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考点、准考证号、座号,同
时在答题卡 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号,每个书写框只能填写一个阿拉伯数字,要求字体
工整、笔记清晰。
2.请考生认真核对答题卡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准考证号、座号与本人姓名、准考证号、
座号是否 一致。
3.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答案
标号涂黑。 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
4.答其他题目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
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
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 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
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6.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白头携老 举案齐眉 夫唱妇随 契阔同心
B.扶危济困 雪中送碳 古道热肠 助人为乐
C,色彩斑斓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光怪陆离
D.刻烛赋诗 凿壁借光 悬梁刺股 襄莹映雪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o (3 分)
A.“你过来,”名叫五月玫瑰的牛说,“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
B.紫禁城城墙有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
西华门。
C.雪莱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歌颂西方,表现出对社会
变革的
呼唤与期待。
D.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
一棵地摸……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3分)
A.手如柔黄,肤如凝脂,领如蜻妹,齿如瓠犀。
B.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了《诗经》“六义”的意思,指出:“比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辞也。”
B.“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其中,《大学》《中庸》两篇
是宋 人从《周礼》中抽出来的。
C.“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
出自海明 威的《丧钟为谁而鸣》。
D.1918年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
小说。
6.古诗文填空(5分)
(1)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2)_______________,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3)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二、阅读鉴赏(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
李时珍传
李时珍,字东璧,薪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
景所增亦 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
先后增补全一千五百五十 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宿之,乃穷搜博釆,
芟烦补阙, 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
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 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
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 上之朝,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
方书籍。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 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选自《明史》第二百九十九卷,有删改)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 增:_________
(2)时称大备 备:_________
(3)时珍市之 病:_________
(4)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 详:_________
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侧重介绍李时珍的医学成就,突出他继承前人遗产并推动医药学发展的贡献。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纲目分明,将三百七十四种药物分为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C.李时珍的医药学贡献既与他的勤奋努力分不开,也与他的严谨科学态度分不开。
D.本文是一篇传记,但带有某些说明文的特色,使用了 “列数字” “作比较”等方法。 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文竹
贾平凹
离开我的文竹,到这闹闹嚷嚷的城市里釆购,差不多是一个月的光景了。一个月里,时间
的脚步儿这 般蜘1®,竟裹得我走不脱这个城市,夜里都梦着回去,见到了我的文竹。
去年的春上,我去天静山上访友,主人是好花的,植得一院红的白的紫的,然而,我却一
下子看定了 那里边的这盆文竹了。她那时还小,一个枝儿,一乍高的来样,却微微仄了身
去,未醉欲醉的样子,乍醒 未醒的样子,我爱怜地扑近去,却舍不得手动,出气儿倒吹得
她袅袅拂拂,是纤影儿的巧妙了,是梦幻儿 的甜美了。我不禁叫道:
“这不是一首诗吗? ”
主人夸我说的极是,便将她送与我了。从此我得了这仙物,置在我的书案,成为我书房的
第五宝了。 她果然地好,每天夜里,写作疲倦,我都要对着那文竹儿坐上片刻,月光是溶
溶的,从窗极里悄没声儿地进来,文竹愈觉得清雅,长长的叶瓣儿呈着阳阴,楚楚地,似
乎色调又在变幻……。这时候,我心神俱静,一切杂思邪念荡然无存,心里尽是绿的纯净,
绿的充实。一时间,只觉得在这深深的黑夜里,一切都消失了,只有我了;我也要在这深
深的夜里化羽而去了呢。
她陪着我,度过了一个春天,经过了一个冬天,她开始发了新芽,抽了新叶,一天天长大
起来,已经 不是单枝,而是三枝四枝,盈盈地,是一大盆的了。我真不晓得,她是什么精
灵儿变的,是来净化人心的 吗?是来拯救我灵魂的吗?当我快乐的时侯,她将这快乐满盆
摇曳,当我烦闷的时候,她将这烦闷淡化得 是一片虚影,我就守在她的面前,弄起笔墨,
做起我的文章了。人都说我的文章有情有韵,那全是她的, 是她流进这字里行间的。啊,
她就是这般地美好,在这个世界里,文竹是我的知己,我是再也离不得她了。
然而,我却告别了她,到这闹市里来釆购,将她托付养育在隔壁的人家了。
这人家会精心养育吗?他们是些粗心的人,会把她一早端在阳光下晒着,夜来了,会又端
着放在室里 吗? 一天可以办到,两天可以办到,十天八天,一个月,他们会是不耐烦了,
把她丢在窗下,随那风儿吹 着,尘儿迷着,那叶怕要黄去了,脱去了,一片一片,卷进那
猪圈牛棚任六畜糟踏去了。那么,每天浇一 次水,恐怕也是做不到的,或许记得了倒一碗
半杯残茶,或许就灌一勺涮锅水呢。那文竹怎么受得了呢, 她是干不得的,也是湿不得的,
夕阳西下的时候,舀一碗水来,那不是净水,也不是溶着化肥的水,是在 瓶子里抠了很久
的马蹄皮子的水,端起来,点点滴滴地渗下去的呢……
唉,我真糊涂,怎么就托付了他们,使我的文竹受这么大的委屈啊!
釆购还没有完成,身儿还不能回去,愁得无奈了,我去跑遍这城的所有花市,去看这里的
文竹。文竹倒也不少,但全都没有我的文竹的天然,神韵也淡多了,浅多了。但是,得意
洋洋之际,立即便是无穷无尽地思念我的文竹的愁绪。夜里歪在床上,似睡却醒,梦儿便
姗姗地又来了,但来到的不是那文竹,是一
个姑娘,我惊异着这女子的娟好,她却仄身伏在门上,抖抖削肩,唧唧嗒嗒地哭泣了。
“你为什么哭了? ”我问。
“我伤心,我生下来,人人都爱我,却都不理解我,忌妒我,我怎么不哭呢? ”她说,眼
泪就流了下来。
哦,这般儿的女子处境,我是知道的:她们都是心性儿天似的清高,命却似纸一般的贱薄,
都易折,皎皎者易污啊。
“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为什么要这样? ”
我却淡淡地笑了:
“谁叫你长得这么美呢? ”
她却睁大了眼睛,定定地看着我,有了几分愤怒;我很是窘了。她突然说:
“美是我的错吗?我到这个世上来,就是来作用,贡献美的。或许我是纤弱的,但我娇贵,
但我任性, 我不容忍任何污染!”
我大大地吃惊了 :
“你是谁,叫什么名字? ”
“文竹!”
文竹?我大叫一声,睁开眼来,才知道是一场梦了。啊,是一场梦呢?往日的梦醒,使我
失落,这梦, 却使我这般地内疚,这般的伤感!我沉吟着,感到我托付不妥的罪过,感到
我应该去保护我的责任,我一 定是要回去的了,我得去看我的文竹了。
(有删改)
10. 文章开篇部分补充交代文竹的来历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11. 理解文章画线句子的含义,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4分)
三、课程理论(8分)
13.判断题(在正确的后面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乂”)。
(1) 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
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
(2)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是第二学
段(3-4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 ()
(3) 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
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
为一体的,不应该当作外在的附 加任务。 ()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一推荐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都要在教
科书中做相应的安排,必须编成课文。 ()
四、教学实践(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阅读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完成14-15题。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
14.这三首诗所在的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生灵”,把它们编在同一课中的意图是什么?(2
分)
15.围绕课后任务中“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色”写
一个教学活动设 计(只需要写出活动过程即可)。(6分)
1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
形象直观的教学 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下面是统编义务
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板块“识字”中的第三课《小青蛙》的教学设计,请你谈谈如
何落实课标识字教学建议。(6分)
一、 认识新朋友,了解小青蛙
1.谜语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谜语:大大眼睛绿衣裳,常在稻田把歌唱。保护
禾苗吃害 虫,要论本领它最强。打一动物)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
同学们猜对了,它就是小青蛙,是我们这节课要结识的一位新朋友,让我们亲切地喊出它
的名字吧一 —小青蛙!
2.你们认识小青蛙吗?谁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3.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6页,谁能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4.请同学们观察题目中的“青”字,“青”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生字,它是会意字。你们看,
小青蛙身 穿绿色的衣裳,所以,“青”在本课指的是一种什么颜色?(生:绿色。)
同学们说对了,“青”的本义是草木萌发时的绿色,后来也指蓝色或黑色。你们能说出几个
带“青” 字的表示绿色、蓝色、黑色的词语吗?
二、 练习读儿歌,自主识记生字
出示学习任务(一):
练读儿歌,并读给同桌听。
取出信封中的生字卡片,自己练习读一读。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说给同桌听。
1 .这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出示)先自己练习读一读吧!(生自由练读)
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2.听老师读一遍儿歌,注意听准字音,特别是自己练读时读不准的字,要格外用心听。(师
范读)
3.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好儿歌啊?要想把儿歌读好,就要把字音读准。下面,就请拿出信
封里的生字 卡片,同桌之间互相认读“眼、保、护、害、事、让、病”这几个生字。
4.这些生字中有哪些字是你平时就见过的?在哪里见过?(学生可能在日常生活和阅读中
见到过这些 字,因此可以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运用生活中的积累来识记生字)
5.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汉字的。(“害、事”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眼、保”用加一加
的方法来 记;“护、让、病”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
6.请同学们拿出词语卡片,认读文中出现的词语,看看去掉拼音是否还能认识: 眼晴、保
护、爱护、害虫、事情、生病
7.因为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因而我们要“保护”小青蛙,(出示“保护” 一词)谁能找到
它出现在哪 句诗中?读一读,你能用“保护”说一句话吗?读诗句:“请你爱护小青蛙,
好让禾苗不生病。”
三、 练读儿歌,了解大意
这些生字大家都认识了,我们再来读一读儿歌,一定会读得更加顺畅、流利。 出示学习任
务二:
自己练读儿歌,要读得正确、流利。
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儿歌的大意,读懂了哪一句就把哪句讲给同桌听。
推荐一名讲得好的同学到前面汇报。
四、 指导书写生字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青、气、生”三个生字,重点指导“青”字。(提示学生注意坐
姿及执笔 姿势)
(节选自《小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1期)
17.阅读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写出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6分)
附:教材节选
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独特的感受,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让我们一 起来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
可以围绕哪些话题交流读书心得呢?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你怎么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选择一两个大家感兴趣的、值得
讨论的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交流之前,想想围绕话题谈论哪些具体内容。可以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
想法或观点。 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
实想法,哪怕你的想法与大多 数人不一样。
交流时,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想法,对于不同的想法,想想他们的理由
是什么。
和同学分享交流之后,说说你对这本书有了哪些新的想法。
18,以下是某位老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的教学实例,本案例存在若干
不足,请你从教 学目标和教师引导语方面作简要评析。(6分)
附一:教材节选
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你与他们的交流并不多。让我们借这
次习作 的机会,把平时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与他们真心“交谈”。
和他们说些什么呢?
。可以回忆你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
。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
你想对父母说的话也许有很多,可以一一列出来,从中选出最想说的写成一封信。用恰当
的语言 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他们体会到你的爱,理解你的看法,接纳你的建议。
附二: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写作课。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大屏幕。哪位同学给大家读
一读这些名 言?(多媒体出示关于父爱、母爱的名言,指名朗读)
师:读了这些名言,同学们想到了谁?
生:想到了爸爸妈妈。
师:生活中你们和爸爸妈妈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吗?
生1:是的,我有什么秘密都会告诉妈妈。
生2:我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有些话我没有机会告诉他们。
师:是啊!有的同学平时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可是
有些话说不 出口,或者不方便说,怎么办?
生: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发微信。
师:这节课,老师就为同学们创造一个机会,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向父母说说
自己的心里 话,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今天的习作就是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信的格式大家还记得吧?(师:详细讲
解书信格式, 开头称呼、问候语、祝福语、署名、时间都要写在规定位置)哪位同学先来
分享一下和父母之间的故事?
生1:我的妈妈很疼爱我,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就连我的书包都是她每天帮我整理的。星
期天,同学 邀我出去玩,妈妈总是不放心,让我在家学习。让我觉得生活没有太多自由。
师:哪位同学接着分享?
生2:我想说说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个比较急性的人,而且性格很强势。妈妈非常疼爱
我,关心我, 生病的时候她把我照顾得很好。
师:解决了 “有米下锅”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讨论“为炊有术”的问题。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拟一个什么题目合适?
生1: “爸爸,我想对你说”或者“给爸爸的一封信”。
生2: “妈妈,你错怪我了”。
师:我们来明确一下文章中的人称。
生:使用第一人称。
师:写信就得使用第一人称。提到说话对象时,也就是对方时,应该使用哪个人称呢?
生:应该运用第二人称“您”或者“你”。
师:上面明确了人称。那我们看到信的正文怎样开头,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吸引读者呢?
请看大屏幕, 哪位同学给大家读读。
师:这些都是引子,引出你要说出的话,开头最好要开门见山,这些就是文章的中心。
生:我想对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别把我当孩子了。我先写妈妈把我当小孩的事,再举
一个我已经 长大,能做很多事的例子。
师:说得太好了,写出了具体事件,丰富了文章的内容。选取两件事,让文章条理清晰,
有序、有理、 有说服力。
师:文章的框架我们已经构建好了,下面我们应该怎样美化文章呢?就是我们与父母之间
的事,怎样 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感同身受?
生:我们在叙述事件的时侯,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细致地描绘。
师:我们学过的描写方法还有哪些?
生:还有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
师:同学们掌握了描写的方法。怎样结束文章才能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
生1:可以在文章的结尾段,写出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表达自己的感情,点明文章的中心。
生2:结尾处可呼应开头。
师:这样文章的结构就完整了,情感也表达出来了。下面我们拿出手中的笔,和我们的父
母说说心里 话吧!
(生构思写作)
五、写作表达(40分)
19.请从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要求不透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800
字。
题目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不一样,成长也是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条条大道通罗马。无
论你的 成长过程是坦途还是荆棘丛生,任何一种成长都会教你懂得承受、谦让、珍惜、拼
搏、担当……面对 成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题目二:读一本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学生,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
们一样。
请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作品中
选择一 两本,写一篇推介性文章。
要求:围绕书目,把你对作者的了解、书中你最熟悉的篇目、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书目的
传播影响等写清楚,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01: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9128784241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