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5-05-06 02:40:13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20日发(作者:驹阳朔)

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

三年级作文属于起步作文,在期末复习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刚

刚学习写作文,写作方法讲深讲浅,不好把握,大多数老师不知道从

何下手,只是把一些题目让学生反复地写作。这样做,极容易挫伤学

生习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下面跟大家介绍小学三

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

一、有趣: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

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重要。只有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激发学生

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注意命题和选材。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

在命题和选材上首先要注意命题和选材。 要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

于理解、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

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

《我的妈妈》、《我想xx》、《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

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

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

选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

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

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

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

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

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

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

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其次,要创设情境,激发欲望其次,要创设情境,激发欲望。从

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

望。如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

或各种班级活动开展的实况等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声、形、色的感

观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看、听、想、说、写等,激发学生的

写作兴趣。上作文复习课之前,要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

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例如:

⑴故事式导入。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一上作文课,

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接着由老师讲个小

故事,学生听得专心,笑得开心,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最后再分头

写作,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只要故事较完整,错别字不

多就判“优”等,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⑵活动式导入。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我

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等,让大家参与,然后让学

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最后有重点的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

而且也有话可写,效果较好。

⑶情境式导入。就是为学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

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创

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

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象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

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

文录音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

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可以采用童话故事新编法命题作文。在学习一篇童话的基

础上,要求从新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去重新考虑,设计不同的经过,

得出与课文相同或不同的结果。如学了《乌鸦和狐狸》以后,可以出

个《小乌鸦和小狐狸》的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狐狸是否比老

狐狸更狡猾?是否运用了比老狐狸更高明的手段骗取了小乌鸦的信任?

小乌鸦是否吸取了老乌鸦的教训使小狐狸的鬼主意没有能得逞……引发

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

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

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为学生

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生动、具体、完

美地去想象,直到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得法:注意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

1.在观察中指导复习的习作。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

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

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

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

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在作文的复习教学时,

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

习描写一种水果,让学生看关于一些水果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一些

水果的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一些水果的色彩、形态,

果、肉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

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

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

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

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

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

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

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

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

我在作文复习的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

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

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

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

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一个

我喜欢的物品”片断,我从家里拿来一个小闹钟, 先让学生利用课余

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如“外形→画面→联想→数字

→联系生活的感想”等,在复习课上稍加指导,看到外形,你想到了

什么?看到画面,你想到了什么?看到数字,联系自己的生活,你又想

到了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写出自己联想和感悟。

有个学生这样写:

我高兴地接过小闹钟,仔细地端详起来。这只钟是长方形的,正

面是西湖“柳浪闻鸯”全景图,画面绝大部分是美丽的西湖,湖水平

静得像一面镜子;画面的一侧是一座南宋时期建造的花园, 园里有座柳

浪桥,湖边种着许多柳树。看着画面,我忽然明白了“柳浪闻莺”的

含义。你看,轻风吹过,柳条儿迎风摇摆,那不就像绿色的浪潮一样

吗?那秒针“嘀嗒,嘀嗒”的声响,不是仿佛黄莺在树上婉转地唱着歌

吗?

钟的右上侧有一扇塑料“小窗”,里面就是日历。日历是用塑料

泡沫做底,显出的数字呈大红色。这红色的数字每 24 小时就变换一次,

告诉人们新的一天来到 了。那表示钟点的 12 个数字,“3”和“9”

不过是两个等号,只有“12”和“6” 是两个端端正正的阿拉伯数字,

其余的 8 个数字都只是 8 个小方点,它们均匀地镶嵌在美丽的图画中。

在“12”的下面有一条金黄色的小线,这条细线正指着另一扇绿豆大

小的“红窗”。透过窗口,你只能看见一个数字。如果你拨动闹铃上

的暗钮,让数字对准那条黄线,并上足发条,到了你对准的那个钟点,

一串清脆的铃声就会提醒你。

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

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

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

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

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

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

更完整。

2.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

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 ──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

示很多可爱的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

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 互相启发, 互

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 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

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

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

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

流派。我在复习中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

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

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

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

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3.言之有序,指导学生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写。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往往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很少顾

及写作的顺序。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写放胆文,

到了复习阶段,就应该提醒学生要注意啊一定的顺序写了。

如: 写一件事情,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起因→经过→结果

写景,可以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写。还可以按观察的顺序写。

状物,可以知道学生按“名称→外形→习性(活动)→感情”的顺序

写。

一般来说,在教学中,可以处是一篇范文,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

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写作顺序。然后知道学生观察实物,联想生活,

确定写作的顺序。只要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即使写的不具体,

也要进行表扬和鼓励。

4.言之有物,注意指导学生把重点段落写具体。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文,往往不知道什么是具体,什么是生

动,更不明白为什么要写具体,写生动了。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可以

不过分强调,但是到了复习的阶段,应该强调一下如何写具体了。

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所谓言之有物,写具体,应该包含以

下几方面:

叙述事情,应该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具体地说,能在一段话中

写出两至三个人物活动的动作。

写景的时候,能够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不仅仅能写出

自己看到的内容,而且能写出想到的内容。在一段话中能使用一个比

喻句,就是很伟大的创造了。

状物的时候,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出物的形状或形态;能联系

生活,写出关于物的生活细节。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指导观察,二是提供

适当的范文,为学生引路

①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

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

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都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赞可夫

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印入学

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观察是人

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认真

地去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获得真实、深刻

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

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

在学习描写一种动物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相关的资料、图片等,

使学生对动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实体。观察是一

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体观

察时,首先要告诉学生观察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整体后局部,也可

以先局部后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如观察一只小燕子,从整体上看,

它有一身乌黑光滑发亮的羽毛;从局部看, 它有俊美的翅膀和剪刀式的

尾巴, 还有一张浅黄色的阔嘴巴等,这样各部分合起来,学生头脑里

就自然形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

知道学生观察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世上的万事万物千姿

百态,观察时要注意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如猫的眼睛是绿的,

绿得发亮;同一只猫的眼睛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下,又不相同:

夜晚捕鼠时,它睁得又圆又大,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却眯成一条缝;

又如兔子的眼睛是红的,像两颗红宝石;鸡的眼睛是黑的,天一黑就看

不见东西等等。这样,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不仅了解到事物

的主要情况、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获得感性的认识,而且还帮助

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掌握对事物的描写方法。通过对动物的

描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对周围人和事的描写,使他们懂得观

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

② 范文引路,读中学写,了解重点段落的写作方法

读写结合是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一条宝贵的经验。在三年级的作文

教学和作文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加以应用。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

该结合具体的段落,进行讲解,说明写作的方法和好处,然后贴船下

篙,进行相似的模仿练笔,这样学生就能够学会写具体,言之有物了。

例如我们要指导学生练习写一个小动物的外形,可以出示片段:

梅花鹿

我很喜欢公园里的梅花鹿。(总写喜欢)//它穿着高雅,长得俊俏,

浅黄色的毛外衣上点缀着朵朵梅花图案。我想,梅花鹿就是因此而得

名吧?//(分写一)梅花鹿的全身总是干干净净的,从无污染的痕迹;两只

大眼睛总是带着机警的神情,再配上头顶那两只珊瑚似的桂冠──鹿茸,

真像是高傲的公主。(分写二)

大公鸡

我家养了许多鸡,我特别喜爱那只金黄公鸡。我爱这只金黄公鸡,

是因为它与别的鸡不一样。//(总写喜欢)它高高的个子,身体十分壮实,

头上戴着一顶大红冠子,身上穿的那身金黄袍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分写一)它尾巴长长的,走起微微摆动,像个挺胸昂首的武士,实在

惹人喜爱。//(分写二)

通过阅读讨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总,总写了什么特点。什么

是分写,是如何 分写的,写出了什么特点?

然后告诉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能按一定的顺

序,或者先总后分,或按从头、身、尾、四肢的顺序来观察小动物。

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能抓住毛色、形状、体态、大小等方面来细致

地观察。观察动物,既可全方位观察,也可重点观察。如以大公鸡为

例,我们就可以对它的毛色、眼睛、冠子、翅膀、尾巴进行多方面观

察,描写外形,首先要捕捉特征。

再后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具体描写所写的动物的外形特点,如

大小的特点,肥瘦的特点,毛色的特点,头、身、尾巴、四肢等方面

的特点。描写外形要着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做到条分缕析,层次井

然,切忌语无伦次。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外

到内,或从主到次。在描写的时候,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尽量

地人格化地描述,力求把文章的语言描述的生动而富有情趣。要注意

抓住动物的突出特点来描述。比如你要描写大象的外形特点,就应该

抓住大象与众不同的地方来描写最后出示一幅图画或一个事物,让学

生观察后练习写作。 如观察另外一只大公鸡, 让学生练习写“我喜欢

大公鸡”。

5.降低难度,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

现实中,不少教师口口声声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一

定要认真学!” 可这样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另外有些老师“心比

天高”,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多挑剔,一味训斥,使学生对老师

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说这个过度很重要,我

们要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它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

基础。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关于写作部分中明确提出: “降低起

始阶段的难度。 ” 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大

意义。同样,这一指导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也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中高年级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

是刚从高年级下来教三年级时,往往会不习惯学生的作文,怎么那么

短,那么简单。不要忘了,那还是八九周岁的孩子,他才开始学写作

文。从说到写,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需要一个过程,对他们过高的

要求势必会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惧怕作文的心理。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

事,一件很有趣的事。学生大胆地写,自由地写,写出之后,再给予

肯定、鼓励,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喜欢作文。更重要的

是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在全班同学面前得到老师的表扬或

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的内心充满快乐,这种“快乐”会

使学生热爱作文,对写作充满自信,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有

了这种心理基础,学生的思维会变得非常活跃,大脑处于一种开放的

状态,其写出来的习作也会内容丰富。例如学生写《我喜欢的小动

物》,有一个学生写小金鱼,只写了几句话,很简短,但他把外形、

生活习性表达清楚了,就应该给与表扬。这对他以后学习作文是有帮

助的。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沟通

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有位教育

家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学生

都有强烈的好胜心、上进心,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因此,

我们在作文讲评中,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

以激励为主,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赞扬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

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

任、和期望。比如,及时公布优秀作文的名单,搞优秀作文展或推荐

发表,把学生写到的好思想、好行为、好语句以及独到的见解和观察

都搜集起来,然后在班上富有感情地朗读,意在表扬和提倡,由此增

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有效果: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写法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步学习写作文,很难考虑篇的概念。在平时的

练笔过程中,写一段话是可以。到了第二学期的作文复习的阶段,老

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写一篇文章,而不是写一段话。使学生竖立

写篇的概念。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应该使学生认识三段式。指导

学生初步了解 “三段式”写法,我常用的方法是读中学写。

在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一篇与习作内容相关的范文,指导学生读

中学写,读中悟写。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

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快速打开

写作的思路。例如在作文指导课中的小游戏做完而又画出模式构思图

之后,展示范文,指导学生理解写作模式。

洗手帕

今天,老师从包里拿出一块皱巴巴的小手帕。手帕上有几只小白

兔,看样子,它一点也不高兴。原来,手帕上沾满了灰尘,脏乎乎的。

老师问:“能不能用这块手帕揩鼻子?”同学们都喊起来了:“不

行,不行!要洗一洗。”刘老师从讲台里拿了一个花脸盆,请两个同学

打来一盆水,又拿出一块小肥皂,就开始洗手帕了。

“啪! ”老师把手帕丢进了水里。 但小手帕没有沉下去,刘老师连

忙用手按了按,又来回摆了摆。等手帕全浸湿了,就捞出来打肥皂。

打完了肥皂,刘老师就用劲地搓起来。搓呀搓,搓出了好多肥皂泡。

可能是太脏了吧,连搓出来的肥皂泡也变成黑乎乎的了。刘老师放在

水里清了清,水一下子也变黑了。刘老师连忙叫同学换来了一盆清水,

又把手帕洗了一遍。

等老师拧干给我们看时,呀,洗得真干净呀!这时,我才看清了手

帕上的全部东西,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和她的妈妈。它们全露出

了甜甜的笑容,好像在感谢老师哩!

老师评说:这篇作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

这是写记叙文的一种最基本的章法。文章写的全是老师洗手帕。这里

有看,有听,有想。通过看、听、想,知道了为什么要洗手帕、怎样

洗手帕以及洗的结果怎样。尽管洗手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要写

具体也不容易,尤其是事情的重点→洗,要观察仔细,具体描述。老

师怎么洗的呢?“丢→按→摆→捞→打(涂抹肥皂)→搓→ 清→换→清。

从小作者的文章看,他观察得非常仔细,非常有条理,给我们留下 的

印象更深。

而后对照三段式模式图,指导学生写作: 这种方法告诉我们,写

一篇文章,可以分为三段写。

【一看就懂】 ①开头→②中间→③结尾

起因→ 经过 → 结果

【一学就会】 这是学习写记叙文的一种最基本的章法。是按事情

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初学习作一般从这一方法练习开始。

通过反复的“三段式”的练习,一般三至五次,学生即可确立基

本格式。当然,这只是叙事的三段式,还写景的三段式,状物的三段

式等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25: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8135084237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观察   作文   写作   想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