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的教学反思(优秀10篇)

更新时间:2025-05-04 22:28:52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25日发(作者:双秋白)

小学音乐的教学反思(优秀10篇)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一

《摇啊摇》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童年》中的一首表演歌曲。这是一首

孩子们熟悉的、摇篮曲体裁的上海童谣,歌曲6/8拍,宫调式。歌曲旋律平

稳、安静,富有水波荡漾、小船摇动的韵律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歌词非

常。.。

《摇啊摇》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童年》中的一首表演歌曲。这是一首

孩子们熟悉的、摇篮曲体裁的上海童谣,歌曲6/8拍,宫调式。歌曲旋律平

稳、安静,富有水波荡漾、小船摇动的韵律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歌词非常

口语化,像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时的语言和歌唱。

这首歌很多学生都熟悉它儿歌朗读的方式,因此歌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

主要放在指导学生用清晰的声音歌唱。为帮助学生表达歌词的意境,我设计了

“划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声音喊一喊外婆、闻一闻馒头的香味”等情境。

学生在愉快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自然地感受并表现出了摇篮曲式的风格。

歌曲的难点在于两句“摇到外婆桥”,虽然他们的歌词一样,但是旋律不一

样。同学们很容易思维定势,唱了上行的旋律后就再也下不来导致2句歌词唱

同一个旋律。为此我先让同学们找到歌曲中相同的歌词部分。然后让他们听对

比他们之间的区别,然后再唱。同时我用手势引导学生进行演唱,第一句是上

行,第二句下行,这样很容易就克服了这个毛病。另外,这首歌曲很简单,但

是它的节拍却是三年级学生从没有接触过的。6/8拍的时值怎么走学生根本无

从下手,我就通过和34拍的对比教学来让他们明白。通过重点对节拍节奏的训

练加深他们对6/8拍的认识,也取得了一点效果。我想下节课再巩固一下学生

应该能初步掌握了。

通过课前精心的设计和课堂上灵活的施教,本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孩子们对绍兴的童谣很陌生,因此在歌曲《摇啊摇》的学唱之后,我向

学生们推荐欣赏了几首绍兴传统的弄堂童谣,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

玩一玩现在流行的一些健康有益的童谣游戏,引导学生喜爱绍兴地方音乐,扩

展了他们的音乐视野。

第 1 页 共 12 页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二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在我教小学音乐这段时间,便有着这样的

深刻的体会:学校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唱简

谱。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强化听的感觉。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

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

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

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

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重视“听”的教

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学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

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

堑,而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

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学时

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

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

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来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

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

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

觉。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

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

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

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

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所以在

学唱新歌之前,我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起,

先让同学们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在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

第 2 页 共 12 页

一起弹唱。这样,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

教材上的歌曲,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与主动性。同样的,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在学唱新简谱之前创

编,也可以在学完了新歌之后来创编。这样都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

感之中学习简谱。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在我教小学音乐这短短的一年时间,便有

着这样的深刻的体会:学校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

识唱简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上几点反思。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三

《卖报歌》曲调明快、流畅,并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

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光明的渴望。其实,大多数的学生在

没教唱之前就会唱这首歌了,而且学此歌的热情持续时间比其他的歌短。当我

拿到新教材中的这首歌时,我心里有一种冲动:我何不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

曲,来了解更多的音乐及音乐以外的相关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

规律,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的。

我设定的学习目标是:根据学生能分辨速度、力度等原有认识水平,在学

生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歌曲的真实情感。帮助学

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

国而努力学习。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

歌曲的旋律、节奏。同时收集聂耳的有关作品,并欣赏他的有关作品,使学生

从中感受不同年代作品的风格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我安排学生聆听歌曲《卖报歌》。由于这首歌曲非常熟悉,学生普遍会唱一

点,我为了达到课堂效果的高潮,就设计了律动这一环节。我为每个学生准备

了一些废报纸作为道具,让学生拿在手里,然后随着音乐跳起来。“啦啦啦,

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学生仿佛就是扮演剧中报童的小毛头,兴趣

盎然,充分达到了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四

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小朋友们兴高

第 3 页 共 12 页

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

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

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同学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学段不

同的要求。因此,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

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的使用这个“工具”

呢。

一、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强化听觉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和到听觉的作用,识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

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

高再唱简谱,同学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识谱。 如:

在一节唱歌课中,当同学走进音乐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

并让同学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同学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

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同学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同学学习音

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同学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同学在

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同学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

的热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

美。先唱歌后识谱就是先让同学放下心理负担,让同学先唱☆☆唱歌,用自身

的声音去表示音乐,从而激发同学的兴趣,让同学感到这节课是轻松愉快、有

所“成绩”的,而且有表示自我的空间。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发明性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识谱教学也不例外。

发明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即

兴活动的方式给同学发挥发明想象的空间和机会。 其实,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

多种多样。丰富的创编形式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身的成绩感之中学习简谱,

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

堂,面向全体。”根据同学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

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

第 4 页 共 12 页

同学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示能力、鉴赏能力、发明能力。让每个小朋友真正的

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发明。

最新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五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具有浓厚侗族风格的歌曲,歌曲教学最大的难点是多

处切分音以及二声部的演唱,而且切分音还以两种形式出现,所以在教学时,

设计了两个课时,而且把这两个难点分开教学,期望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播放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少数民族侗族的风光和三大特色,

了解的侗族的生活以及侗族的风土人情,以激起学生对歌曲的浓厚兴趣。然后

顺势让学生来听听侗族的歌曲《迷人的火塘》,播放范唱,让学生对歌曲的各个

部分有个整体的印象。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

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然后再分别学唱两个声

部。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

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

在歌曲处理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和学生一起分析歌曲,让学生自己找出适

合本课歌曲的演唱方法及演唱情绪。这样学生在进行演唱时就会增强演唱的兴

趣。也可以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使学生印象深刻,便于加强学生的音乐感。同时

以学生为主体是让学生更好的走进音乐课、走进音乐的一个有效手段。找出四

个学生领唱,然后根据分好的高低声部加上老师的伴奏共同表演唱这首歌曲。

也许是这首歌真的激起了学生的唱歌欲望,也许是我首次尝试领唱的演唱

方式吸引了学生,总之这节课上同学们非常的投入。虽然有学生的投入,老师

的指导,不过合唱始终是难点,它是需要有一定的功底和时间的花费的,一节

课40分钟,真正花费在二声部合唱的时间还是有限的,所以学生还是很容易串

调,特别是低声部,把握不住自己的旋律。如果仅靠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是远远

不够的,这对我们音乐老师的教学也是很大的难题。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六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

学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

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

第 5 页 共 12 页

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

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

要形式。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在我教小学音乐这短短的一年时间,

便有着这样的深刻的体会:学校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

也是识唱简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

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

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

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

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做为音乐老师不

能剥夺学生聆听音乐的权力,一首乐曲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

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重“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学时

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

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

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

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学时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

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

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来了熟悉旋

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

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

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二、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由于经济形社会环境的现在文化传播媒介的广泛,流行、商业化的艺术音

乐等,都成为现在学生盲目追宠的所谓新风尚。音乐课堂上学生都在以他们的

审美要求去审美着歌曲。是不是够流行,够不够酷……等这些因素。为了培养

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树立,又不让学生厌倦音乐课首先就是投学生所好,从他

们的兴趣出发。所以音乐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学习观,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

第 6 页 共 12 页

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

等姊妹艺术的综合入手。上音乐课时,我就从学生喜爱的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或影视着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感受参与鉴赏。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从而老师学

能从中,引导 学生兴趣的去学习了解音乐的不同领域。如自己很喜欢这首歌曲

就,把你对这首歌的喜欢之情,容入歌曲中让聆听者知道你喜欢这首歌曲。以

这种教学手段

引领学生知道音乐不单单只是开口就唱,还到表达人内心的情感。音乐教

学要多元化,所以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唱。让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就要让音乐

课堂丰富、多元。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这种相融通关系,充分以挥与运用各种

艺术门类的来同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合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如用形体动作配

合音乐节奏,用表演及情节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明

暗、相同与不同等等。所以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与审情趣,先让学生喜欢

你的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七

欣赏维瓦尔弟的《春》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程序:

一、揭示乐曲的曲式结构:直截了当告诉学生,这首音乐是回旋曲。它的

曲式结构是这样的:A-B-A-C-A-D-A-E-A。其中A是主题音乐,B、C、D、E分

别为不同的插部。

二、了解音乐的主题乐句。唱音乐主题:听老师唱一唱,跟随老师唱一唱

(音乐相对学生的年龄水平有相当难度);聆听音乐主题,你觉得主题音乐带给

你怎样的感觉,让你联想到春天的什么?再次聆听哼唱主题音乐加深对主题音

乐的印象,并感受春的生机。找主题音乐,聆听全曲,如果听到主题音乐哼唱

并举手表示。

三、聆听各个插部。听后说一说,音乐的特征,想象可能是表现春天的那

一种形象?聆听验证,并结合“生活实际——绘画色彩——音乐特征”三者的

联系,为各个插部填上颜色,并说出理由,要求以音乐特点为主。

四、完整的聆听。分两个环节,一通过录像观看聆听,了解小提琴协奏曲

所用的乐器,聆听中观察每个形象分别用什么乐器表现,有什么特点。二完整

第 7 页 共 12 页

聆听,整体感受欣赏。

反思:

这样的教学程序,和以往不同主要在于第一个环节。自从音乐新课程实施

以来直截了当的告知,几乎从音乐课堂上消失了。似乎只有学生自己探索的才

是唯一正确的,否则就不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会扼杀学生的发展了。可

是将近三年毫无疑问的引来了争议:有时候为什么放着直道不走,偏偏要拐弯

抹角呢?淡化了双基的音乐教学,路走得长吗?

从课堂实施的效果来说,我觉得学生就了解了回旋曲的曲式结构,并能够

感受到《春》是回旋曲这一点,是非常乐意和自豪的。(现在想来如有一张量化

的表格来衡量该多好!)这一点从学生认真聆听的表情、态度和言语上体现的很

明显。本次教学,三个教学班的纪律都非常好。

就首先哼唱了解主题音乐这样的教学设计,最初的想法是承接曲式结构的

介绍,直奔主题,比较省事、省时。了解主题音乐共安排了四个环节,唱——

听——再听——找。逐一加深印象,增强体验,春天的音乐印象被牢牢刻在学

生的脑海里。学生在初听主题时都面带微笑、眼露喜色。丁一涵说:“我觉得

仿佛春天的万物都在复苏的感觉,充满了生机。”徐阳说:“好像小草欣欣然

张来了眼,小动物们在忙碌着,大家都很开心。”蒋紫嫣:“人们的心情是喜

悦的,好像在春游,很热闹。”……而寻找“春天”时,三个班的学生几乎全

都能高举手臂,快乐的哼唱,学生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

色彩和音乐的通感有时是建立在一种直觉的表达上的,当要学生回答一个

为什么的时候,则更多的是建立于生活实际的感受中。于是音乐便从生活与色

彩间淡出了。有意识的要求学生将联系的着眼点放在音乐上,围绕音乐,从音

乐的高低、强弱、快慢、音乐的情绪等音乐要素出发来谈谈感受,这很有必

要。比如学生在表现第二插部的音乐时,颜色感各不相同,那么不妨再来聆听

一遍音乐,再次感受一下音乐的特征。学生都说这段音乐很柔和,很优美。交

流中刘蕊同学来了个总结:“我觉得音乐很柔和,淡雅的颜色都很适合。”真

让人心花怒放。

这节课花了大约三十五分钟的时间欣赏《春》,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如果

第 8 页 共 12 页

参照教师用书的建议,我显然是大大超时了,但是从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反应和

注意的集中度来观察,学生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烦躁不安或者不愿意继续聆

听的感觉。相反,听完一遍,学生还会有所担心的、着急的恳求:“再听一

遍!我们还要再听一遍!”究其原因,我觉得当学生觉得能够清晰的了解音乐

要素,并明白音乐要素所要表达的含义时,也必将对音乐产生兴趣,而且这种

兴趣决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浅层兴趣。原因之二,器乐的演奏在音乐诸要素中同

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使得他们在观看录像时,就等于

给了学生与大师交流的机会。在录像欣赏中,学生可以通过视觉直观地感受小

提琴、大提琴的演奏,各种乐器的配合。尤其当小提琴表现小鸟的鸣叫和大提

琴表现春雷声声时,更加身临其境。学生可以清楚明白的感觉到小提琴的颤音

从演奏者的指尖流淌出来,而大提琴演奏者有力的振臂则让人感受了那尽情投

入的演奏。录像的现场表演让学生大开眼界,学生很乐于接受。真希望教材能

多一些这样的配备。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八

这首《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典型的“花儿”体裁的民歌。“花儿”是

回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体裁之一,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其特点是

高亢、奔放。一听旋律,学生的兴趣就少了很多,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对这

个体裁的歌曲不喜欢,其实这首歌曲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可以说是西

北民歌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所以,在欣赏之前,我首先给他们介绍了这首歌

曲,然后就让他们进行听赏,听完以后并能回答一个问题,就是这首歌曲的特

点是什么,多说学生还是能体会到奔放这一点的。有些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开

朗,活动就来就相对积极一些,有一些同学性格比较内向,活动起来就比较被

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想出一些办法来调动这些

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我们的教学

效果一定能够达到最大化。在下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注重学生的

参与性,让学生和我一起置身于音乐当中,这样课堂气氛肯定会更活跃。

在这堂课中演唱是个亮点,总体来说这节课很好的完成了教学内容,使的

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花儿和山歌的民歌形式。

第 9 页 共 12 页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九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

族的音乐文化素质。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

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通过自我的不断反思,探索出解决音乐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

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

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二、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

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

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三、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

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四、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

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

乐,热爱艺术。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十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告诉我,现在的音乐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

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和交流情感,并获得创

造、表现、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组合、运用、创新的能力,在

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

1、弃传统的苦学,推行“乐学”

整个教学始终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我从全面提

高学生素质出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方法上变繁为简,变

厌为趣,变深奥为通俗易懂,变被动为主动,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富于创

造,充分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特别是

第 10 页 共 12 页

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2、音乐课,多媒体电脑其乐融融。

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在音乐课中大有用武之地。利用其色彩鲜艳,图形生动、形象的特

点,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像相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起

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深厚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去。

3、把静态的歌曲内容作动态处理

在处理歌曲《大雨和小雨》的过程中,把知识与实际有机结合,把静态的

歌曲内容作动态处理。用声势节奏练习、师生对唱、模唱等活动架起主客体之

间的。桥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探索、发现,在培养学生的表现

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素质。

反思这节课,给我留下了一些遗憾:

一、教案设计容量太大,导致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其课堂的精

华没能展现,在四把不同颜色伞上旋律戏雨后,我悄悄看了一下时间,呀,只

有三分钟了,因此,我就慌慌忙忙让学生听了一遍歌曲踩雨,就结束了此课,

给人以没有完成教学内容的感觉。

二、如果能把教学环节组织得更周密一些,教学效果会好一点。我认为歌

曲处理上所花时间偏长,应精减精练。

三、对于学生识谱能力的估计,不能准确到位,也就是说,了解学生的力

度不够,导致学生给老师提了一个小小要求,“老师,你可以不给我弹琴,我

相信我会唱好的。”具体说:在戏雨视唱《踩雨》第二乐段的旋律时,因歌谱

节奏复杂,高音较少,我担心学生唱不好,总用风琴帮着学生,其实这个环节

在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是很好的,应该放手给学生。

四、处理教学时间思维不够灵活,其实,剩下的两分钟,改为看雨听赏

《雨打芭蕉》,让学生在美的画面中欣赏雨景,感受大自然的美,给人的感觉也

将会是一节完整的课。

总之,通过仔细地研究,全面地分析自己所讲过的课,我认为这是对自己

第 11 页 共 12 页

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中,我的音乐教学在各位同事的

帮助下,会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第 12 页 共

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5:5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2149414254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音乐   教学   歌曲   学习   同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