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文库 第05期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科学课导入阶段引入这节内容时,首先要根据课
程标准及教材设计的要求进行情景设置,其次教师
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把学生带入到本节知识点之
中,最后再以具体形象为主体、富有层次性与系统
性为特征来吸引同学们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新知探
索过程中所产生强烈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
堂教学活动中去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也是非常重要
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小学科学实验”一课时讲授
《观察力》、“水与空气接触后产生了什么现象?”这
一节内容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物质生活以及人
生理想理解等方面有一个基本认识;然后,在情境
创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
技术将这些教学任务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出来,
让学生可以更直观有趣的了解所学知识。
1 情境创设教学概述
1.1 情境创设的意义
情境创设的意义是指学生对周围环境和所发生
事件产生兴趣,引起注意,激发其情感体验。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对生活中常见
事物产生兴趣,激发起学习动机,使他们能够主动
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其次。通过教师
设计各种情景问题调动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而让学生能更加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再次就是培
养小学生热爱科技以及探究自然现象等能力与良好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同学
间关系友好化发展以及形成和谐民主平等氛围,提
高小学科学课学习效率及效果。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
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是非常重要。首先教师
要有一定的洞察能力。对所教课程了解清楚后才能
进行下一步准备工作;其次根据自己设计好课前情
景导入、课堂提问环节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调动
起其积极性与参与度,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手段引入
新课题或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共鸣,最后在教学过
程中,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的一种方法。
潘荟芬
1.2 情境创设的方法
科学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使用的具体
现象,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分析等,教师可以通
过创设情境来激发起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
我们知道人脑有五种感觉即左右手相差5度;右手
指平均数大而角小并且不稳定;眼睛看不清示信号
时就会产生错误判断从而错失教学目标和内容。因
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
析、推理等思维过程。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可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性,从而提
高教学效率。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有趣、新颖且
富有情趣的内容以图画或者声音或音乐等形式呈现
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对所听到和看到的是什么?有
哪些画面及图片等等对一些简单而又不复杂的问题
进行探究与分析。
1.3 情境创设的过程
情境创设的过程,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
合学生认知水平、课程内容等来设计和实施情景。
首先要明确导入阶段:即引导学习者了解所学知识,
其次是通过对教材中有关科学事实进行思考并提出
疑问激发兴趣,再次从课堂开始到结束这段时间内
产生新奇问题和困惑使其迅速进入状态从而达到学
习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
及学习情况,对情境创设做出恰当、合理地安排。
首先是导入环节:科学课中有很多内容都很抽象,
因此在进行课堂引入之前我们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等
手段展示一些直观性比较强且有趣的图片和动画来
吸引同学们兴趣,然后就是设计问题让学生产生强
烈探究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并
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进而达到良好
效果。
2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现状
2.1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基本情况
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情况还是比较满
意,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单
一化、低效等现状。首先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老师讲课就是简单的“念”字和
2022.03(上) 知识文库
67
知识文库 第05期
词语;其次是教师所教内容不够新颖性且缺少吸引
力。例如:小学科学课程中有很多实验仪器,但由
于学校资源有限导致实验室条件差而被取消了,有
一些器材也因为设备问题未能正常使用或闲置等原
因不能发挥其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情境创设:(1)通过多媒
体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在的小学生对事
物有很强好奇心和求知欲。(2)小学科学课前准备
充分。从教学要求和目标出发、结合教材内容设计
合理有效的情境等。可以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对学生
授课。
2.2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问题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考虑学
生对教材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以及不适合学生学习
能力发展和心理特征特点。根据这一问题提出以下
几个方面:第一,课程目标;第二,学科性质;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通过分析这几个问题可
以看出:课程标准是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进行设
计的,分别是科学探究、实验结果、和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程度。
根据以上的分析,教师可以在课堂情境创设中
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老师问“我们来给
大家介绍工业文明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时可让同
学们回答一下问题;也可以引导其他同学思考这个
问题,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了他们学习认识上有差
异。首先要明确提出该题目的意义、基本思路及主
要任务等方面。其次,教师需要了解教材中关于课
程内容与目标要求所反映出来的是哪部分知识点。
2.3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原因
情境教学是指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
合适时机,运用一定形式,引导、刺激和检查来创
设特定情况下发生的、真实存在与我们平常生活中
各种情景。从客观角度:通过对身边事物进行观察
研究从而得出结论。从学生立场来看:科学知识来
源于现实社会环境中所形成或正在学习过程当中已
有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教学活
动中学生是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
式学习。
目前的小学课堂情境创设,存在着很多因素导
致学生不能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教师在
讲授小学生对水和空气进行认识时,没有考虑其他
影响因素;有部分同学不理解水是什么样?这就需要
我们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等等…这些都
说明了教学目标与任务之间的联系性不够强、缺乏
一定的针对性等一系列原因造成情境创设过程中有
68
知识文库 2022.03(上)
待解决或存在于课堂中。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且
静止在教室内,而应该让学生参与互动进入课堂。
3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堂情境创设的形式过于单一。目前大
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是通过
教师现场布置制作、展示等方式来完成。教师对情
境创设的认识不够深刻,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
的发展,学生越来越能体会到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
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学习。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观
念影响,学校领导及老师没有意识去重视这些新型
媒体。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现象:有些班级把自己布
置得十分漂亮而其他同学都不看;有个别教师利用
课件、电影、视频等其它资源创设情境来吸引小学
生的注意力等等。
而在实际情况下,很多小学科学课都无法做到
将其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全
面发展和提升;其次就是所选择地教材不够丰富、
内容不适合当前时代背景以及小学生年龄特点等等
因素导致情境创设效果不佳甚至出现问题,使得课
堂教学中的情景创建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再次
是对于数学知识理解方面存在偏差。
目前,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对课堂
导入环节不重视。一些老师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和学习热情往往会选择直接进入新课进行讲授知识
内容;也有些学校领导认为只要把一节课上好就行
了;还有些学校虽然要求要做实验、动手制作等活
动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与欲望,但是教师没有过多
的时间去了解每一个小学科学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情
境创设问题。
4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4.1 加强建设情境创设重要性的认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创设情境的重
要性,意识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在科学课教
学过程中必须把知识传授法与体验式感受方法相结
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锻炼
动手能力”;其次应确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
础:树立以探究为主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
的新时期素质化课堂;再次要注重激发每个孩子参
与课堂,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在
实践中掌握所学理论。
目前,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已经不能很好地
适应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改革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在
课堂上引入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并激
发起学习动机。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设置
悬念来吸引小学生注意力;通过设置情景让同学们
知识文库 第05期
自己去感受和参与到课程中进行探究活动等方法提
高了他们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和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要充
分调动起师生之间情感上和心理方面等多方面因素
来共同完成课堂情境创设。重视培养全体参与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不同个人对同一
个问题有不同看法或观点也是不一样之见;同时每
一个个体也存在着差异性:在面对同样性质相同或
者类似内容相同但特点迥异的小学科学课程时,教
师应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
进行教学设计与选择。
4.2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加强教师培养与
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课堂
活动开展的促进者,因此,教师要以自己为主体进
行教育。首先要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合
格优秀师范生应该具备良好道德品质、专业知识与
技能以及较强综合能力等方面,其次教师应不断更
新观念认识到学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价
值、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富有激情的人,而不是
被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住了,不能再沿用过去那种填
鸭式教育方式方法去培养和提升自己。
要想培养和教育好科学课情境创设就必须以人
为本。首先从课程设置上看,根据学科教学内容、
学情特点及发展需要设计相应的导入语来激发同学
们对知识点进行探究活动,其次加强老师自身素质
建设,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更新自己所教专业能力结
构与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以及综合实践经
验等方面都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且和谐愉快的学
习环境和氛围。
4.3 创设情境教学的环境
教师在情境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导入环节。首先要设计好科学的学习活
动。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们明确探究、了解知识。
其次是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等形式来激发小学生对
生物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他们参与课程的积极
性;最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直观形象且有
一定规律或联系生活实际场景引入课例情境教学中
去。第二,问题解决环节,即在课堂上要设计好科
学的学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
出一个个有吸引力的情境。比如说“我们周围环境
是什么样”,“我们身边存在哪些资源和他们所需要
学习到的东西关系着等问题,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
的话题,再例如:用多媒体幻灯片来创设情景就是,
利用课件把教室里出现的各种形状及大小不同且色
彩鲜明而有趣的东西,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展示的
东西不一定与实际生活有关,却可能会给同学们带
来一些心理暗示或情绪上的影响”等等。
4.4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科学课堂素
质
教师在课堂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讲解教
材知识。例如: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我是一名
小科学家”。首先让同学们了解什么叫课题?这个问题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其次教师要用自
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和实验方
法等方面内容;最后在课堂中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活
动或提问学生,通过这些环节来培养全体同学对本
节课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方式密切相关,只
有在课堂上给学困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温馨和谐,
充满乐趣的情境环境中才能提高他们对新课程内容
产生兴趣,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
去做来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例如:当老师提出
“为什么”这个主题时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下相
关图片等让同学们感受到学习气氛和氛围;然后再
请几位同学分别说出这些内容后在课堂上讲一个精
彩绝伦的故事。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教师扮演着
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不容忽视的角色。而情境
教学是现代科学化课堂不可或缺也必不能少,它要
求老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形式多样和内
容丰富多彩的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
欲之间的关系,效果最好的调整方式是以人为本观
念指导下的教育活动设计,即教师在进行课前预习
环节中对所学知识充分了解后再组织情境教学过程
设计。
通过以上的研究与探讨,不难发现科学课堂情
境创设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
意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该把自己置身于
学习活动之中,为教学服务于学生产生情感体验;
同时也应适当地处理好师生关系、师道之间存在的
问题,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所带来不同方面因素对科
学课本身产生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使整个教育更
加高效化和人性化,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
中来并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昆山开发区兵希小学)
2022.03(上) 知识文库
6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03: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8518004238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