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试讲常考45篇
目录
小学数学《角的度量》试讲教案...................................................................................................................1
小学数学教师面试试讲模板 ............................................................................................................................3
小学数学10的认识教案试讲 .........................................................................................................................7
小学数学《角的度量》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
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
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
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
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
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
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
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
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
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
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
量的?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
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
闪烁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D.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
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新知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
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
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作业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课后作业:回去讲量角器的组成部分介绍给家长,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
的大小。
四、板书设计:
向左转|向右转
一、角的度量单位:1度或1。
二、量角器的组成
三、测量角的步骤
五、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师面试试讲模板
一、导入环节
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10分钟的试讲,导入时间建议控制在2
分钟以内。
通常学生在导入环节经常出现的一些失误,例如导入内容偏离了学生生
活,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像《垂直与平行》一节,可以用笔掉在地上的位置
关系导入,也可以用08年奥运会开幕式方正,横成行,竖成列导入,前者更加
贴近于小学生的生活,激趣效果更好。第二种常见的失误,导入环节做的活动
和教学内容无关,仅仅激发了学生兴趣,例如上课放了一首儿歌或者一段视
频,结果跟教学内容无关,也是一个失败的导入。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分
析,这里分四大类以例子的形式给出了针对于各类内容的一个例子,供大家参
考。
数与代数部分
例如《最小公倍数》这一节的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报数游戏,依次报数,第一次报2的倍数的同学
站起来,第二次报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开始游戏)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大家有什么特别地发现吗?(学生自由发言)师:那么
在这些站起来两次的同学中,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能否找到最大的和最小的?又
例如《角的分类》一节可以采用谜语,“一件东西手中握,有风不动无风动,
不动无风动有风,夏季摇来乐陶陶——打—生活用品”。通过扇子打开形成的
角度,从而引出角。
图形与几何部分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编个小故事,熊大熊二植树,熊大在
平行四边形土地上植树,熊二在长方形土地上植树,他们各自争论都认为自己
植树面积大,到底谁大呢?或者编个国王的故事,国王将自己的平行四边形和长
方形的土地分给大儿子,小儿子,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父亲偏心,到底有没有呢?
等等都可以。通过这种编个小故事导入,这也是小学数学常见的导入之一。
对于小学数学教材,考试的时候对于数与代数部分和图形与几何部分是考
查频率相对比较高的,因此这也是我们梳理和加强的重点,平时可以像这样多
梳理几篇,形成自己的一个思路。剩下的是统计类的和数学广角部分,对于这
两部分考查频率相对偏低一点,但是我们仍然建议考生复习和准备的时候要全
面,找几篇去设计,训练这部分的内容。
统计类
例如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统计》,可以通过
这种谈话的方式。
谈话:同学们,前两天咱们刚刚开了运动会,喜欢看运动会吗?咱们今天再
去看一场特殊的运动会,好吗?(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仔细看看这幅图,你
看到了什么?
谈话: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同学可能提出很多问题,如:有哪些动
物参与了运动会,它们各有几只?有哪些竞赛项目?……又或者创设与学生实际
生活相同的情景,
例如,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播放
公园、淘气猫乐园、香陈湾游乐园的美丽景色。)生:答……。师:刚才大家纷
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呢?为了让去的地方使大多
数同学满意,我们必须对大家的想法进行调查。(板书课题:统计)。老师想请
同学们帮忙了解大家都愿去什么地方游玩?谁帮老师出出主意?(同学们各抒己
见,发表意见和想法)师: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了不起!通
过这样子的贴近生活的场景进行导入。
数学广角
例如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关植树问
题》。
设计了一个游戏:我用手指示范,先伸出两个手指。问学生中间有几个间
隔,在伸出三个手指,问学生中间有几个间隔,之后让学生自己伸出手指看一
看,并且继续数下去,当学生数到到五个手指应该有四个间隔时,引导学生理
解什么是间隔数,例如: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间隔数为4。如果把每个手
指头看做一棵树呢?又或者创设情境,例如,咱们放假时间最长的节日有哪
些?(春节,国庆节,五一节)那大家五一劳动节都会做什么呢?等等通过这样子
的一些简单的游戏或者情境完成了这节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导入。
总之,针对小学数学教材,建议可以按照这几类,数与代数,图形与几
何,统计类以及数学广角四大类,针对每一类各准备一到两篇试讲的导入,这
样为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20分钟备考时间里设计好一篇好的导入去做一定的积
累和训练。
二、新授课环节
对于新授课环节,这部分内容是一节课的核心环节,也是决定考生去留、
对得分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建议考生花5到6分钟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争取做到以下几点:①课程中使用的例题或者实际问题跟小朋
友的日常生活相关。②在上课的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
争取让学生有触、摸、拼、凑、减等学生活动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③课程主
体内容讲完以后一定要有总结,建议学生总结,其他学生补充,最后老师概括
总结,切记在新授环节的总结一定是主体内容的总结。④部分课程内容可能会
有易错点,针对于这部分内容,考生优先引导学生去总结,也可以用易错题去
引发学生思考,又或者老师可以直接用技巧性的发问,例如:师:小朋友们,
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大家都清楚了吗?学:清楚了。师:老师有几个问题不明白,
小伙伴们,能不能帮一帮老师……。
针对小学数学教材,建议可以事先分模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
类以及数学广角四大类,针对小学数学的每一类挑一到两篇去设计新授课部
分,这样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20分钟备考时间里能够游刃有余地去设计好一篇
课题的新授部分。
三、巩固环节
在巩固环节,建议花1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这一环节考生可以事先去思考
下,小学数学的巩固环节可以采用哪些形式。
例如,直接做练习,抢答,游戏等等,这些形式很多时候都是通用的,通
过这些形式会营造一种好的课堂氛围,是可以给考生加分的。对于巩固的具体
的内容,考生同样是分四类去准备,每个模块写一到两篇。考生切记,巩固环
节的内容一定要和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相匹配,也就是说是授课内容的一个强
化。
四、小结、作业环节
针对于小结和作业环节,建议花不到1分钟的时间,对于小结环节,首先
思考和总结?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定是学生总结。最好是学生总结,其他学生补
充,最后老师做概括性总结。然后思考总结些什么内容?一方面可以是内容层面
的总结,也就是说总结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另外一个方面可以是总结本节课
采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对于方法层面的总结。
最后是作业,对于小学数学试讲,作业可以是课后的习题,也可以让学生
回家完成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开放性的作
业,会给考生加分,这也是我们推崇和建议的地方。
总之
在整个10分钟试讲过程中,导入和新授课环节应精心设计和安排,这两部
分是可以出彩的地方。剩下的巩固、小结、作业环节可以事先做准备,可以分
类去总结和准备,总结一些通用的模板,这样可以有效节约备课在这三个部分
所花的时间,把时间集中在设计安排导入和新授课环节。
小学数学10的认识教案试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数、认、说10;比较9与10的大小;能够工整书写10。
【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一摆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比较9与10的大小的过程,
增强数的感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初步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0的认识及组成。
【难点】10的组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通过学生齐声背诵诗歌《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
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提问:哪些数字是我们的老朋友,哪个数字
是我们的新朋友?
引入课题—《认识10》。
面试过程:
1.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按时到达考试地点,进入候考室候
考。
2.抽题: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
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
题),经考生确认后,系统打印试题清单。
3.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演示活动方
案),备课20分钟。
4.回答规定问题。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
5分钟。
5.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
10分钟。
6.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
辩,时间5分钟。
7.中职文化课(公共科目)类别考生面试与高中类别一致,报考中职专业
课、中职实习指导、日语(初级中学)、俄语(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初级中
学)、日语(高级中学)、俄语(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学)、日语(中
职文化课)、俄语(中职文化课)、心理健康教育(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的考生面
试时,需加试专业知识概述,时间5分钟。
8.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填写《面试评
分表》,经组长签字确认,同时通过面试测评系统提交评分。
本文发布于:2024-09-15 19:40: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4004474221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