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
篇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
小学美术论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
学 校: 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
姓 名:刘 柏玉
日 期:2022 年 4 月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
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 刘柏玉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
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根底素质教育。而乐观
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
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为了使
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
学生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
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
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方我在上《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
我制作了一些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
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
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1 / 10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
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
〔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
激发其学习欲望,
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屡次实
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和他
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
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
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我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
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
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
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
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
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到达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
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
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
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三、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2 / 10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表现。美术教学活动如果无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因素,也不是
一堂好的美术课。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
力,同时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
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
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美术是艺术性
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欣赏
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
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
我在上《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一课时,从古代的青铜器到现代精致绝伦
的微雕,都充分地向学生展示了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上课时我尽量
把这些工艺品变成看得清楚、摸得着的物品,例如利用录像、实物投影及收集一
些实物工艺品结合具体直观化进行讲解。《长信宫灯》的古朴、灵便,《莲鹤方
壶》的清新流畅、纤巧,象牙雕的玲珑精巧??学生都看得津津有味:用手指点着,
小心地抚摸着,不可思议地赞叹着。青铜器开展史、景德镇瓷都的精湛技艺、繁
艳华美的景泰蓝及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对我国艺术瑰宝的疯狂掠夺,同学们都听
得如痴如醉,随着激奋的惊叹,随着失去的愤慨,他们的欣赏程度加深了,
爱国主义情感也增强了。另外,在欣赏和学习全部的作品的同时,我还引导学
生了解和学习一些具有高尚品德的艺术家的精神。如我国清代的画家郑板桥刚正
不拘,虽清平却不攀权贵,为官清正廉洁,关心人民的疾苦,常以画兰竹以寄情
怀。又如徐悲鸿,他一生都用画笔鼓励人、鼓舞人,还把自己的画和收藏的逾千
幅名家精品无偿地捐献给祖国。
3 / 10
四、增强学生自信,使每个学生大胆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
个人有了自信心,不管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将成为强者,反之为弱者。
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无
视学生的“学〞,把教学过程“双主体〞交互作用的活动变成教师向学生单向地
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处于被动地适应教师教学,接受现成知识
的〞机器〞,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
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好的
学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应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者结合的评价形
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对美术怀有强烈的渴望,但在美
术教学活动中并非主动参与。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无视他们在美术表现中的任
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时机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
们的自信心。
篇二:中小学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及重要性论文
论中小学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及重要性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
用。开展美术欣赏教育,可以开展学生的全面思维,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美术欣赏通过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
确的认识,学会鉴赏美、创造美。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产生的穿透力和震撼力,
使学生到达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放弃假恶丑,从而使学
生到达人格完善的目的。把美术欣赏课引进美术课堂,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通
4 / 10
过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开展规律,开辟一条能够充分发挥人类先天具备的鉴赏教
育功能的最正确教育途径。
一、欣赏作品的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
1、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
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
《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
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
2、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
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
与技能至关重要。
3、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
篇三:美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本科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如何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中促进
学生的素质教育
——以吉林省某地区中学为例
学生姓名: X X X
指导教师: X X X
学科专业: X X X
学 号: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学习中心: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5 / 10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X X X X 年X X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
1.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稿件,最终形本钱文;
2. 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
3. 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
4. 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
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年 月
摘 要
艺术教育也在近几年的得到了充分的 随着国家在根底教育阶段大力提倡素
质教育,
开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艺术欣赏课尤其是美术欣赏课在学校的整体素质
教育环境中,取得很大的进步。美术教育不仅承当其特殊的人才培养的任务,而
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修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
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审美观。传统教育到素质教育,艺术欣赏
课,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素质
教育是指高质量的教育,学生轻负,教师轻松的的教育模式,以提高质量为目标
的素质教育,重视思想道德素质,能力,个性开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6 / 10
特别是艺术教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所不同,美术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道德,
审美,以及许多其他的教育功能。
美术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在整个艺术欣赏素质教育无法替代的。虽然义务教
育阶段,艺术鉴赏课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的开课量仍然很少,一些地区学校甚至占
用美术课,上其他的课程,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如何进行高效素质教育,把素
质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是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找准位置才能新一轮的教育改
革得到主动权。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创意;美学;素质教育;人生观
前 言
笔者作为吉林省的一名普通基层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做了大量积极的探
索。搞好美术教育要掌握专业根底的教学技巧的同时,提高艺术鉴赏,从而艺术
教育走出低层次,实现其素质教育的价值。必须提高和改变美术教学的技能和技
巧使之更好融入教学,做到读透课本的知识并且教学中要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
注。纠正美术教学两个常见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审美的知
识结构,提高艺术修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直觉。努力建立一套新的美术教
育。作为教学的主阵地,美术课堂是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它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帮助开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一、吉林省某地区根底美术教育现状概述
吉林省位于东三省的中部,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开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农村
和城市的开展水平差距较大。我们仔细了解就会发现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美术教
学实施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经济社会开展较为先进的地区美术教学开展较
7 / 10
好,但仍有很多地方和学校或者说是更多的农村乡镇〔即经济欠兴旺地区〕美术
根底教育总是没有起色,真正相当一大局部学校还没落实美术课,由于片面强调
给语文、数学教师的作业课、自由课、轻松课;长期如此语文、数学成为老师的
责任田,而艺术学科那么成为被遗弃的一片荒土,无种无收。大局部农村学校老
师将美术课视为副科,可上可不上,有美术活动任务就上一上,活动一过,学生
就再也想不到上美术课,在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活动中,农村学生获奖甚少。严重
的是使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正确时机,因为多数农村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毕业后就不升学了,他们再也没有时机接受应有的美术教
育,于是许多人在艺术方面就成了终生“荒废〞,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下,长期
以来制约了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1]
总体来看吉林省的根底美术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理念的陈旧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农村教师因信息闭
塞、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磁场仍强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教
学观念上仍旧是:美术教学就是传统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
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还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无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
程。
〔二〕教学目标的片面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只重
视语、数教学质量的评价。因为美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
应付考试,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丢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培养;
最后教师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
8 / 10
学效果的检测者;学生是美术作品的“复制者〞,教师仍是应试教育的“效仿
者〞。 而无视了美术等其它艺术学科的探索。
〔三〕教学方式的落后
教师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仍然只重视单纯的技能与技巧的训练,
轻视美术文化的学习 ;只重视教师的示范演习,轻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
程。
〔四〕评价标准的单一
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强调美术的技能技法,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
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无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认为只要学生完
成作业,教师一个人给予适当的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
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往往使学生不知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
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评价方式、评价人都是单
一的。在评价中忽略了学生的多元创新素养的养成。
(五)环境条件的制约
1、目前摆在各校面前的突出问题就是美术教学师资严重缺乏。有的农村小学
几乎没有一位美术教学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个别学校有美术教学专业毕业的教
师,在其他学科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安排担任语文或者数学课的教学工作;而美术
学科通常都是由本班语文或者数学教师兼职美术教学工作;多数都是赶鸭子上
架,明知不能而为之。
2、教师编制也呈现不均匀的状态,由于农村教师数量有限,新招聘的教师主
要是以语数外主科教师为主,因此美术教师严重匮乏。一些兼带美术的教师的自
9 / 10
身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勉强正常的开起美术课,但课堂教学的质量得不到保
证。
10 / 10
本文发布于:2024-09-16 16:34: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4756804225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