得播放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音像制品。

九、对于已经固定在班级使用的电教设备,其管理工作应由所在班级班主任负

责,学校应将管理和使用情况纳入所在班级班主任的学期考核项目中。

十、原则上不得将设备外借给个人或外单位使用,如确需外借的应得到学校主

要领导的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

十一、教师、学生应按照要求使用电教设备,对于不按照使用规定操作或人

为因素造成设备损坏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赔偿。具体赔偿办法各校可根据本校

情况制定。

十二、班级所有的电教设备应纳入学校固定资产范围,并建立相应的财产帐。

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设备报损、折旧应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十三、学校电教管理教师应经常对电教设备进行除尘等简单维护,并与有关设

备供应商联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如遇寒、暑假等长期不使用设备的情况下,

应给投影机、展台等设备加装防尘套。同时要认真做好防盗、放火、放鼠等安全工

作。

十四、以上管理制度未尽事宜,由学校主管部门研究酌定

十五、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民办学校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中小学电教设备档案资料管理规范

电教设备是学校开展现代化教学的必备工具,为加强学校电化教学设备设施的

管理,保证设备完好率,提高设备使用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电教设备档案资料建设和管理是学校电教设备的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学校电教设备包括公共设备和班级设备两部分。公共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

网络教室设备、电子备课室设备、制作室设备、语言教室设备、电教多功能室、教

师办公室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其他专用教室电教设备等;班级电教设备包括教学班

级使用的所有电教设备。

三、电教设备档案资料主要有帐册资料、使用管理资料和技术资料三方面。

1、电教设备帐册资料主要包括各种设备帐册,即《教学仪器(器材)总帐》、

《教学仪器(器材)明细帐(分类帐)》、《教学仪器(器材)添置流水帐(进货帐)》、

《教学仪器(器材)报废帐》等四种帐册。

2、电教设备管理使用资料包括各种使用记录和相关表格,主要有计算机、语

言教室使用记录、电教设备使用记录(包括班级和各专用教室)、电教设备(含计算

机、语音室)维修记录、设备交接记录等。

3、电教设备技术资料主要包括:各种设备说明书、设备合格证、设备操作手

册、计算机网络教室布线图、校园网布线图、语言室布线图、校园演播控制系统线

路图、设备(工程)竣工验收表、设备供应商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

四、帐册资料填写的原则是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帐目清楚、填写完整、记帐

及时、流程规范。使用管理资料填写的原则是如实登记、规范登记、填写完整、字

迹清晰。

五、电教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的建设应做到保证资料搜集完整、分类编号、分

盒存放、不得缺损、列入交接。

六、所有电教设备均应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设备的进货、折旧、报损按照

固定资产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七、学校总务部门应备有设备总帐、明细帐(分类帐)、各专用教室电教设备明

细表(表上应详细注名使用部门或专用教室名称、领用人、设备名称、数量)、布线

图、设备(工程)竣工验收表;各电教专用室应备有设备总帐、设备明细帐、设备添

置流水帐和设备报损帐、布线图、设备(工程)竣工验收表等资料,其他使用资料应

保留在相关专用室内。班级电教设备的帐册和维护情况应保留在学校总务部门或电

教管理人员处,使用记录保留在班级,每本记录使用完后交学校总务部门或电教管

理员保管。

八、所有档案资料应在年末按档案管理的要求,整理分类、装订成册、装盒存

放。档案资料应列入移交范围,移交时应将所有档案资料列出清单,清单上要

有学校分管领导、教务(导)处主任、实验室负责人及交接双方等人签名。

九、以上管理规范未尽事宜,由学校主管部门研究酌定。

十、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的管理可参照此管理规范执行。

中小学电教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职责

为加强中小学电教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

供保证,特制定本制度。

一、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电教业务,坚持以育人为目的,以搞好管理和服

务为中心积极开展电化教育使用研究。

二、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贯彻上级各项电

教工作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落实各项工作计划。

三、定期对学校所有电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发

现故障及时排除,并做好维修记录。对于无法维修的设备应主动与供应商联系,力

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所有电教设备完好率

应保证99%以上。各专用教室及多媒体设备(班级小推车)使用的UPS应每3个月放

电一次。

四、对教师要经常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指导教师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用好、

管好班级电教设备,有必要时应对相关人员的操作使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报

告有关校领导。

五、负责对全校电教设备,尤其是班级电教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指导,对发现违规使用电教设备的行为应及时加以纠正。不定期的要对电教专用教

室及班级电教设备的使用环境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有无在电线、电缆上悬挂、堆放

物品、在UPS电源上私接电器、在教室或机器周围使用或存放易燃、易爆、腐蚀

性、挥发性物品(溶剂)、是否堆放杂物和易燃、易爆物、是否有吸烟和乱丢烟头等

现象。

六、负责收集、购置、编制、提供开展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种电教教材、资料。

配合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开展电教课的各种活动记录以及各类文字音像资料的

收集、整理、保管工作。

七、严格按照要求管好、用好软件资料,注意加速资料的周转,提高使用效

益。

八、电教教材目录应及时按学科印发给教研组或年级组。常规电教教材分配到

年级组或由任课教师保管,方便使用,每学期收发一次,登记验收。其他电教教材

使用应办理借用手续,用后及时归还。

九、积极开展设备使用、管理情况调查研究,并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管

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报告有关领导,为学校管理和使用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

据。

十、建立健全电教设备维修记录制度,对学校所有电教设备要做到一机一卡

(维修情况记录卡),要将每次维护及修理情况进行记录,并列入档案资料管理范

围。

十一、以上管理制度未尽事宜,由学校主管部门研究酌定。

十二、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民办学校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中小学多功能电化教室管理制度

为加强中小学多功能电化教室的管理,保证室内设备的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制

度。

一、多功能电化教室是学校实施现代化教学的重要专用教室,室内设备设施要

有专人负责,实行管理人员责任制,确保电化教学正常开展。

二、多功能电化教室内所有设备及软件资料,应定位放置,统一规范编号,及

时登记入帐,做到帐物相符。

三、建立健全技术资料档案,妥善保存室内各种设备的技术资料。各类软件、

光盘要注意防热、防火、防湿、防磁、防光、防压、防污染霉变、防虫蛀损坏。

四、设备和软件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有损坏,应按照有关规定酌情予

以赔偿。

五、设备领用应及时登记,并按期归还,设备原则上一律不外借,确因工作需

要,须经校长书面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

六、电化教室内部环境应保持整洁,并有防火、防盗、防潮等设施。

七、管理人员每天上班后应先接通电源,检查电路情况,下班前应切断电源。

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室内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排除,并做好维护保养及维修记

录。

八、电化教室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学生到本室上课,要保持室内整洁、安静,

严禁在室内吸烟,听从任课教师的管理指导,不得随意翻动室内物品。

九、因教育教学需要使用本室,必须先填写申请单或通过校园网通知电教管理

人员,经同意安排后方可使用。管理人员应及时填写使用情况登记册。

十、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民办学校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十一、以上管理制度未尽事宜,由学校主管部门研究酌定。

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

为加强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管理,保证设备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计算机网络教室是进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专用场所,凡与计算机教育教学

无关的活动不得在室内进行。

二、计算机网络教室内设备是单位价值较高的专用设备,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

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三、计算机网络教室日常工作在教导(务)处领导下进行,管理人员要根据教学

计划,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时做好计算机等设备使用前各项准备工作,使用期间要

协助教师做好指导工作,使用完毕要督促学生填写使用情况记录并及时检查设备的

完好情况,整理好机房,关闭总电源。

四、计算机网络教室内的所有设备、教学软件均应按省(部)颁仪器配备标准的

统一要求分类编号,所有设备应登入仪器设备帐册,单位价值较高的设备应纳入固

定资产管理范围。所有的软件(含光盘)应编号入橱存放。

五、计算机室管理人员要做好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随时

检查设备、电源插座及网络线连接是否牢固、UPS应每3个月放电一次。

六、计算机室管理员应定期对数据进行整理备份,做好防、杀病毒等工作,确

保数据安全。任何人不得在网上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不得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

及有害数据危害网络安全。网络使用者发现病毒,应立即向网络管理员报告,以便

获得及时处理。 网络服务器的病毒防治宜由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工作站的病毒

防治宜由用户负责,网络管理员可以进行指导和协助。

七、计算机室所有设备和软件,原则上不得外借。使用自带软件需严格管理,

原则上学生不得自带光盘、软盘或其他移动存储器入室使用。

八、计算机网络教室内必须保持清洁,要做到防尘、防静电、防潮、防震、防

阳光直射。计算机室要有配备(安装)防火、防水、防盗等设备措施。

九、严禁在机房内私自配接电器;严禁在电线、电缆上悬挂、堆放物品;严禁在

UPS电源上私拉乱扯用电器;严禁在机房内使用或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挥发

性物品;机房门外严禁堆放杂物和易燃、易爆物;严禁在机房内吸烟和乱丢烟头。

九、因管理不善,致使计算机设备遭受损失者,将视情节追究管理人员以及有

关领导的责任。

十、以上管理制度未尽事宜,由学校主管部门研究酌定。

十一、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民办学校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使用规定

为加强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管理,保证设备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时进入计算机室,进入室内应换拖鞋或鞋套,按指定位置就座,保持安

静,不要喧哗、哄闹,不得在室内抛弃果皮、杂物。

二、未经教师许可,不得随意开启计算机电源,不得将外来软盘、光盘或其他

移动存储器带入机房使用。

三、使用时,应严格按规范操作,完成教师规定的教学任务,使用过程中如发

现设备异常,需立即向教师报告,由教师解决,不要擅自处理。

四、学生上机时,请按照教师或教材内容使用计算机,不要进行与上课内容无

关的操作,严禁登录、下载涉及黑、黄及反动内容的网站。

五、每次使用结束,应填写“使用情况记录”,填写内容:包括上机时间、上

机内容、设备完好情况、使用人姓名等。经教师同意后,方可关闭电源离开。

六、凡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要根据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

和处分,并酌情赔偿。

七、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民办学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八、以上规定未尽事宜,由学校管理部门研究酌定。


本文发布于:2024-09-13 18:49: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2245784214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设备   使用   电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