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学生特点及教育策略
北戴河中学 韩凤朝
2017.3.1
在我们感叹“80后”“90后”余音缭绕之际,“00后”的群体因为进入青春期,走到了历史的
前台。他们将对未来社会变革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其开放、多元和创新的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也
因此会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肩负起这个重任,将这群迷途羔羊引入正途。
一、“00后”的生存环境
1、社会环境
物质的极大丰富;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丰富的社会经历(旅游);影视书籍(科幻、穿越、动
漫)的影响;嘈杂的网络环境……
2、家庭环境
非常6+1的家庭结构;隔辈教育的代沟差异;过早的接触人情世故成为“小大人”;独立房间的
思考环境;部分二胎带来的失宠;父母离婚带来的伤害;家长过高的期望值……
3、学校教育的缺失
幼儿园、小学、初中初次接触“00后”的无措,导致他们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
二、“00后”的特点
1、孤独、焦虑
他们都是独套公寓里的独子。独套公寓里的独子有什么样的人生感受呢?你可以去试试,到春天的
时候,买一只刚刚生出来的小鸡,养着它,给它好吃好喝,你看看是不是两个礼拜以后小鸡就死掉了,
因为小鸡也会孤独。
现在的孩子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人一孤独,无端伤感,思考力就变得非常强,既不
思考吃,又不思考穿,他就过早地思考了一个终极问题,最高哲学问题,“我存在有什么意义?”,有
时对“死”的理解出现偏差,由此引发一些心理障碍或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有空前的学业压力,这只是显性的,而隐性的东西是孩子们整天跟焦虑高危人群在一
起,这些人是孩子的父母、老师。老师在学校里不停强调考试、学习;孩子回到家,家长也在强调考试、
学习,孩子不焦虑才怪。
孤独焦虑的人达到一定程度便会爆发,从而出现逆反(硬抗-顶撞家长老师、软抗-什么都不干),
孤独焦虑的人行为无所适从时,就会寻求自我的存在感,逃避现实生活-手游、网游、小说。
2、缺乏生活的现实感
媒体的快速发展,“知识”快餐的滋养,知识面相当宽广,但受到年龄、阅历限制,无法准确理
解和消化,说话、处事简单化,难于融入主流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不适应甚至受挫,也将使他们选择
逃避---进入网络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体会真实感、存在感,在真实世界里体会虚拟感。
3、话语权要求高
现今社会一改过去“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的局面,他们与家长、老师直接对话,而且语言不
做修饰,给人的感觉是“争辩”“顶嘴”,他们充分利用了知识面宽的优势,有时会使家长和老师哑
本文发布于:2024-09-16 03:4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429262422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