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教的是这样的00后学生!他们的这5个特征要弄清!

更新时间:2025-05-08 07:18:44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嘉君昊)

老师,你教的是这样的00后学生!他们的这5个特征要弄

清!

2018年,第一批00后陆续成年,从小学到高中已经

被00后们“占领”了。也就是说,中小学老师们现在教

的学生大多是00后!这篇文章总结了00后学生们的几个

特征,推荐老师们收藏!

本文字数:2762字

阅读时间:5分钟

1

00后怎么评价自己?

答案:开放、独立、自信……

系列纪录片《零零后》总导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

媒学院教授张同道发现,00后这代人最大的特点是开放、自

信和国际化。

《00后画像报告》调查显示,在00后对自己这代人的

认知上,开放、独立、自信、热血等正向选项的支持率都排

在前列,甚至大幅高于“萌佛系”等中性选项。也有46.9%

的00后选择“自我”。

另外,别看图中的“自我”那么大,其实,接近四分之

一的00后明确表示自己学习是为了“报效祖国”。多达八成

00后表示对“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知

情。这表明他们在关心自我发展的同时,也高度关心国家发

展大局。

2

00后真的“毁三观”吗?

答案:对传统美德和主流价值观高度认同

很多人觉得,00后们生活在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传统

美德意识可能会比较淡薄,很容易三观“跑偏”。

但是《00后画像报告》调查显示,他们对传统美德和主

流价值观高度认同,认为自己需要具备善良宽容、自信自

强、诚实守信等多样、全面的品德。

1

比如,在对“路上遇到老人摔倒会主动搀扶吗?”的提

问中,85%以上00后受访者表示要去“扶”。“扶老人被

讹”的新闻的确存在,但00后并未因此变得“明哲保身”。

虽然孩子身上有很多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物

质丰厚的时代里成长,他们大多数情况下感受到的是身边人

给予的爱的关怀。具备了基础条件,他们也有同情心,懂得

去爱别人。

有分析指出,00后既高度认同主流价值观,又具有强烈

的自我意识,希望获得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

他们渴望被尊重,非常认同善良、诚实、谦虚、守信等传统

美德。

3

生活安逸的他们有斗志吗?

答案:用《喜剧之王》里的台词回答你们:“努力!奋

斗!”

18岁了,复旦附中高三学生姚紫馨许下的生日愿望是每

周阅读一本课外书,因为书籍可以“打开通向广阔世界的大

门”。

除了书籍,00后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也很多。好多课

程都有录制视频、课程光盘,他们可以到网络上去寻找,没

理解的内容还可以反复回看。

“咬牙坚持奔跑,微笑面对每一次‘狗啃泥’,不放过

任何展现和提升自我的机会。”福州延安中学学生刘佳艺,

曾去美国密苏里州一所中学访学一年。在陌生的环境里,她

大胆和同学交流,很多外国小伙伴对中国很感兴趣,这激励

着她更加努力,给自己定下每天进步一点的小目标,终于成

为全年级成绩前1%的学生,还代表学校参加了一个国际双语

诗歌朗诵活动。

第一批00后成年了,他们认为成功靠什么?《00后画

像报告》的调查中,近九成的00后首选“奋斗”,大幅高于

“机遇”“天赋亲友”等。

“在该努力的年纪拼搏,以后回望青春才不会有遗

憾。”湖北省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陈丹丹在接受采

访时这样说。

4

2

家长培养00后特长爱好的劲儿白使没?

答案:没!有!

“我喜欢钓鱼、爬树、玩乐器、做各种奇怪的小工具,

父母一直支持我的兴趣。”姚紫馨这样一路成长,总能在大

大小小的挑战中找到快乐。

在她眼中,自己的同学“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风采”:有

要前往匈牙利学圆号的音乐选手,有一天横穿上海的徒步爱

好者,也有未来的戏剧制作人……

借助从小就熟练使用的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工具,00后的

见闻和视野超越了他们的前辈,手游、动漫、玄幻文学、独

特语汇在00后群体中广为流行。每个孩子几乎都能找到适合

自己的那一款文化体验形式或娱乐方式,贴上某一类活动爱

好者的标签。

5

00后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答案:演员、作家、设计师等文艺工作者

00后更具“文艺范”,希望能成为演员、作家、设计师

等文艺工作者。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武汉大学的

一位90后研究生坦言,自己接触的00后明显“更有文艺范

儿,艺术素养比我们好多了”,这和国家发展带来的文化自

信密不可分。

“我爱好文学,我的梦想是用文笔描绘生活的美好、祖

国的伟大,我还希望把传统文化精髓翻译给全世界看,让全

世界更了解中国。”刘佳艺说。

搞定这样的00后,老师试试这么做!

由于时代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差异,00后群体具备很多不

同以往的特质。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甚至与他们

“斗智斗勇”,考验着老师的教育智慧。

乐于融入学生,了解学生的“

3


本文发布于:2024-09-16 03:1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427724422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文化   老师   生活   孩子   方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