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手中的《同步作文》让人深思作文指导(三年级下册)
这学期,我听了有经验的老师的建议,也像他们班那样,让学生
买了《同步作文》。上第一次作文课主题是“写景”,我强调不能照
搬别人的作文,只能学习或借鉴别人的写法,要写熟悉的真实的景物。
我给他们差不多两堂课的时间,结果大部分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写,
还能抓住景物特点,写得比较顺手,而且没有抄袭现象。当时我就感
觉到《同步作文》给学生带来了帮助。
第二次作文主题是“我的心里话”,相对第一次作文较简单,所
以对于这次作文我满怀信心。我引导学生读作文要求后,让他们在课
内写了差不多一堂课的时间,我要求课后继续写再交。恰好下一节课
是其他老师的课,那位老师让他们自习,于是个个就写作文,下课后
都交作文了。结果我打开他们的作文本大致浏览了一遍,有五分之四
以上的学生基本照搬《同步作文》,最多改了“说心里话”的对象,
有的甚至一篇摘抄一部分拼在作文本上。这简直是让我火冒三丈,气
不打一处来,立刻让班长把《同步作文》全都收上来,要求全班学生
重新写。
看着高高的一摞《同步作文》书,冷静下来想一想这能全怪学生
吗?难道该怪书店的老板?还是怪编此作文书的人?为此,我在全校
3-6年级的班级中作了一次调查,发现这些班级中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学
生都买了《同步作文》或其它类含有习作例文的辅导书。我们不能否
认这些辅助用书对学生没有一点的作用,但通过调查有些学生把此类
书作为写作文的法宝,作文课上离不了。许多老师也反映学生抄袭
《同步作文》现象严重,简直成了“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的八
股文。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生把《同步作文》当成作文课上救命的法宝
呢?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现在大多数学生最讨厌作文课,最怕写作文,如果作文课不写作
文,他们一个个如释重负,喜笑颜开。想一想,这难道不是我们语文
教学的悲哀吗?作文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体现,是学生
用词造句 、布局谋篇能力和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的综合训练。现在我
们好多上了五、六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写文通字顺的作文,更不用谈语
言有文采,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章法。我认为小学生能写好作文一、
二年级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新课标在一、二年级就提出语文教学要对
学生进行写话训练。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
己对周围事物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
语。而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以识字教学为主,忽视作文教
学训练,错过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启蒙阶段。到了
三年级,开始作文教学,老师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做到语言通顺,内容
具体。五、六年级的标准更高,语言有文采,还得有一定的思想性。
如此高的标准,没有一定的梯度,学生当然感到作文困难。怎么办?
《同步作文》上有现成的例文,“借鉴”一下,不就得了吗?
二、命题作文束缚了学生的情感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
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
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
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叶圣
陶先生也道出了作文的真谛,他说:“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来的命题,
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这就要求我们命题是要把题目出在
学生的心坎上,是学生经历过的,熟悉感兴趣的。但我们总是老师命
题学生写,老师让写的,学生胸中不一定有这方面的积蓄。怎么办?
只好搜肠刮肚,挤牙膏似的挤出几句,又怕交上去,老师批评,买本
《同步作文》,“一套”、“二抄”、“三凑”,一次次作文就这样
生产出来了。
三、枯燥乏味的作文课,让学生找到了完成作文的法宝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只有将作文训练置于
言语交际的活动之中,才能有效地锻炼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目前一些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依然还是向学生灌输写作理论知识,
给学生规定各种写作技法的条条框框,而忽视了写作过程与方法的指
导。学生不喜欢这种没有情趣的作文教学,不喜欢教师的这种死板传
统的教学方式。作文课上不听,当然不知如何去写,只好另辟捷径--
抄袭《同步作文》。
四、作文的批阅方式,让学生趋向功利
目前,我们学校批阅作文评价的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待
及格,批语也是一些标签性语言,如:语句通顺,层次清楚,书写认
真等等。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只是急于看一看得到的等级和评语。有
些学生为了得到“优秀”的等级和老师评语中的“美言”,就剽窃
《同步作文》上的作文,这难道不让我们反思作文的评价方式需要改
革吗?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评价学生作文是要“根据各学段的目
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
改的评价,采用多种形式评价。”我们的作文评价方式确实要改革,
否则就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抄袭《同步作文》不就是问题显现
的标志吗?
看着这一摞《同步作文》,我是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更应
该对我们的作文教学进行反思。
[学生手中的《同步作文》让人深思 作文指导(三年级下册)]
本文发布于:2024-09-18 05:18: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6079104230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