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二届初中小班化教育获奖论文
第一篇:杭州市第二届初中小班化教育获奖论文
杭州市第二届初中小班化教育获奖论文
名 单
一等奖(13篇)
题
目
单
位
姓 名
小班化英语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初中英语口语评价尝试
小班条件下的科学学科小组合作活动研究
《历史与社会》的课外学习活动
推进语文对话教学促进小班学生个性发展
对杭州市XX中学小班化教育中学生情感意志品质 的调查
个性带来自信
小班化背景下优化初中生数学学习笔记的实践
扬起阅读之帆,绽放个性花蕾
小班化教学让学生享有教学公平
七年级小班英语课外作业布置“项目化”的设计策 略研究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我选择,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
二等奖(24篇)
题
目
让教学公平从理想走向现实
在对话中达成“真、善、美”
关于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小班化让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
中动起来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启动,寻理,关注
合作学习——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活力因子
下城区青春中学 杭州市第六中学 杭州市第六中学 杭州市第六中学
杭州市第六中学 江干区采荷中学 萧山区湘湖初中 杭州市文晖中学 萧
山区湘湖初中 杭州康桥中学 下城区青春中学 余杭区良渚一中
萧山区党山中学
杭州市开元中学
单
位
下城区青春中学 杭州市康桥中学 下城区青春中学 西湖区十三中
余杭区信达外国语学校
下城区青春中学 夏衍中学
余杭区临平一中
王
婷
王晓春
李玉明
郭为民
余卫东
章朝春
毛文杰
姚琪翔
高艳丽
郑德雄 徐
红
沈建刚
李
琴 潘向明 邬昌玲(执笔)何业强
姓 名
徐
红郑德雄 王红玉 曹树宏 王红梅 戴秀梅 钱
蓉 石瑛莹
小班条件下量化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小班化下让学生
认同合作、学会合作
小班化教学中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有效性探索 吹皱一池春水
发挥小班化评价优势促进初中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自主开发和利
用
籍深厚的湘湖文化
构灵动的综合实践 尊重个性
演绎个性
让“评价之舟”在学海里推波助澜 抓住心灵
唤醒主体
提升水平将对话进行到底 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
小班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探究 “问题—探究”教学法在
小班教育中的尝试 让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异”决成败
重“异”而博发
初中小班化实施对话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学习中合作
在合作中学习小班化教学的互动、互助形式研究
三等奖(37篇)题
目
小班化教育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探究
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
小班环境下实施分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班化教育在定向运动训练中的探讨
小班化背景下学生多元化评价的策略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在小班中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科举考试
初中小班化科学学科教育中实施档案袋评价初探
小班化教学中的“多向提问”研究
科学合作学习在“准小班化”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落实英语分层教学
初中小班化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浅议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中对学生焦虑心理的调控----兼述初中生
英语学习焦虑心理的成因 英语课堂要小中见“大”
杭州市第六中学
上城区江城中学
杭州市文晖中学
富阳市南津中学 学校初中部
杭州市第六中学
萧山区湘湖初中
萧山区赭山初中
萧山区衙前镇中
杭州市第六中学
杭州市光明中学
萧山区湘湖初中
萧山区新街镇中
拱墅区和睦中学
拱墅区拱宸中学
下城区朝晖中学
余杭区临平三中
杭州市开元中学
杭州市第六中学
单
位
下城区青春中学 上城区铁路中学 下城区凤起中学 富阳市大源镇中
下城区启正中学 上城区铁路中学 拱墅区大关中学 萧山区新街初中 下
城区朝晖中学 余杭区双林中学 拱墅区行知中学 杭州市第六中学 拱墅
区和睦中学 拱墅区大关中学 朝晖中学
柳燕华 蒋迎春 林义东 王仲波 叶晓峰 吴春兰 郦吉仁 朱杭锋 黄志
平徐文杰 唐慧琴 文成勇 金
鑫 杨小春 张毓琴 张传玲 范艾平周薇 徐建平
姓 名陈国庆 杨昕珠 黎土菊 李保亭 邵松泉 楼利群 张永莲 周玲莉
金国祥 徐梅芬 徐伟庭 汤
平戴 莺
刘鹏雁 周丽亚
大班小班化:在作业反馈中凸显个性
小班化教育中作业布置的有效策略研究
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自主化小班管理模式的构建和操作
基于小班化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实践 探索
小班化语文教学中课堂评价性语言的运用
生活化、活动化、和谐化——从一节公开课例谈小 班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小班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 考
学生自主高质
教师预设优化
让批判精神点亮生态课堂—谈生态课堂理念下批判 性阅读教学的
策略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主角
数学课堂因你而精彩
探求有效学习路径 实现主动发展愿景
小班化为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施带来空间 基于小班的初中体育与
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培养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浅谈初中小班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巧用心理效应
凸显小班化教学优势
“民主—个性—活动性评价”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 究
“合作探究”在小班化科学课程中的运用
初中小班化思品教学中良好学习共同体的创建策略
协商式评价在小班化教育中的运用
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
杭州北苑实验中学 杭州文晖中学 杭州市第六中学
杭州市第六中学
萧山区衙前镇中
杭州市文晖中学 下城区启正中学 拱墅区行知中学 拱墅区行知中学
下城区江心岛实验学校拱墅区和睦中学
萧山区瓜沥一中 萧山区闻堰初中
拱墅区和睦中学
青春中学
江干区采荷中学 江干区采荷实验学校 机场路中学 江干区采荷中学
江干区采荷中学 江干区天杭实验学校 江干区采荷中学
应康强
葛元钟
刘雅芬 吕益群 阮
敏
吕益群
朱立佳
刘海彬
庄荣生
吴伯渠
李
霖
陈 青
陈
莲
龙志祥
钱国夫
沈美娟
王
敏
朱红丽
虞晓慧
李玉梅
陈夏莉
何秋萍
朱慧军
陈夏莉
第二篇:杭州市第五届小学小班化教育获奖论文
杭州市第五届小学小班化教育获奖论文
名 单
一等奖(28篇)
题
目
单
位
姓 名
朱雪莲
西湖区文三教育集团嘉“选择”,让课堂充满生机
一景,一课,一行,一思
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合作策略研究
三位小班学生的的合同教学实践分析报告 让个性之花在课堂上尽
情地绽放 合着“小班化教育”的节拍 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和
孩子们一起走进科学实践活动 真实的情境,真实的语言 动静结合,相
得益彰
小班化教育对学校工作的促进与影响
“多维”课外阅读引领学生多元发展
小班化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观察实验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的小班化动态英语作业的探索与实践 “角落活动”
在小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模仿
游戏
想象
互动
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新思路 “瘦身”促“量变”到
“质变” 主动发展,生命之树常青
新课改背景下小班化教学的创新实践探索 天地虽小
文章可大
小班低段学生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培养浅谈 小班化课堂,让人
与人的对话更精彩 张扬个性
注重过程
评价促成长 在开放性评价中成长
在自主实践中感悟写作的真谛 三阅其书
入境感悟
关于不同写话类型学生的个案研究报告
绿苑小学
萧山区江寺小学 拱墅区德胜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萧山区瓜沥
镇明德学校 下城区青蓝小学 上城区天地实验小学 西湖区文三教育集团
嘉绿苑小学
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 西湖区育才教育集团第一实验小学 富阳市永
昌镇中心小学 拱墅区香积寺巷小学 上城区天地实验小学 富阳市永昌镇
中心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滨江区江南实验学校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下城区朝晖实验小学 下城区青蓝教育集团学校胜蓝分校
拱墅区拱宸桥小学 余杭区塘栖三小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拱墅区拱宸桥小学 下城区文龙巷小学 下城区朝晖新村七区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余杭区丁河中心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陶敏清
戚欢祥
曾文明
厉
哲
俞黎萍
胡艳英
叶
莎
邓文娥
高一鸣
管
静
何生平许
琴
倪金华
沈
颉
罗玲燕
徐慧琴
仲
云
方
勤
顾晓倩
马
理
傅世玉
姚芳华 卫国梅
章
群
许
珂
金
珍
李亚兰
徐
瑾
杜小瑜
戴一苗
二等奖(44篇)
题
目
例谈在小班化课堂中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师生和谐对话,共建和谐课堂
我的作业我做主
小班数学课堂“合作评价”的策略研究 在小班化教育下个性化数
学课堂教学研究 等待积蓄能量,反思促进发展
由小班低段数学课堂教学片段引出的思考
小班数学课堂中对困难生进行个别化教学的策略 同步教学
异步发展 让精彩在开放中生成 走进生活
采撷生活
有效互动
有效合作
有效分层 创设人文环境
促进学生发展 让每个孩子都“百分百” 多看
多说
多做
多想
科学课中学生持续探究的实践研究 反璞归真
舞动精彩
小班环境中的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小班化英语教学中强化评价激励功能的若干尝试 兴趣
信心
适性教学召唤学困生“回归”
小学音乐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方式的研
究
小学低年段小班化形体训练课的评价方法 体验着
快乐着
在研究中活动
在活动中研究 既雕既刻
复归于朴
在小班化模式下小学美术评价系统的探索 中队美术休闲活动日实
践研究
发挥小班优势,构建以班级整体为单位的学习模式 小班化教学—
—英语口语运用能力提高的催化剂 实施班级差异管理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快乐成长
自主发展
透析案例谈教师的评价角色
移花接木——高段小班化教育中采用面的实践与研究
单
位
上城区回族穆兴小学
滨江区江南实验学校
上城区紫阳小学
下城区长寿桥教育集团长青分校
余杭区塘栖三小
萧山区衙前镇农村小学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富阳市永昌二小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萧山区市北小学
余杭区闲林镇中心小学
绿城育华小学
江干区艮山路小学
江干区天杭实验学校
拱墅区祥符镇中心小学
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
下城区青蓝教育集团学校胜蓝分校
上城区胜利小学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绿城育华小学
江干区南肖埠小学
上城区天长小学
下城区京都小学
拱墅区卖鱼桥小学
下沙开发区文海实验学校
富阳市永昌镇中心小学
富阳市永昌镇中心小学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建德市明珠实验小学
余杭区瓶窑第一小学
西湖区育才教育集团第一实验小学
西湖区西湖小学(文新校区)
建德市新安江第二小学
江干区春芽实验小学
余杭区乾元中心小学
姓 名
许兆琛
童永健
傅颂九
陈群华
曹掌华
张金华 于海娜
黄丽娜
徐
进
汪学瑾
田国庆
孙冬梅
范耿泉
李
敏
潘江儿
陈俊俊
周向鹏
沈力伟
马
兰
张羽习
张
虹
徐
峰
金林萍
徐
艳
包华静
周泉
黄晓华
许
琴
宋杭晨
徐虹敏
何志强 蒋丽姣
施
萍
徐春菊
张晓玲
薛
焱
徐芬英 浅谈小班化教育中对低年段弱势男生的关注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让小班语文课堂教学散发独特的魅力
拱墅区大关小学 小班化环境中学困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上城区紫阳小学 小班化环境下催化个体生命的成长
余杭区塘栖三小 小班背景下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余杭区丁河中心小学 以生为本,个性化阅读让课堂充满活力
滨江区闻涛小学 开放作业
其乐无穷——小班化数学教学开放型作
业设计实践探索及研究 拱墅区香积寺巷小学
倾听——对话的基石
萧山区裘江小学 何必圈住——对寻找农村小学语文学科学习资源
群
落的再思考
富阳永昌二小 三等奖(65篇)
题
目
单
位
让学生走的更远
下城区青蓝小学 我的眼里有你,也有他
拱墅区卖鱼桥小学 让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
萧山区裘江小学 浅谈在小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拱墅区拱宸桥小学 加强学科渗透,优化小班数学课堂教学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在小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参与策略研究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小班环境内新课标指导下的开放式教学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让低年级学生在“多元评价”中快乐成长
下城区永天实验小学 小班化数学课堂练习低效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研究
滨江区滨兴学校 玩得开心,学得快乐
上城区紫阳小学 怎样唤醒孩子的耳朵
萧山区德意实验小学 朴素的课堂
有效的教学
萧山区裘江小学 减少简单重复
加强数学素养
江干区春芽实验学校 小班化数学课外作业有效设计策略
江干区艮山路小学 让每颗星星都闪亮
江干区濮家教育集团 在分类批改中营造成功的乐园
江干区天杭实验学校 让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摇篮
西湖区文一街小学 走在爱任务的交叉线上
萧山区裘江小学 电话连线
架起英语对话之桥
建德市明珠实验小学 活用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效率
萧山区瓜沥三小
小班环境下小学高段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临安市杭州天目外国语学校“鹦鹉学舌”亦生动
上城区紫阳小学 对于小班化教学中动态英语作业模式的探索与实
践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小班音乐欣赏教学汇总“参与体验”模式的
实践性
应用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小班环境下提高课堂唱歌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
研究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游戏中学音乐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利用“互交”提高实效
富阳市永昌镇中心小学
张敏宏
陈
芬
郑国云
姚芳华
丁芳娣
沈
捷
孙彩萍
陈玲燕
钱国盛
姓 名
金
洁 李艳飞 李
钟 阮朝霞
傅晓婷
朱晓妍
李
萍
金
宏
裘姣云
俞剑锋
张江英
陈
芸 傅其娟
徐益萍
李育红
钱
苗
郑小伟
张雅君
何国赞
饶燕南
张玲华
周庆
毛慈萍
陈加洪
倪
娜
李孟媛
陆
褒
徐小平
小班体育课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
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的尝试
小学低年级小班美术课堂中激发儿童想象力的实践与思考
七彩的儿童世界
小班化环境下小学美术“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小班情趣教学初探,提高生命美术的教学质量 利用网络丰富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 让每个孩子都亮丽起来
发挥小班优势,实施有效合作学习有效合作
快乐学习
谈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环境创设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想说爱
你不容易
小班化环境下主题性学习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赏识教育想说爱你不
容易
“小班化”情境下学生个性尊严的培养策略 论小班化课堂教学师
生交往的新特点 以情感为纽带,构建和谐小班团队
小班背景下,语文课堂活动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教学设计要量身
定做
小班化教学中实施体验式作文教学新思路 小班全员参与,读书成
为习惯,校园弥漫书香 利用差异,实现个性化学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说” 小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实
践与探索 我手写我心
把握课堂动态,生成小班精彩
小班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与实践 高段习作自主评价模式
的探索与实践 积淀底蕴,张扬风格,提升素质 尊重差异
因材施教
凭借小班课堂优势
实现语文课程目标 给孩子一片蓝天
描绘七彩的童年
——小班写话教学的一些尝试 高质量生疑
高效率释疑
高层次延疑
——让“疑”成为小班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小班化教学——让数学
课“动”起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让课堂成为每个学生成长的绿洲
建德市明珠实验小学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下沙开发区文海实验小学
滨江区江南实验学校 绿城育华小学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拱墅区大关
小学
西湖区育才教育集团第一实验小学 萧山区江寺小学 下城区青蓝小
学 余杭区瓶窑第一小学 余杭区瓶窑镇北湖中心小学
余杭区良渚二小
淳安县左口乡中心小学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上城区紫阳小学
下沙开发区文海实验小学
拱墅区大关小学
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小
余杭区丁河中心小学 上城区饮马井巷小学
下沙开发区文海实验小学 下沙开发区文海实验小学
绿城育华小学 萧山区裘江小学 余杭区瓶窑一小 拱墅区大关小学
上城区杭师院第一附小 余杭区瓶窑镇长命小学 滨江区闻涛小学 江
干区四季青小学 临安市高虹小学 临安市太阳小学 余杭塘栖三小 余杭
区塘栖三小
上城区天地实验小学 余杭丁河中心小学 萧山裘江小学 陈君浩 吴
德霞 余寿娟 刘红蕾 郑霄峰 葛羽骅 刘
芬 姚玉明 倪丽芳 申屠萍 唐玉琴 王海华 阮荣生 田建立 项红桃 叶
晋 王中束 杨
洁 贺珍姣 屠侃颖 洪
莹 朱芬华 许小军 许道栋 杨丽萍 吕永巧 沈银燕 陆芳英 赵正清 徐
华芳 李建尔 陶
越 来国文 王红霞 程
盈 马
燕 施水女 沈
莉
叶
莎 沈建锋 胡可君
第三篇:杭州市第五届小学小班化教育获奖教案(定稿)
杭州市第五届小学小班化教育获奖教案
名 单
一
等
奖(27篇)
题
目
“诺曼底”号遇难记
风娃娃
画杨桃 枫桥夜泊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搭石
美丽的小兴安岭 去年的树 一碗馄饨 窗前的气球 秋韵
一二年级观察写话 牙
7的乘法口诀 克与千克 锐角和钝角 估计
小数的性质 对称图形 换个方法做贺卡
A Teaching Plan for Disneyland LET’S talk 秋天的保健
喜悦 坐立走有精神 团团圆圆 我是什么
二 题
目
四个太阳
盘古开天地
从现在开始
单
位
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
富阳市实验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下城区青蓝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上城区杭师院第一附小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拱墅区半山实验小学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下城区永天实验小学
萧山区德意实验小学
下城区长寿桥小学长青 分校
下城区胜蓝小学
丰收的
下城区青蓝小学
下城区胜蓝小学
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
文海实验学校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拱墅区大关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江干区四季青小学
拱墅区和睦小学
文海实验学校
江干区濮家小学
等
奖(50篇)
单
位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上城区杭师院第一附小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姓 名
何慧玲 包小燕 潘慧琴 蔡红霞 陈
婷 陈
岚 戴一苗 徐华芳 沈婷婷 陈
嫣 余琴珠 许
乐 朱雪晴 陈群华 徐雅飞 陈佳媚 蔡武娟 许海燕 潘
珠 叶
晋 王来中 严
莹 林
怡 徐杨娟 张企荣 黄霄峰 杨开智 余寿娟 鲍海淞
姓 名
章
群 胡
珏 陈
群
陶罐和铁罐 搭石
加法的运算定律 总复习
(一)万以内加减法整理复习能站立的动物 我是什么 四季 树真好
浅水洼里的小鱼 美丽的茶垫 认识东南西北 观察物体
认识折线统计图 克与千克 烙饼的策略
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 方向
多边形的面积 小心“电老虎” 比较水的多少 研究不同用途的纸
走进因特网世界 How many Let’s play football Let’s learn 单簧管
波尔卡 寸金难买寸光阴 为什么是母亲河 毽儿飞 勇闯难关 畅游西湖 青
蛙的一天 我做的笔筒 我的新鞋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掌声 凹凸魅力 快乐的人 美丽的对称 掌声
位置与方向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拱墅区香积寺巷小学
拱墅区大关小学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江干区四季青小学
江干区四季青小学
拱墅区和睦小学
上城区胜利小学
上城区天长小学
富阳市永昌镇中小
下城区青蓝小学
萧山区裘江小学
下城区青蓝小学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拱墅区和睦小学
上城区紫阳小学
下城区长寿桥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余杭区瓶窑镇长命小学
下沙文海实验学校
下城区胜蓝小学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绿城育华小学
绿城育华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下城区胜蓝小学
上城区杭师院第一附小
拱墅区建新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下沙文海实验学校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下沙文海实验学校
萧山区临浦镇东藩小学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拱墅区香积寺巷小学
西湖区文新小学
西湖区文三嘉绿苑小学
西湖区西子湖小学
江干天杭实验学校
江干区天杭实验学校
江干区采二教育集团
言
妍 唐海琴 陆军裔 朱
强 厉
哲 朱
青 唐海荣 张晓舟 陆
虹 徐华昆 许
琴 虞
佳 李
钟 胡艳英 黄丽娜 郑建花 傅颂九 包弈颖 吴月兰 李建尔 董银萍 余
燕 申屠坚 朱海燕 张
虹 诸国英 王乐平吴海燕 孙丽女 蔡
微 杨
蓬 周霞 顾朝轶 周泉 何丰丽 钟丹韫 宋杭晨 许东方 田巧玲 郑雅敏
童北平童国兰 蒋春霞 赵
萍
身边的设计艺术 巧巧手 秋天的雨 奖牌颁给谁 南辕北辙
江干区南肖埠小学 滨江区滨兴学校 萧山裘江小学 余杭区塘栖三小
余杭区塘栖三小
沈薇薇 李永香 许少云 丁慧芬 周颖
三
等
奖(75篇)
题
目
三个儿子
纸船和风筝
汉语拼音4D、T、N、L 回声 掌声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蚯蚓的日记 植物妈妈有办法 枫桥夜
泊 秦兵马俑 我爱夏天 圣诞节的礼物 清澈的湖水 回声 杏儿熟了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面五星红旗 桂花雨
制作和美化表格 100以内数的认识 简单推理 倍的认识 用字母表
示数 找规律平均分
电话中的数学秘密 百分数应用题 分类
三角形的认识
11——20数的认识 推理
用数据说明问题
直线、射线、角的认识
单
位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拱墅区半山实验小学
下城区景成实验学校
萧山区闻堰镇中心小学
下城区胜蓝小学
萧山区江寺小学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拱墅区和睦小学
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 属学校
拱墅区香积寺巷小学
江干区四季青小学
上城区饮马井巷小学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拱墅区半山实验小学
余杭区瓶窑镇第一小学
余杭区瓶窑镇第一小学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
余杭区瓶窑镇第一小学
拱墅区大关小学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萧山区临浦镇第二小学
下沙文海实验学校
下沙文海实验学校
下沙文海实验学校
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 属学校
下城区东园小学
绿城育华小学
下城区东园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萧山区江寺小学
下城区青蓝小学
姓 名
陈美娟 周德颖 张
南 贾燕群 叶
丽 吴瑛娜 许
珩 王永青 周慧红 张文洪 赵纪华 吕卫萍 励
黎 陈如月 蒋华平冯
佳 朱莉娜 俞佳丽 储
敏 张松英 叶晶晶 章
剑 陈柏钢 沈
蕾 潘
媛 方增强 李文英 李
乐 范耿泉 丁
扬 葛红琴 朱水英 陈
鑫 认识钟表 角的初步认识 比例尺的应用 方块统计图平均数 角的
度量 缝布袋
收集漂亮的图片 放飞气球
Let’s learn & let’s do Let’s learn & let’s do At a farm
Recyclel Family 大家来劳动 Edelweiss
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原地四人跳绳 消防演练 会动的筷子 研究材料
特征 节日大观
两位数乘两位数 秒的认识 背兜
园形的周长 园的认识 四个太阳 亲亲大海 四季
位置与方向 画家和牧童 识字5 掌声
用数据说明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 恐龙的灭绝 找规律 认识钟表 丑小
鸭 三个儿子 卡罗纳
下城区胜蓝小学
下城区现代实验小学
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
下城区长寿桥小学
上城区天地实验小学
拱墅区大关小学
余杭区仓前镇吴山校区
下城区朝晖实验小学
富阳市实验小学
建德市明珠小学
萧山区闻堰镇中心小学
上城区娃哈哈小学
下沙文海实验学校
拱墅区拱宸桥小学
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
上城区天地实验小学
下城区朝晖实验小学
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
建德市明珠小学
下城区刀茅巷小学
拱墅区香积寺小学
富阳市永昌镇中小
西湖区九莲小学
西湖教育集团
西湖区省教研室附小
西湖区翠苑文华校区
江干区天杭实验学校
江干区天杭实验学校
江干区采二教育集团
江干区濮家小学
滨江区闻涛小学
滨江区闻涛小学
滨江区闻涛小学
萧山区裘江小学
萧山区江寺小学
萧山区靖江二小
萧山区实验小学
萧山区衙前农村小学
萧山区德意实验小学
余杭区丁河中心小学
余杭区塘栖三小
余杭区塘栖三小
张
莹 孙晓英 盛文雅 陈金晶 朱
强 王
婷 陈建芳 郦惠琼 张红波 饶燕南 楼
晓 张羽习朱玲燕 丁
宁 徐笑洁 高
静 李
晶 张
计 陈启浩 吴德霞 吴建中 黄晓华 丁
奈 吕
霞 王秀英 蒋惠芳 谢丽红 朱春娟 陶焦芳 孙琴琴 卢
婷 来
霜 孙水珠 盛莉芳 朱水英 吴
丹 陈乐华 胡小飞 周小东 张江英 丁芳娣 曹
燕 黄玲梅
第四篇:杭州市第六届小学科学获奖论文
杭州市第六届小学科学获奖论文
名
单
一
等
奖
(共17篇)
论
文
题
目
单
位 小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测试和评价 拱墅区教研室 基于数
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型探讨
拱墅区教研室 小学科学课实施“以学评价”的操作策略研究 淳安
千岛湖镇五小 从情境中探究
在兴趣中发展
滨江区教研室 选择性学习在科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 上城区天地
实验小学
践行新课标
教研出成效
富阳市教研室 放手让孩子去水乡古镇学科学、做科学 余杭区塘栖
三小 科学记录本
让学生准备了吗
萧山区湘师附小 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余
杭区南苑小学 研究计划的再研究
建德市明珠实验小学 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 萧山区南阳
小学 科学教师应亲历小课题的探究过程
下城区永天实验小学 浅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促进自主探究活动的
高效开展
西湖区浙大附小 实现有效猜想引领科学课堂 建德市新安江一小 合
理选材
有效探究
江干区濮家小学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交流的策略研究 上城区崇文实
验学校 加强小学科学观察实验教学的策略
萧山区裘江小学
二
等
奖
(共33篇)
论
文
题
目
单
位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科学
拱墅区树人小学 建立科学探究差异研究“共同体”
改善后三分之一孩子认知结构
下城区长寿桥小学 小学科学课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的策略研
究
建德市梅城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的研究 淳
安县千岛湖一小 解读教材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修课 江干区天杭实验
学校
姓
名万嵩海陶
林方立安俞生尧沈
颉陶祖武胡国伟夏志明沈鉴鹏邵锋星洪水鉴邵卫红吴
晓蒋
峰陈灵芸闻蓉美陈颖根姓
名喻国凤凌志浩季美玲朱建明傅国丽
细节成就精彩——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学细节的思考与实践
萧山区义桥二小 “乱”也是一种资源 萧山区靖江二小 浅谈小学科
学课程评价 上城区天长小学 中美小学科学教育区别研究
上城区胜利小学 科学假说及其在小学科学探究中的教学策略 建德
市实验小学 在科学课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临安市高虹中心小学
例谈提高科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质疑
余杭区临平一小 科学课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略谈 淳
安县千岛湖镇青溪小学 追寻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的“含金量”
淳安县木辛桐镇小
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余杭区临平二小 小学科学
课堂交流有效性的研究 上城区天长小学 动手动脑做科学 余杭区亭趾实
验学校 对比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的研究 西湖区求是星洲小
学 科学课管好你的小尾巴 富阳市实验小学 导入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探
究效率的关键 滨江区长河小学 自主探究课堂中教师主导的问题与对策
萧山区任伯年小学 科学探究贵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临安市塔山中心学
校 想说
敢说
会说 西湖区浙大附小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下城区安吉路实验学校 小
学四年级学生科学分组实验影响因素的分析 下城区长寿桥小学 少一份
遗憾
多一份成功 萧山区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课运用电子档案袋评价的实
践研究 萧山区党山镇小 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问题行为调控的策略研究 余
杭区塘栖镇南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课中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实践研
究 西湖区西湖小学府苑小学 小学科学课中生活化内容与规范化探究的
教学探究
富阳市富春五小
浅谈科学实验中合作探究的无效性及其规避 建德市新安江三小 让
错误成为学生进步的基石 建德市新安江二小 小学科学课后主题探究活
动的实践研究 萧山区城南小学
三
等
奖
(共27篇)
论
文
题
目
单
位
借家乡资源优势
促学生探究性学习余杭区东塘中心小学 关注学生探究过程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拱墅区钢苑小学 探寻科学化和生活化的教学
平衡点
拱墅区文渊小学 让学生在科学环境中进行探究“玩”小车的教学
启示 临安昌化镇一小 基于表现的探究型教学结构模式和策略研究 富阳
市富春三小 把火熄灭
让思想点燃
富阳市实验小学
来水义 何
锋 陈
甜 徐寻知 郑志顺 马小忠 沈鹏飞 叶仙梅 胡春丽 姜军财 柯爱娣 李
鸿嫣 肖建娣 舒俊波 叶晓林 冯叶明 李国兴 徐
彬 吴延丽 丁潇珉 余敏雅 杨春素 施均捷 何云荣 裘其伟 袁友军 王
海燕 胡
健 曹彤达
姓
名 张国伟 余化龙 徐金平刘晓莲 张绍根 王燕群 科学课,学生快乐
成长的沃土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小组长期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 宝剑锋从磨砺
出《摆的研究》一课教学记 开放的课堂
学习的乐园 让学生成为求证的主人
小学生科学专注精神的培养策略 台前与幕后
小学科学教育中隐性知识的摄取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平视孩子的眼
睛
读出正确的内心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轻松进“超市”快乐
学科学
优化科学材料
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对科学材料进行选择和组织的一些思考 让
孩子们研究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浅谈科学教师的课堂角色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细节现象的探析
小学科学课堂中实施“大环节”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关注教学细节
发展儿童的实验记录能力 科学课的“综合”情节
于细节中成实效——例谈科学中的有效教学 从学科本体谈学生的
科学素养培养
在经历失败和体验成功中感悟真正的科学探究
萧山区回澜小学 上城区铁路五小 余杭区实验小学 拱墅区半山实验
小学 下城区青蓝小学胜蓝分校 淳安县界首中心小学 萧山区临浦三小
淳安县王埠中心小学 萧山区高桥小学 淳安县木辛桐镇小 建德市新安江
二小
余杭区瓶窑一小 下沙中心小学 下城区东园小学 滨江区浦沿小学
桐庐县圆通小学 建德市明珠实验小学 富阳市新登镇小 富阳市实验小学
西湖区育才小学 西湖区学军小学 俞铁英 吴福珠 姜建明 郑彩仙 余
燕 王永洋 张永法 王东英 顾云涛 汪诤君 章建萍 何志强 王
丽 林
波 葛
梅 周林月 龚建清 高惠忠 袁立成 虞秋宜 仰毅明 曹琴芳
第五篇:小班化论文
在小班化教学中培养“现代人”
——信息技术课堂的调控与反馈
【摘要】信息化时代已经是目前的主流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信
息的传递交流,越来越无法脱离信息的分享。在当今社会,不掌握计
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是很难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
生活。因为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
大影响,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我
校的小班化教学已经实行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
性质以及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我有自己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班化
合理 兴趣
快乐
现代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
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
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这是目前许多学校采取的一种方法。
而我任教的学科是小学信息技术,《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
很强的工具学科,它以微机作为基础。在教学观念、方法、模式、手
段和过程都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太适宜《小
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实施。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既无统一的教材,
也无详细又权威的教学大纲和各年级的教学目标等,因此灵活性非常
强。这时候兴趣成为了最好的教案。学生们也许并不太懂信息技
术对以后生活的帮助有多大,但是可以通过兴趣的导入,让他们在小
班的教学模式下潜移默化的成为一个“快乐的的现代人!”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学校的一、四、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一共9个班。几年的教学工作下来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
程的地位和作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既是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小学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小班
化下的教学优势尤其明显,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工作的一点思考。首
先,信息技术小班化的教学要注重普及化。
普及化的意思是基本可以兼顾每个孩子各方面情况,例如发言率,
作业率,思考率。相对于其他五六十班级人数,目前我校班级人数基
本都在三十多个人,班级人数少了,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关注到每一个
学生,课堂上教师的精力就可以兼顾到每个学生。而且小班化教育使
平等成为可能,教师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教的学生,热情关心学生的学
习过程和平时生活,平等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
和机会。随着社会发展,每个孩子都要学习如何让利用高科技来方便
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小班化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体验
信息带来的快捷。面对新生、插班生的差距教师更要从点滴补起,快
速缩小与旧生差距,平衡整个班级的学习状况。当然,这要求我们的
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前要做比以往“非小班化”教学更为细致的准备,
至少在任务设计上,要准备多套的方案,根据课前的预习与提问,选
择合适的任务设计方案,以符合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有效地利
用网络教学媒体,运用学生博客平台,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之间的互动交流。实际上,学生愿意也非常喜欢通过这种方便的交互
方式与老师交流,在交互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肯定,个性也得到了
发展。
二、信息技术小班化的教学要注重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门学生都爱的课程,但是随着高年级
知识的累积,需要多方面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有些同学会像
‘猴子掰包谷’一样,学了这个忘了那个。总是不能连贯的把知识融
会贯通。照成知识的梗塞,引起一些抗拒学习情绪。因此,怎样抓住
学生的兴趣或者说是怎样维持学生的兴奋点就需要教师结合小班特色
制定相应对策。我们都知道在信息技术课上并不是说成绩好的学生掌
握的就一定好,而是要根据每个学生实际掌握的技能情况进行判断。
我根据“智能互补”分组,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任务当中,相互进行学
习,同伴教育比教师一个人的教育影响要大。每次作业完成的好的小
老师就会积极帮助同伴,让教学过程充满乐趣,让学生群策群力,培
养其合作互助的精神。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能互相学习,取长补
短,共同进步。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激励,可以展示
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让学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
能动性。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就是与学生的互动,在
一问一答间,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也可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
习动态,方便调整教学节奏的快慢。例如在三年级课本第一单元第
一节《信息》中关于信息特征的学习,如果教师直接提问“信息
是什么?”,那么这种提问既是毫无意义的,翻翻书答案就有,不能
让人思考,让人总结。如果此时,先抛出几个实例:“盲人摸象”、
“烽火戏诸侯”等等,然后给出问题:你能从这几个实例中总结出信
息的特征吗?这样的互动才更为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举一反三,将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这样的故事引入更能激起学生
兴趣,他就会明白信息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
例如在五年级的表格功能中,我就利用他们的课程表进行插入表格功
能练习,让学生对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感到莫大兴趣。又因为小班,
学生可以在一节课时间内有效完成作业,老师也能及时讲评。对学习
起到了非常大的好处。
三、信息技术小班化的教学要注重快乐化。
学生作业繁重,但小学生活又是短暂的。怎样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信息课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既有兴趣,又从中体会快乐是多么幸
福的一件事。这又何尝不是每位教育者的期望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的学习会让人难忘终身。小班教学中,学生
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表现机会。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良
好氛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一会儿操作,一会儿欣赏与展
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会儿围在一起热烈的讨论。学生的表现欲得到
了极大的满足,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积极性大大的被调动
起来。这种新观念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形成一种教学模式——互
动教学模式,不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动手、动口、动脑,
而且让学生主动地与老师、同学不断进行交流,以体现素质教育的基
本特征和新课标的基本精神。这种互动教学模式以对知识的好奇和求
知欲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为基本任务,通过学生的自主探
索,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自学地总结和掌握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到的
思想和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
目的,也达到了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尽管大部分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互动的状态,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因为性
格内向或由于基础稍差导致的自卑心理,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但
是小班结构让这些学生可以与组内其他成员共同讨论交流,在代表本
组展示成果时,由于有了先前的准备,学生能放松大胆地展示自我,
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信心。
四、信息技术小班化的教学要注重现代化。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几乎都是通过键盘、鼠标进行交流。
学校不仅提供了最好的机房,而且每个教室布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室,
极大方便教学。有个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就要多采用现代化的学
习手段。让学生处于信息的高科技氛围中。积极让学生与教学软件互
动,激发兴趣,提高效率。金山画王,金山打字通,WORD,PP
T„„让学生通过对现代软件的使用提高他们对社会形势的认知。小班
化下的学习更能起到及时监督反馈作用。在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讲授,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特地每节课都增加课本外的计算机
基本知识,如像“计算机的发展史”,“DOS基本命令”等。还辅导
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学习一些课外操作知识,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发现学
生中还有很多电脑小高手的,如辅导学生信息技术比赛赛,辅导学生制作
网页,还辅导学生用WORD制作小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总之,小班化教学环境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小班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活泼实
用,要打好基础,引导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
新能力、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让他们在未来
真正能够具备驾驭信息的能力。成为一个现代人!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8:00: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2584234256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