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

更新时间:2025-05-08 06:36:39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7日发(作者:节白秋)

《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

肥东县实验小学 张秀

教材分析:

第8课《大家的“朋友”》是三年级下册第三部分《我们的公共生活》中的内容,本课共有

两个话题,一个话题是“认识我们的‘朋友’”,一个话题是“善待我们的‘朋友’”。我重在让学生

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通过感受公共设施的“委屈”,倾听公共设施的“心声”,使学生体会到公共

设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爱护,破坏公共设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我的教学从身边的新闻入手,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公共设施有哪些遭到破坏,重点教

会孩子如何善待公共设施,从而理性对待身边的“无声朋友”,养成善待公共设施的好习惯。

不仅如此,本课教学过程渗透法律常识,明白善待不止是自己不破坏,还要制止他人的破

坏行为,做社会的主人翁。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如何去爱护公共设施。

2.情感与态度:

明白小学生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破坏公共设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行为与习惯:

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4.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展示和故事讲述,认识到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感受公共设施的

“委屈”,倾听公共设施的“心声”等活动,体会到公共设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爱护。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如何去爱护公共设施。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照相机

学生准备:

观察学校或者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受损坏的情况,并记录在调查表中。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闻导入

见面问声好,新闻早知道。请看今天的肥东新闻。(播放视频)

这则新闻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关注“公共设施”,齐读课题。

孩子们,你们周围的公共设施现状怎么样?你们的调查结果如何?

二、倾听心声

1.展示课前调查表(生读)

过渡:上节课我们认识他们,这些公共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安全、美观。可是现在......

2.看图片,说心情

过渡:

我们的“朋友”千疮百孔,他们心里满是委屈。来,听听他们的心声。(看视频)

3.生说心声

三、善待朋友

听了朋友的心里话,你的心情如何?难过、气愤……我们应该怎么做?

1.自觉爱护

2.正确使用

a 老师说身上发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关于正确操作公共设施的思考。

b小小讨论会

学生自由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点评。

总结:

听了你们的发言,张老师决定,不责怪那个因不会操作而破坏自助售票机的人。但是我以后遇到新

的公共设施,如果不会操作一定要请教他人,尤其可以请教工作人员,绝不胡乱操作。

过渡:

有的孩子说,我从不破坏公共设施。可是我总是看见别人在破坏。贝贝就遇到这样的情况,

他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3.主动维护(看视频、小组讨论)

A 看视频

B 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说,小组讨论

情景模仿 贝贝看到了什么?应该做呢?

过渡:公共设施是我们的朋友,如果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悲剧发生在五岁的小云身上......(结

果呢?)

4、小小记者会(看视频)

为此,我们的小记者特意咨询了警察叔叔,请看他们带回的报道。

过渡:如果伤害了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谁?是我们自己。

四、总结课堂(寄托希望、完成倡议书)

现在公共设施遭到不少破坏,保护他们是我们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看,有人已经行

动起来了。(看视频)

呼出心声“ 文明从我做起,共建城市文明。”

五、课后实践:

带上倡议书, 和同学一起去社区、广场宣传“爱护公共设施”。

六、板书设计:

大家的“朋友”

正确使用

善待 公共设施 自觉爱护

主动维护

七、教学反思:

1.深入理解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紧扣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重点侧重如何善待公共设施。

2.充分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

课堂上珍视孩子的不同意见,鼓励孩子们讨论时说不同意见。

3.回归生活,让学生置身于现实情境中换位思考。

自觉维护公共设施的话语孩子都会说,真正置身情境中

又会如何呢?设身处地的思考更进一步加深孩子的认识,强化文明意识。

4.不足之处:学生表达偏少,教师表达偏多。


本文发布于:2024-09-17 05:2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5218974227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公共设施   破坏   教学   孩子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